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策略思考

2018-10-20许萍

知识文库 2018年9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文明道德

许萍

本篇文章首先对开展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进行阐述,从认识不充分、课程设定不规范等方面,对当前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相关领域提供些许的参考。

环境问题一直是当前社会群众较为关注的话题,由于其将会给我们未来发展带来直接影响。假设环境问题越来越太严重,必将会让人们付之更多的代价来偿还,甚至还会造成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逐渐消失。高校作为开展教育工作的主要场所,做好对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了解,培养其良好的环境道德习惯,可以给生态社会建设以及创建美丽中国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本文将重点阐述和解析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

1 开展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

从目前情况来说,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显,人们赖以生活的环境正朝着恶劣化的趋势发展,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等,给人们的生活和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随着工业化排放的逐渐加剧,水资源的不断减少以及野生动物的灭绝,如果没有对环境危机问题进行全面处理,将会使得生态系统均衡性遭受损坏,进而让人们不能在自然界中获取可以持续发展的资源。当人们丧失了物质资源之后,生命将会变得脆弱,那健康体魄以及快乐将成为人们无法实现的目标。由此可见,自然的灭绝也就预示着人们的灭绝,所以,高校应该全面开展大学生环境道德培育工作,让其掌握充足的环境道德素养和知识,以此实现环境的改善和优化。

2 当前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认识不充分

长时间以来,受到原始教育理念的影响,普遍认为人作为万物根本,担据着主宰万物的使命。只有人才具备获取道德关怀的资格。在这种理念的作用下,我国在发展过程中,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发展,忽略了环境管理的必要性。环境道德教育长时间受到各个教育部门的忽略,不管是在高校教学科目上,还是教学标准上,都没有把环境道德素养培育当作大学生培育的核心内容。高校道德教育更注重自身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人和环境的共生没有得到突显,导致大学生具备的环境知识不充分,环境理念较为薄弱,进而影响环境道德整体教育效果。

2.2 课程设定不规范

当前,大部分高校在进行课程编制时,主要把专业性课程放置在主要位置,而环境道德科目设定比较少。在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时,一般是根据当前颁布的相关法律或者政策来进行,缺少环境理论知识教育,缺少对大学生环境道德思想和行为的培育。环境道德教育作为一定可有可无的科目,教学课设定比较少,并且选择的教学内容较为短浅,仅仅通过开展部分环境活动对学生实施环境教育,这种教学方式缺少规范性,使得部分学生无法对当前环境状况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使得其整体环境道德素养不高。

3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策略

3.1 给予充分注重

学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环境道德素养的主要场所,合理设定教学科目,开展一些和生态环境以及环境道德等相关的科目和课程,让大学生在学习环境相关知识时,对当前环境发展情况有所认识,提升其环境道德意识和理念。在生态文明视角下,创建环境保护学生团队,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其中,定期到校外进行生态考察和调查,对我国当前所处的生态环境加以明确,多参与课外活动,和大自然多接触,以此让学生明确人们生存和生态发展的关联性,进而达到自身环境道德素养提升的效果。

3.2 完善教育保障机制

在生态文明背景的作用下,应该注重教学活动中实践的特殊性,给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道德教育氛围,通过构建完善的教育保障体系,让更多的学生对环境道德教育有深入的了解。首先,高校可以把环境理论教学纳入到学生素养培育目标中,设定专业的课程规划方案。其次,在学校内部逐渐一支高能力、高素养的教师团队,定期对教师加以专业培训。并且,开展课外教学工作。最后,给予环境道德教育工作充分的資金支持,用于专业教师培训以及实践教学。

3.3 加强校园文化活动主阵地的建设

实施多元化的生态文化建设工作,可以促进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从理论知识学习中逐渐拓展在实践学习,让其在掌握充足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改变。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真实情况,实施对应的课外活动,例如开展生态文化活动,举办有关环境保护的比赛,在调动学生参与热情的同时,还能提升大学生环境道德素养。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生态文明背景下,通过实施环境道德教育工作,可以让大学生对当前环境发展情况有所认识,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利用自身所学知识,实现环境的优化和改善,在给人们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的同时,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文明道德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跟踪导练(五)(2)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道德
对不文明说“不”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