自媒体环境下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
2018-10-20李艳琳
自媒体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促进下,为人们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信息制造与传播平台。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媒体,去消除自媒体环境中不良社会思潮对大学生造成的影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值得研究的问题。
自媒体在新一代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技术的促进下,依托个体间互为媒体源的形式为人们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信息制造、传播及获取平台。时常往返于社交网和网络媒体的大学生们成为了其最主要的受众群体。社会思潮一直都是以社会意识的形式而存在,向人们展现着不同的社会动态。在自媒体成为人们信息获取和传播的手段之后,为其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范围,让社会思潮的爆发有了更广的途径、更多的受众、更深的影响。
1 自媒体环境下社会思潮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特征
1.1传播主体的大众化
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自媒体环境下的社会思潮传播不在是经过专业人员筛选后,再进行主流社会思潮传播,而是身处该环境下所有受众,都可以是社会思潮的传播主体。大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重,自媒体环境下的他们拥有了自由表达他们对社会思潮理解的条件,至此社会思潮的传播主体由专家学者变成了普罗大众。
1.2传播模式的双向性
处于自媒体环境下的每一个受众个体,在面对社会思潮时都具备着信息接收者和信息制造者的双重身份。它们不但可以通过自媒体了解社会思潮,还可以通过自媒体传播社会思潮,所有受众都能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利用手中的“自媒体”分享和研讨他们对于社会思潮的切实感受。
1.3传播内容的零星化
通过自媒体传播的社会思潮往往会因为传播主体的解读和通讯手段的限制而出现零星化,即不能系统的表达整个事件,多数情况是传播主体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急于表达内心情感,或是手中的终端还没完全展现所有情况,就进行了误读、误传。
2 自媒体环境下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1积极影响
延展了教育路径。自媒体环境中,大学生能凭尽自由获取自己要的信息,自媒体成为他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大学生对自媒体使用度高,乐于接受其传递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就可以通过自媒体发布引导信息,利用自媒体渠道向大学生传播主流社会思潮,并及时互动帮助他们走出误区。
创新了教育方法。一直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采用的是在限制时段、限制地點以课堂讲授的方式开展教育。利用自媒体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在理论教育、思想引导上运用更灵活、更容易被大学生接受的方法开展教育,可以将要传递的教育内容,用影音、图画、文字等声情并茂的手段,为大学生带去更立体直观的感受。
丰富了教育内容。社会思潮在自媒体环境的传播需要不断更新、完善,不断去贴合大学生日常生活,才能被当代大学生喜欢和接受。这些不断更新、不断完善的与大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反作用于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进行实践创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增加了力量。
2.2消极影响
袭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削弱主体地位。在自媒体开始主导大学生信息接收方式以前,有关于社会思潮的传播都是由专业人员采用固定模式向其授受。但是,在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所筛选出来的主流思潮,多数早已被大学生通过自媒体而得之,思想政治课堂就很难在他们的思想再引起涟漪。
导致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产生矛盾。大学生处于个人价值观及人格品行塑造的关键节点,此时的大学生拥有充沛的精力、活跃的思维、强烈的好奇心理。在自媒体环境下,来自不同类别的社会思潮裹挟着层出不穷的信息爆发在大学生面前,向其输送着各个群体的思想理念、价值追求,让其在事物的价值判断上踟蹰不定。
降低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权威。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自媒体为他们汲取包罗万象的社会信息,他们很容易被这些包裹后的信息所影响,对其爆发强烈的信任感。但是,这些信息带来的观点和理念并非都正确,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是强烈的冲击,削弱他们引导学生的权威。
3 结语
社会思潮存在于一定时期内,对公众的思想行为有着巨大的引导能力,因为其符合时下的社会环境特征而在青年大学生中得以广泛传播。但是,自媒体的开放性让社会思潮中消极、落后、腐朽的思想观念也得以高效传播,这对尚处于半社会阶段的大学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如何更好的利用自媒体,去消除自媒体环境下社会思潮中不良信息对大学生造成的影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挖掘。
作者简介:李艳琳(1986-),四川资阳人,成都医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成都医学院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