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许渊冲“三美”理论比较《乌衣巷》两种英译版本

2018-10-20王音敏

知识文库 2018年9期
关键词:乌衣巷原诗许渊冲

王音敏

本文以许渊冲在译诗方面提出的“三美”理论为指导,对刘禹锡所做《乌衣巷》一诗的两个英译版本作分析比较。笔者选取了林语堂与唐一鹤的翻译版本,分别从“意美”、“音美”和“形美”三个方面对两首译诗进行了比较。旨在通过分析对比,让译者了解“三美”理论在翻译中的作用,进而通过鉴赏与学习,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乌衣巷》是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刘禹锡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同时,他的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这篇《乌衣巷》也是刘禹锡流传于人世的名篇之一。

1 《乌衣巷》两个译本的介绍

作为刘禹锡组诗《金陵五诗》中的第二首,《乌衣巷》是一首咏古诗,作者借用燕子的寄居之处不再是旧时富贵人家这一意象,来表达自己一种对于荣华富贵不能永保,时间的流逝会导致物是人非的悲伤之情。诗中所用到的一些意象,如“野草”、“夕阳”、“燕子”以及“王谢堂前”等,无疑都指向了现实与历史的对比,意在让读者去认识并了解到实事的变化,启迪人们对于这一改变做出思考。

本文选取了林语堂与唐一鹤对于这首诗翻译,进行比较分析。为了方便评析,现将原诗《乌衣巷》与两首英译版本抄录如下: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林语堂的翻译:

Now by the Redsparron Bridge wild grasses are growing,

And on the Blackgown Alley the evening sun is glowing,

And the swallows which once graced the Wang and Hsien halls,

Now feeds in common peoples home without their knowing.

唐一鹤的翻译:

Wild flowers and grasses are growing,

Beside the Zhuque Bridge over the Qinhuai River,

Entrance to the Wuyi lane stands in the slanting sun,

On the south bank of the river,

Swallows that formerly built nests in the front halls of thenoble people,

Are now flying into the houses of the common people.

2 许渊冲“三美”理论概述

许渊冲,生于江西南昌。他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是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许渊冲提出了“三美”理论,它的具体内容为“意美,音美,形美”。其中,对于“意美”,可以理解为,要求译者在译诗时要注重意境美,将原诗中的意境及神韵完整地表达出来。因为诗歌的灵魂在其表达的意境,所以这就是在进行诗歌翻译时最难传达的一部分。至于音美,就是要求尽所能还原原文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诗歌都是具有一定的结构的节奏与韵律,所以在翻译原诗的时候尽量做到与之对应的音韵节奏是非常有必要的。最后,要求译诗要有形美,即,要在翻译时要保持原诗的结构。主要是指诗歌结构上的“长短”与“对称”,要是难以达到完全的结构对等,也要尽量做到最大限度的对等。

在许渊冲看来,“三美”原则有轻重先后之分,首先是意美,其次是音美,最后是形美。所以,在尽量表达出原诗的意义基础之上时,要努力达到三美齐全是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

3 二译本之对比

基于许渊冲的“三美”理论中的主次,笔者按照意美、音美和形美的顺序将两首译诗与原诗进行比较。

3.1 意美

诗歌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学形式,以其短小精炼,意义深刻著称于世。可以说,中文诗歌中的意象可以替代诗人表达出更多的“言下之意”,并且,诗歌的精髓与灵魂就在于各种意象的表达,进而形成全诗的意境。值得注意的是,《乌衣巷》这首诗的原诗就是借古咏今,用各种意象来表达深层次的含义。而这,对于既想要意义翻译准确又想要意境传达到位的译者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

首先,对于“朱雀桥”与“乌衣巷”这两个地点,两位译者就做了不同的处理。林用的意译的方法,把它们译为“Redsparron Bridge”和“Blackgown Alley”,而相比之下唐则选取了直译的方法,译为“Zhuque Bridge”和“Wuyi lane”。这两种处理方法可以说各有利弊,对地名进行一定意译,可以帮助英语读者明白与意象相关的意义,而直译则更好的保留了中文韵味,可以让不明其意的读者主动去了解这些意象背后的含义。

其次,原诗中的“夕阳斜”两位译者的处理也不太相同。林用了“evening sun is glowing”来表达这一句的含义。“斜”一字表达出了一种夕阳西下的孤寂之感。“glowing”一詞在字典中有灼热、发光、热情洋溢之意,与原诗所要表达的意境有些许出入。但是,唐将“夕阳斜”译为“stands in the slanting sun”,直接将斜阳译为斜着的阳光(slanting sun)。同时“stands”一词用的十分巧妙,将夕阳西照,倍感孤寂的感觉表达出来了。

然后,对于“王谢”一词的理解,两位译者也有自己的见解。林将之直接译为“Wang and Hsien”,而唐译为“the noble people”。在这里,“王谢”是指王导、谢安,晋相的世家大族,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到唐朝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所以,在处理这一特殊意象时要注意,表达明确其意义所指,所以,在此处笔者更倾向于唐的译法。能让英语读者一目了然明白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但是,也少了原诗中运用指代的修辞表达。

最后,燕子“飞入”了寻常百姓家中,这个词实际上既是燕子的飞行形态,也是诗人情绪的抒发。林将这一词译为“feeds”,有喂养之意。林用这一词语能够很好地将燕子从达官贵族之室沦落到寻常百姓檐下的那种落魄之感表达出来了。反观唐的翻译,“flying into”一词就显得有些中性,不能完美地表达出情绪上的落差。

3.2 音美

从音韵上来看,中文的古诗的韵脚与英文诗歌的有着很大不同。中文古诗讲究平仄相对,尾韵一致。相同的,英文诗歌也讲究押韵,亦有头韵、脚韵等不同押韵方式,此外,还有与中文诗歌平仄相对应的抑扬格之分。首先,《乌衣巷》这首诗是用下平声“麻韵”谱写的仄起平收式七言绝句,诗人采用了起句入韵,全诗每句的句尾压/a/, 首联对仗的形式,平仄格律规范,对仗严谨精巧。林的译文,观察尾韵发现呈现出的格式为aaba,压音韵/-ing/,与原诗尾韵结构一致,让人读起来十分朗朗上口。值得注意的是,林的译本诗歌内行头韵也十分规律为abba,音韵结构十分工整,处理得十分巧妙。从“音美”这一标准来看,林的译本颇具音韵美。再看唐的译本,由于结构较为自由,打破了原诗四行诗的结构,变成了六行。这个译本的尾韵结构为abcbdd,与原诗比较,尾韵没有太多规律,比较零散。除了尾韵外,诗内的其它韵脚也不甚明显,因此,就“音美”这一标准而言,唐的译本较林的就稍显逊色一些了。

3.3 形美

形式美就好比是詩歌的外衣,有了这层光鲜的外衣,诗歌能够更加引人入胜。《乌衣巷》这首诗是一首七言诗,全诗共有28个汉字,句式统一,对仗工整。林的翻译共有40个单词,四个分句分别有9、10、10、11个单词,结构与原诗基本保持一致。再来看唐的译本,共有54个单词,分了六个小分句,每个小分句分别有6、8、10、7、13、10个单词。单从诗歌结构上看,林的翻译篇幅较短,字数均等,词性相对应,较为接近原诗。而从唐的译本上来看,结构较为自由,因为添加了一些对于情境与意象的描述,所以显得篇幅较长。因而,从“形美”这一要求来看,林的译本较为符合。

4 结语

英译中诗对于翻译者来说是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从各种方面去正确地传达原诗的表达与意义。《乌衣巷》是一首较为典型的七言唐诗,可以作为翻译中文古体诗不错的样本。许渊冲的“三美”理论在译诗方面得到很多学者前辈的共识,因此,运用该理论来指导分析《乌衣巷》两首英译诗是十分合理的。通过对比,虽然两个学者已经最大程度地去呈现了“三美”,但是,仍有不尽人意之处:林语堂的译本在“音美”和“形美”方面较为突出,而在“意美”方面不及唐一鹤的。由此可以看出,译诗想要顾及所有方面,做到每个部分都完美是十分艰难的,但是有了高标准的要求,可以指导每个译者在翻译的道路上通过对自己的高要求达到不断地进步。

(作者单位:河北传媒学院国际传播学院)

猜你喜欢

乌衣巷原诗许渊冲
Tao Qian,Saussure and Taoism:The Paradox of Poetic Language
许渊冲:翻译是一生的事业,更是生命的坚守
摔得挺美
峨眉山月歌
乌衣巷
过乌衣巷
侧面
翻译界泰斗许渊冲:100岁前译完莎翁全集
改诗为文三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