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2018-10-20林旅兰
林旅兰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思考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学生只有具备独立思考能力才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意义,然后针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独立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9129(2018)09-0268-01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we should not only teach students basic mathematical knowledge, but also cultivate students'mathematical learning ability, so that students can develop good learning habits. Independent thinking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cultivating students'learning habits. Only when students have the ability to think independently can they find,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Therefor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should take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independent thinking ability in classroom teaching.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independent thinking ability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on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dependent thinking ability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Key words: primary mathematics teaching; independent thinking
前言: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最佳时期。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目标。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意义
独立思考能力指的是一个人要学会自我思考,对一件事有自己对它的想法和认识,能够通过独立的思考来解决问题。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1]。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技能,同时也要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方面。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
2.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故事的兴趣非常浓厚[2]。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来引入新课。教师可以这样说:“小朋友们,今年小松鼠采松果大丰收啦!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去采松果,松鼠妈妈采了50个松果,小松鼠采了20个松果,那么它们一共采了多少松果呢?”通过这种带有故事性的问题情境,学生的注意力会被有效的吸引到课堂之上,课堂教学的效果也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2.2设计合理有效的问题,促使学生思考。为了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教学策略做出及时的调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课堂上要进行课堂提问的问题提前做好精心的设计。问题的设置不但要能够引发学生思考,还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教师设计的问题最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3]。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又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去进行独立思考。通过思考学生能够意识到数学学科是一门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学科,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比如,在学习“百分数”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模拟购物场景的练习:六一儿童节到了,许多商店的运动鞋都在搞促销。原价120元的运动鞋,有一家降价20元,另一家打7.5折,还有一家买二送一。你们觉得哪一家更划算呢?学生在经过计算之后发现在第三家买会花最少的钱。这样的练习题可以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很高涨,同时也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3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营造思考环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上课时,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枷锁,不要整堂课都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而是应该为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让学生在心理上对教师产生依赖,而是应该引导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比如,在学习“梯形的面积”这一内容时,教师不要直接将计算公式传达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相关内容,如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用以前学过的内容求得梯形的面积。学生在认真思考之后会发现梯形的面积可以通过两个三角形的面積相加或者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相加的方式得出来。经过思考和讨论教师再将梯形的计算公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在经过独立思考之后会对所学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结论: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新颖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魏世鹏.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2):251.
[2]冯琪.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路径[J].学周刊,2017(18):102-103.
[3]李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学周刊,2017(07):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