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辈的隔代教养教师的引导教育
2018-10-20姚琴
姚琴
摘 要:所谓隔代教养主要是指祖辈对孙辈的教育,它与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共同构成了家庭教育的两种主要教育形态。年轻的父母迫于工作、生活的压力,大多没有时间独自教育子女,因此隔代教育越来越在家庭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祖辈对孙辈的教育溺爱多于关爱,迁就多于要求,影响了儿童的性格取向。本文就如何正确认识隔代教育的利与弊,克服隔代教育的弊端,提出了几点具体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隔代教养;家庭教育;引导作用;幼儿教育
案例背景:
我园坐落在城乡结合部,孩子父母工作繁忙,60%以上的幼儿都是祖辈们在教养,相对来说,幼儿园期间孩子都是和祖辈们生活在一起,父母每天工作朝九晚五,没有陪伴孩子的时间,最主要是做父母的没有陪伴孩子的意识和意义,祖辈们在生活上有着无微不至的照顾孩子,祖辈们宠爱、溺爱,本身文化程度不高,在教养方面几乎为零。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这需要有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
案例描述:
片段一:“嘭”的一声,“老师,政政把仙人球扔下去了。”妮妮大声的喊着,我急忙跑到自然角,原本有两个仙人球现只剩下一个了,从二楼的护栏往下看,还好楼下没人,但仙人球和盆“两地分居”了,回头找政政问明白怎么回事时,他正挤眉弄眼似乎什么事都没发生,对着君君嘻嘻笑着,觉得很好玩儿。
片段二:一次看动画片,政政聚精会神的看着,由于电脑视频缓冲,动画片“卡住了”,政政站起来“啊啊啊”的嚷:“卡住了?怎么卡住了?~”几秒钟后动画片又开始了,他坐下看,不一会儿又缓冲了,这下气得紧握小拳头,一边嚷一边跑到老师这儿,老师对他说要耐心等待,他听不懂似地,一直嚷嚷着~
片段三:“这是我的”“这是我的”“哇”一阵哭声,“老师,政政抢我的小椅子”熙熙和政政两人抢着小椅子,政政还挖熙熙的脸了,原来音乐游戏后回到座位上政政找不到自己的小椅子便抢旁边熙熙的小椅子,他就认为是他的椅子。
案例分析:
他就是政政,我们小班一位特殊的孩子,长的人高马大,力大无穷,经常出现一些攻击性行为,而且让他不要做捣乱的事他偏要做,对他的教育真是让人头疼。为了改掉他的一些坏习惯,我从其他方面了解了他的一些情况,家庭教育的缺失促成了他今天的不懂事的行为。
由于他的父母工作非常繁忙,生活中的饮食起居都是由爷爷奶奶教养着,爷爷奶奶对政政百依百顺,要什么就给什么,老人在生活上有着无微不至的照顾,对孩子没有正确的思想教育:他,是非观念几乎为零,不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他,没有一点控制能力和耐心,就像是一只无首领的羔羊到处乱撞,他,总要攻击同伴,经常会无缘无故的打小朋友。
我们与家长沟通,爷爷总说:“我们的孙子还小,这个年龄是最不懂事的年龄。”“我们在家挺乖的,自己玩汽车能玩半天类~”我们与家长沟通,年轻妈妈说:“我们工作起早贪黑,经常见不到儿子~”可见孩子的家长缺乏责任心和教育孩子的科学知识,以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万事大吉了。
隔代教养引发的反思和实践:
1.祖辈家长方面:与祖辈家长促膝谈心,祖辈家长和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思想认识应要统一,祖辈家长要注意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尽量用现代科学知识抚养教育孩子,使他们了解和认识到“教养”和“抚养”的差别,给他们正确教育与教养观念,能有效的提高教育水平。两代人往往对教育孩子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如父母较注重孩子的智力培养和个性发展,而祖辈家长们则看重做人的道德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这就需要两代人要经常相互沟通,统一认识,择善施教。祖辈家长还应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教育方面的分歧,维护孩子父母的威信。
2.父母座谈会或家长学校:需经常性地通过父母座谈会或开展家长学校的形式,让父母明确自己的教育责任,端正态度,不管多么忙,都要抽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不要把对孩子的教育权、抚养权完全交给祖辈家长——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做法。积极创造机会让孩子和其父母多接触多陪伴,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祖辈照看孩子时,父母万万不可“扔下”孩子不闻不问,而应主动与祖辈沟通,经常了解、关心孩子的生长、发展情况。
3.老师的反思与实践:我们不能改变“隔代教养”这种家庭教养模式,但我们可以改变施教者的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把祖辈的优势挖掘出来,成为幼儿教育课堂的又一新生力量。在平时的工作中,利用电话或者接送时间与父母或祖辈交谈孩子最近再远的表现,要让两代人统一认识、明确目标、步调一致,疏通感情,要让两代人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和谐温馨的家庭氛,逐渐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孩子的教育才会通向成功,孩子也會从幸福的家庭中走向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
参考文献:
[1]唐良柱. 教师在学前儿童隔代教育中的引导作用[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4(23):32-34.
[2]刘福莉, 刘雯, 袁桂兰. 隔代教育教师如何引导[J]. 科学导报, 2016(1).
[3]杨玲. 如何有效地进行幼儿的隔代教养[J]. 读写算:教师版, 2016(41):9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