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探索
2018-10-20莫春莉
莫春莉
讨论就是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从心理学理论看。讨论是听、说、思的的综合训练。心理学家马斯洛在《成长心理学》中指出:学生生而具有内发的成长潜力,不需要教师刻意教导。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设置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小组合作起来,自由选择、自行决定,相互讨论,他们就会学到他们需要的一切。广泛的讨论是建立在学生各自学的基础上的,在相当程度上表现出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显示出充分的互动作用,他使自学得到深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学习,是改革教学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学生的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他具有群体性、语言性、思想性和问题情景性。课堂上通过学生自主讨论,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全体作用,从而提高每个学生自主讨论的阅读能力。
一、优化组合学习小组,充分发挥成员间的群体合作效应
从心理学角度看,讨论学习是群体活动,具有群体效应。学生的智力类型,认知风格及个性性格会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某些差异。而这些有差异的学生之间的相互感染,往往是全方位的,较少心理障碍,起力度有时还要胜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但这些影响在共同的学习目标下和有组织的小组合作活动中更能实现。所以,在课堂上我选择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自学、讨论,让他们主动地发展。学习小组通常是不固定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以4人一组,也可以6人一组,可以根据教学任务而定,也可以任意选定一个目标进行分组,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日年份分组。总之,只要能够想到而又操作方便的方法都可以采用。这样,使学生获得了和不同性格、不同爱好的同学交往的机会,在学习中逐渐形成了了解他人、向他人学习的能力,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能力,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意识。这在当今乃至未来社会都是很重要的能力。
(一)伙伴合作式学习。我让学生四人一组,根据家住的地方,一同上学,一同放学,朝夕相处的学生组合为一组。这样学生联络方便,彼此熟悉了解,学生在一种亲密合作的伙伴关系中学习,感到倾动愉快毫无压力,会全身心的投入。讨论中能无拘无束地就某个问题交换意见或争论,大大方方地进行表演,入情入境,还把课堂上的讨论延展到课外,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又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语言焦急和创新能力的陪养,让全体学生能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自主学习,许多课外的金点子就在讨论中产生,智慧的火花也从这里迸发,如教学《兰兰过桥》一课,我让学舌功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假如你是一位桥梁工程师。你想为人们建造什么样的桥呢?先在小组里交流。老师话音刚落,有的眉飞色舞地讲述着自己的设计:一按电钮,就能像电梯一样伸缩自如。有的已经开始绘图,用特殊材料建造地球到月球的像彩虹一样的七色桥,就这样,小组成员间互相交流,气氛非常活跃。
(二)茶馆式组合。让四个人一组,其中一个优等生,两个中等生,一个学困生。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小组的“代言人”。这对“代言人”来说,能获得同伴的信任,心中自然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必然会做得哈些,不负众望。美国《教育领导》杂志曾介绍过这种学习小组。这样的组合,让各种学生在独自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大家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展示他们最好的学习成果,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上进的学习氛围,实现优等生对中等生的影响,以及对后进生的潜移默化负有辅导责任。尤其在阅读方面,这种组合的榜样作用尤为突出。在指导学生读《学语文》这本书,要真正做到读懂,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但在小组合作中读效果要好得多。首先要求小组合作读通顺。如:一位同学读短文时不会断词断句,其他组员一起帮忙,直到读通顺。接着,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我要求每个组员要做到:在态度上互相尊重,在知识上要集思广益,在情感上要彼此支持。小组讨论时大胆发言,哪儿不懂,组员努力调动自己的知识宝库,根据已有的知识重新组合探讨,老师稍加点拨,一旦成功则会欣喜若狂。最后代言人在全班交流,组员和其他小组补充相关意见,学习成果大家共同分享。这样,即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协作交往的能力,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自由组合分组。学生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或者喜欢画画,或者喜欢演小品,志趣相投,感情相融而组成一个学习小组,组长轮流当。因为共同的爱好,经常在一起研讨、争辩,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和管理同学的能力。多形式的优化组合学习小组,发挥了集体的群体优势,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在这里,群体智慧在闪光;在这里,群体乐趣在向你招手;在这里,在多项信息的交流中能收到最大的学习效益,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轮番培训小组长
鸟无头不飞。没有组长领头组织,小组成员会我行我素,要么各说各的,要么迟疑不动,就像一盘散沙,只是形式上的凑合,根本就无言合作。因此,我先选出每组综合素质较强的学生定期(一周一次)进行组长培训。首先让他们明确组长的要求:(1)尊重组员;(2)人人平等,各显所长;(3)以身作则,互相帮助;(4)能带领组员有序地进行学习;(5)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其次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模拟进行训练。一段时间后,改换另外的学生进行培训。
三、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能提高学生与伙伴合作的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应当采用“讨论式”的方法,也就是小組合作学习。他说:“……预习得对不对,充分不充分,让学生与学生讨论,学生与教师讨论,以求解决。”叶老先生的话,为我们指出了讨论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口语交际。讨论学习的主要武器就是语言。心理学中指出,听、说能力是人脑语言的言语运动区来支配的。当人们进行口语交际时,说话人产生说话动机;接着将大脑中存储的语言选择出来,将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传达给听话人;听话人在接受说话人发出的声音信号,立即将其传达到大脑言语区,进行积极的思维,把信号变成语言,从而表达和理解意义。《大纲》指出:“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学习小组是交际的小环境,正是通过学习小组成员感情融洽,无拘无束地畅所欲言。在这里,克服因胆小而不敢说,因怕说错而不敢说的弊端,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培养了自学能力,开拓学生创新思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当某个难点需要解决时,如围绕同一个话题发表不同的见解,小组成员间积极调动思维,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争论、比较,纷纷各抒己见,在相互争辩中摆明自己的道理,形成自己的观点。
实践证明,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屏弃了师问生答的弊端,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寻求知识转变;既能面向全体学生,又能体现主导,既能强化语言文字训练,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助于把素质教育推向新的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