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计划的改革与实践

2018-10-20邱娇玲

知识文库 2018年9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职业技能竞赛

邱娇玲

文章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计划的改革与实践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背景进行阐述分析,随后针对传统人才培养计划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最后针对人才培养计划的改革与实践进行了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前言:高职教育在具体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市场人才需求变化及自身因素所限,其培养人才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对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迫在眉睫。

1 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背景

全球化经济时代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十九大后提出的新时代新思想,使得传统高职教育的缺陷逐渐凸显出来,例如课程内容过于分散杂乱,涉及到的专业知识技能太过落后,在技能知识考核方面过于单一,高职院校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这一现象,使得人才培养很难达到岗位实际要求。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目的不同,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其主要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以实际应用为主的高素质专业技术型人才,因此需要加大对课程体系结构及内容整合的力度,对当下人才培养进行充分改革,从而培养出更多符合岗位要求的人才,有效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2 传统人才培养计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对公共课程认识不足

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相比,高职学生本身基础存在一定的差距,整体上相对薄弱,因此需要开设一定的公共课程加以弥补。但当下很多高职学生普遍认为公共课不重要,对公共课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再加上学校重视程度也不够,将重点放在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上,因此对于公共课程教学一直存在保留传统应付政策,从而使得公共课程难以实现对高职学生基础能力的提升。

2.2 课程内容难以满足职业技能竞赛实际要求

当下职业院校对职业技能大赛越来越重视,充分反映了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现象。但是在职业技能竞赛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课程内容与大赛技能水平的要求不匹配问题,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内容方面并没有凸显对于技能竞赛针对性和实用性特点,因此导致学生在技能竞赛训练时,由于平时缺乏针对职业技能大赛的课程教学指导,从而出现手忙脚乱现象,不熟悉比赛的规则,不熟悉对比赛内容,难以达到职业技能竞赛实际要求。再加上学校受实践条件的限制,教师很难对学生展开全面指导,导致学生实际能力很难满足职业技能竞赛实际要求。

2.3 重理论,轻实践现象

当下部分高职院校仍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问题”,例如有的教师缺乏较为明确的实践教学意识,将理论与实践关系看做是两种对立关系,忽略了实践与教学相结合,或者在实践教学结合过程中理论教学所占比重过大,缺乏必要的教学反思;在课程安排方面,理论课程所占比重过高,实践性课程反而成为了理论课程教学的辅助环节,究其原因,实践课程对场地设施等外部条件具有较高的要求,并且具体组织实施时难度较大,因此在进行具体的课程安排时,总会有意无意降低实践课程比重;在课程内容方面,缺乏必要的实用性与综合性应用,教材内容过于陈旧,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与实用性,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联系不够紧密,无法充分体现出“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这一核心要求。

3 人才培养计划的改革与实践

3.1 创新公共课程改革,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过程中,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公共课程认识不足这一问题,需要改变公共课形式统一、内容统一的现状,对公共课程进行改革创新,通过引导公共课程根据专业需求,结合专业内容分小班开设的形式,使得公共课程更好的发挥它本身的作用的同时,对学生的基础能力也有着非常好的提升效果。这也是学科发展的必然的途径。以英语和计算机技术公共课程为例,无论对于哪种专业的学生,具有英语能力并且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对其未来就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因此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以单纯的学科知识教学为主,而应把它与相应的专业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教学,例如对于烹饪专业,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多教授学生一些有关烹饪专业日常常用詞汇,从而达到了公共课程教学效果,对高职学生本身的专业能力提升也有着良好的效果。

3.2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平台,加快课程推进改革

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过程中,针对课程内容难以满足职业技能竞赛实际要求这一问题,职业院校需要摒弃以往的教学模式,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内容在教学活动中的融入,丰富课程的内涵,创新授课方式,使职业技能大赛“做中学”的平台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通过行业、企业、教师间的相互交流,真正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效果。通过竞赛的方式对课程改革进行检验,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将技能竞赛的知识点进行分解,逐渐转化为课程的任务点,通过教师在技能竞赛课上的相应指导,能够让学生快速实现技能的掌握,迅速找到最优化结果的途径。在此基础之上对考试模式加以改革创新,施行“以赛代考”制度,让学生真实的技能水平得到充分的锻炼。

3.3 引入考证培训课,增强学生技能水平

为了保证职业技能得到更好的锻炼与提升,使自己的职业技能证书更加具有“含金量”,因此可以通过引入考证培训课,以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实践为主,实现专业技术知识与职业技能两者共同协调、共同发展,使得考证培训课程教学实现“1+1>2”的效果。形成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全面提升的新的课程结构体系,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适应性。

总结:高职教育担负着以技能实践应用为主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任,因此在具体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改革,有效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推进高职院校实现更好的发展。

(作者单位: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职业技能竞赛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课程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实训课程内容的重构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新生态学校如何诠释课程内容
创新思维竞赛(3)
创新思维竞赛(6)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