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残酷的井

2018-10-20沈大春

炎黄地理 2018年9期
关键词:命运困境

摘 要:本文通过对《北京人》剧中主要人物组成的四个三角关系和人物性格、动机和命运等方面的分析,印证人生是一口残酷的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该话剧的“普世性”。

关键词:三角;命运;困境;残酷;挣扎

曹禺先生的话剧《北京人》早已是公认的经典,主要描写一个旧中国典型的封建大家庭如何从过去“家运旺盛”的时代逐步走向衰落以至于彻底崩溃的过程。世人对该剧的演绎、解读从未停止,充分显示了经典的魅力。今天,从剧作的角度重新来分析该剧,依然精彩纷呈,给人许多启示。

1 戏剧冲突:四个三角

1.1、情感三角:曾文清、曾思懿和愫方

这是剧中最重要的冲突之一。“他(指曹禺)写了一个破落的封建家庭沉闷凝滞的生活,青年人的痛苦与希望。他写了爱情,写了婚姻,那种没有婚姻的爱情与没有爱情的婚姻。”①曾文清和曾思懿是名正言顺的夫妻,却是没有爱情的婚姻。曾文清和愫方是姨表兄妹,是没有婚姻的爱情。文清和思懿名义上是夫妻,却很少同起同居,“话不投机半句多”,他们更多的时候是相顾无言的尴尬与冷漠。事实上二人都很痛苦和压抑,是互相折磨,他们的夫妻关系名存实亡。文清和愫方是姨表兄妹,愫方常年寄居曾家,琴棋书画的共同爱好让他俩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愫方的“哀静”和“温厚”在日复一日的交往中慢慢渗进了文清疲惫而焦渴的心田。在大家庭的很多场合中,他们俩也经常不得不“相顾无言”,但却心有灵犀。他们从未有过任何肌肤的相近相亲,但他们却神交已久,是精神上的恋人。

1.2、社会三角:曾皓、曾思懿和江泰

该剧的社会性主要是通过曾皓、曾思懿和江泰这个三角体现出来的。通过这三个角色在曾家这个舞台上的种种表演,展现了这个没落的封建家庭的腐朽、扭曲和走向灭亡的具体过程和必然命运。儿媳曾思懿和女婿江泰,作为两个“外姓人”,曾皓对他们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曾对愫方说:“我的大儿媳第一个不是东西,她就想法弄我的钱”;“我知道思懿,江泰他们心里都盼我死,死了好分我的钱”。曾皓既憎恨他们又惧怕他们,既不敢说有钱又不敢说没钱(事实上他的存折里已没有几个钱)。

曾思懿与曾皓大的冲突有三次。这三次冲突是本剧最主要的矛盾冲突。每一幕一次,每次冲突都将情节的的发展推向了高潮。第一次和第三次曾思懿躲在“幕后”,第二次她直接跳到“台前”。第一次是在第一幕末尾,曾皓宴请袁任敢在中秋节吃午饭,曾思懿暗中撺掇数个寿木商人乘机来讨债,大吵大闹,幸好被力大无比的“北京人”赶走。曾皓非常尴尬和气愤,而且心知肚明,因为他对愫方说“今天正午我知道是她故意引这帮流氓进门,存心给我难堪”。第二次是曾皓发现曾文清没有按时“离家”并仍在“抽大烟”,跪下劝儿子戒烟,因气愤、伤心过度而中风后,为了不让曾皓死在家里影响房子的卖价,曾思懿坚决主张将曾皓送进医院。曾皓当然不愿离开祖祖辈辈居住的老宅子,便死死抓住门扇不放手,思懿强自掰开他的手,把他的手都弄出了血。这一冲突让第二幕达到了高潮。第三次是曾思懿精心策划让杜家在阴历九月的一个夜晚寅时(五点钟)以前把老太爷的“命”——十五年漆了一百多道漆的“寿材”(棺材)抬走了。这一冲突让第三幕达到了高潮,当然也是全剧的高潮。其间,江泰煞有架势地出去借钱,其实是借机出去鬼混,被警察抓住并送回。他的这段丑恶表演在曾家哀痛、绝望的氛围中增加了些许“闹剧”、“喜剧”因素。

1.3、红色三角:袁任敢、愫方和曾瑞贞

曹禺说“在这个戏里,瑞贞觉悟了,愫方也觉醒了,我清楚地懂得她们逃到什么地方去了,那就是延安”。②“要明写,袁任敢带瑞贞走,他是有路子的,他自己可能就是共产党人,或者是靠近党的人士,他装傻就是了。”③愫方和曾瑞贞是在袁任敢的带领下最终走向了光明,走向了“红色”根据地,所以姑且把他们三人称为红色三角。袁任敢和家庭外的一些进步人士影响了瑞贞,瑞贞又不断地影响愫方并最终让愫方觉醒。这个三角像茫茫夜空中的一颗流星,像暴风雨中的一道閃电,让人们感到了无限的光明和激情,也是推动本剧发展的重要内驱力之一。

1.4、懵懂三角:曾霆、曾瑞贞和袁圆

曾霆和曾瑞贞这对小夫妻的不幸是曾文清和曾思懿不幸婚姻的延续和补充。“这一对小人儿——他十五,她十六——如一双临刑的羔羊,昏惑而惊惧地被人笑嘻嘻地推到焰光熊熊的龙凤喜烛之前:一拜再拜三拜……而曾霆和他的妻就一直是形同路人,十天半月说不上一句话,喑哑一般地捱着痛苦的日子,活像一对遭人虐待的牲畜。”这一对“小人儿”实在是太小了,小得可能根本无法理解爱情。他们被强拉在一起,毫无生气地捱着日子,懵懵懂懂地过着生活。他们是懵懂的一对。

“小猴儿”袁圆是“老猴儿”袁任敢的宝贝独生女。“她满脸顽皮相,整天在家里翻天覆地,没有一丝儿安闲。但她一切都来得自然简单,率直爽朗,无论如何顽皮,绝无一丝不快的造作之感。”她疯狂地淋雨,和曾霆互相泼水,放风筝,钓鱼;她毫不犹豫地吮吸曾霆手上被风筝的竹篾划破的伤口;曾霆伤了心,她便劝慰“等我长大一点,就大一点点,我一定嫁给你,一定!”袁圆仿佛是个天外来客,世外仙子,突然飘然而至,不带一点俗世的尘埃。她是曾霆昏沉沉的世界里的一抹亮色,让他感到片刻的温暖与憧憬,些许的慰藉与幸福。但很明显,他俩仍然太小,他们的感情是非常懵懂的。这也是懵懂的一对。所以,可以说曾霆、曾瑞贞和袁圆是懵懂三角。

2 人物分析:六个主要人物

2.1愫方

愫方无疑是曹禺的梦中仙子。在曹禺的四部经典著作(《雷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中,所有的女性形象里愫方也许是最“美”的。她的长期寄人篱下的压抑,琴棋书画的横溢才华,她的“幽丽”,明显有着林黛玉的影子。这是大师向《红楼梦》致敬的结果。但她和林黛玉又有着明显的不同。黛玉是“情情”(即爱自己喜欢的人或物)的人,愫方在这一点上则像贾宝玉,是“情不情”(即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或物也能去“爱”)的人。

“人都说愫方傻,她怎么能爱上文清这个‘废物?她不是傻,是她心地晶莹如玉,是她忘记了自己。”④“她充分了解这个整日在沉溺中生活着的中年人。她哀怜他甚于哀怜自己。她温厚而慷慨,时常忘却自己的幸福和健康,抚爱着和她同样不幸的人们。”“活着不是为着自己受苦,留给旁人一点快乐,还有什么更大的道理呢?”“把好的送给人家,坏的留给自己。什么可怜的人我们都要帮助,我们不是单为吃才活着的啊!”这些是愫方的人生宣言。她的“忍耐”和“温厚”是鲜见的。她经常面对曾思懿的冷嘲热讽和“明枪暗箭”而默不作声。在一片凄凉痛苦中,她依靠帮助别人、让别人更幸福而在内心感到甜蜜幸福:“活着不就是这个样子吗?我们活着就是这么一大段又凄凉又甜蜜的日子啊!”她又很固执,只有“天塌了”才能改变她的看法。最后天真的“塌了”——曾文清离家又回来了。她最后的幻想终于破灭。她跟着瑞贞毅然决然地走了,走向了光明和美好未来。在人生最关键的时候,她终于冲破自己心里的罗网破茧而出 实现了“蜕变”。

2.2曾思懿

曾思懿似乎是王熙凤的“翻版”。但大多数人是“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而对思懿大家会“恨”、会“骂”却可能不会去“想她”,她的魅力和王熙凤还不能相提并论。这又是她与凤姐的不同。思懿的性格是奸险的,对儿媳瑞贞尖酸刻薄,为排挤愫方处心积虑,为家产诡计迭出,她是曾家的一个“鬼”。这个人是招人恨的。但她夹在曾文清和愫方之间,感情上也是个受害者。她始终未能赢得文清的爱。她为人惹人厌恶,但整个曾家又靠她支撑着。随着曾家“大厦”的轰然倒塌,她的命运注定是十分悲惨的。所以思懿是个悲剧人物,有让人同情的一面。

2.3曾文清

曾文清曾对陈奶妈说:“他(指江泰)也是跟我一样:我不说话,一辈子没有做什么;他吵得凶,一辈子也没有做什么。”“春天放风筝,夏夜游北海,秋天逛西山看红叶,冬天早晨在霁雪时的窗下作画”;他很会养鸽子,极懂得品茶。曾文清似乎活得很雅。但他很懒,懒于做任何严重费力的事情,懒到他不想感觉自己还有感觉。“这是一个生命的空壳”。他“就像老坟里的棺材,慢慢地朽,慢慢地爛,成天就知道叹气做梦,忍耐,苦恼,懒,懒,懒得动也不动,爱不敢爱,恨不敢恨,哭不敢哭”。愫方是他在寂寞中遇到的一枝空谷幽兰,“他们在相对无言的沉默中互相获得了哀惜和慰藉”,但他们又不可能获得一点真正的幸福。他也想过改变自己,他鼓足勇气离开了家,但又只能疲惫地回到“老巢”。他已是一只不能飞翔的“老鸟”。最后,他彻底绝望了,吞了鸦片烟。

2.4曾皓

如果说曾家是棵行将倒下的大树,曾皓就是这棵大树已经腐烂透顶的树根。灭亡是他和他的大家庭的必然宿命。他吝啬、自私又非常怕死,注意繁文缛节、夸大他当家长的威严。但他又惧怕他的长媳,厌恶他的女婿。他不敢说自己有钱,更不敢说自己没钱。因为他怕看思懿的脸色和轻视。他对姨侄女愫方的态度和感情是复杂的。对孤苦无依的愫方,他有长辈的疼爱和关怀。但在愫方的终身大事上,他却表现得极为矛盾和自私。他有真心希望她成家的一面,但一到关键时刻,“他便猝然张皇得不能自主,几乎是下意识地故意慌乱而过分显露老人失倚的种种衰弱和苦痛,期想更深地感动她的情感,成为他永远的奴隶。”他甚至两次“按住”、“抚着”愫方的手,流露出男人对女人的欲望。对此,曹禺处理得微妙而含蓄,尽显大师剖析人性的深邃。“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自己,怜悯着自己,这使他除了自己的不幸外,看不清其他周围的人也在痛苦。” 他的前途就是棺材。

2.5、江泰

江泰是个老留学生。几次做官都不得意,穷困潦倒,和太太寄居在丈人家里,成天牢骚满腹,摔碟子骂娘。他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他爱吹嘘过去,精于美食,整天做着不着边际的发财梦,却从未认真地去做过一件事。他和曾思懿一样,时刻盯着曾皓的钱,以做生意等各种借口想弄曾皓的钱。在社会上,“他时时刻刻想占些小便宜,而总不断地在大处吃人的亏”。

“但他也不是没有可爱的地方,他很直率,肯说老实话”。在曾家全家撮合愫方和袁任敢的婚事的时候,曾思懿和曾皓各怀心事,都打自己的小算盘,愫方颇受“逼迫”。江泰仗义直言:“那我就请你们不要再跟愫方为难,愫方心里怎么回事,难道你们看不出来?为什么要你一句我一句欺负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小姐?”曾思懿反驳他时他大怒:“我就说你们欺负她,她这些年侍候你们老的,少的,活的,死的,老太爷,老太太,少奶奶,小少爷,一直都是她一个人管。她现在已经快三十,为什么还拉着她,不放她,这是干什么?”

2.6、袁任敢

人类学者袁任敢是剧中的一个神秘人物。他对独生女袁圆充满慈爱甚至是溺爱。他做学问一丝不苟,对人宽宏大度。曹禺说他“可能就是共产党人,或者是靠近党的人士,他装傻就是了。”“装傻”可能是对他的最生动最贴切的描述。最后,他把瑞贞和愫方带走了,走向了“红色”根据地,走向了光明的未来。他是个“光明使者”。

3 宇宙是口“残酷的井”

“在曹禺看来,宇宙是口‘残酷的井,人陷入其中就如同陷入沼泽,挣扎的结果只会越陷越深,直至毁灭”。⑤《北京人》整个剧作给人的感觉是两个字——“挣扎”,愫方、曾文清、曾思懿、曾皓、曾霆和曾瑞贞等几个人从肉体到灵魂的“挣扎”。他们都要生活,却又很难在这个家庭和社会继续生活下去。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而且都难以摆脱。他们都在折磨自己,同时也在折磨他人。他们时刻都在互相折磨。他们就像掉进了一口井里,分明地看着井口大的蓝蓝的天,似乎伸手可及但其实遥不可及,他们只能满怀希望却在慢慢下沉。除了愫方和瑞贞,曾家的其他人都越陷越深,直至毁灭。

《北京人》中的主要人物是活生生的一群,又是死沉沉的一群。他们有时让人鄙视和愤恨,有时又充满同情和怜悯,可能有时还会产生共鸣和共振,因为他们的困境往往也是芸芸众生的困境:欢愉和快乐短暂,唯有痛苦和期待永恒。时代虽然不同,但困境似乎永远相似。他们是芸芸众生的一面镜子,人们照这面镜子的时候会不自觉地“顾影自怜”。《北京人》的“普世性”是不言而喻的,这可能也正是它的生命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朱栋霖:《大师之路:戏剧与人生》,《曹禺精选集》,曹禺著,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

[2-4]《曹禺谈〈北京人〉》,原载《曹禺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11月初版,《曹禺选集》,曹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5]李蓉:《曹禺——中国话剧史上的传奇》,《曹禺作品精选》,且夫选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简介:

沈大春,男,电影学硕士,研究方向:影视剧作与导演。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影视制作学院讲师。曾发表翻译长文《影戏——一门新的中国电影的考古学》(《电影艺术》2009年第1期;与刘宇清合作)等。

猜你喜欢

命运困境
被命运“扼住”的小意
跟踪导练(三)
命运 使我们走到一起
跟踪导练(一)
论命运
进化决定恐龙的命运
神奇的设计师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