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2018-10-20杨思思史耀晖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5期
关键词:学业成绩中职生

杨思思 史耀晖

摘要:本文通過“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表”和371名中职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调查的结果来简单探析中职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中职生 时间管理倾向 学业成绩

通过上面的调查结果得出中职生其总体时间管理的倾向偏低。时间监控观念和实践的价值感与学业成绩均是成正比的关系,所以对于时间的管理学习是一个中职生必须要掌握的技巧,对时间能否有效的管理,怎样进行有效的管理直接影响着中职生的学业成绩。目前我国对于中职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成绩之间关系之间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中职学校是培养一线人才的摇篮,所以培养中职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其整体素质,提高其就业机会。

一、中职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

本次研究通过对不同班级不同素质的中职生进行分层取样的方法,对新乡卫生学校二年级的学生,共计371名中职生进行了有效的跟踪研究。通过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中的时间价值质量表、时间监控观量表和时间效能干量表对中职生进行现场问卷填写回收再依据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的方式对其时间管理水平进行测评,对于中职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则作为其学业成绩指标来进行相对应的研究分析。

经过对研究结果的调查分析得出中职生在实践价值感和时间监控观方面的平均分数高于理论中值,处于一个中等的水平,而时间效能感的平均分数则是低于理论中值,也就是说中职生在时间效能感方面水平相对较低。同时中职生的成绩也与其时间管理的倾向表现出了成正比的关系。

二、中职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的讨论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中职生的整体时间管理倾向得分水平偏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十分的复杂。一方面可能是与现阶段的招生政策有关,中职生在进入职业学校之前学习成绩普遍较低,这些学生在之前小学中学的学习过程学习阶段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不但是学习的基础差,甚至没有相对有效学习的方法,对于时间的合理安排都没有一定的自觉性。加上中职生其年龄特点,本身年龄较小,没有一个较强的自我约束力,对自己的要求也相对较低,造成了得过且过的现状。另一方面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家长传统观念作祟对于孩子的没有一个整体合理健康的教育模式,武断的根据自己的社会经验和主观意志决定孩子的发展方向,一点不考虑孩子自身的兴趣和意愿,从而导致中职生没有一个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懒散怠慢中逐渐失去了对时间管理的能力。

三、中职生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业成绩关系研究的建议

1)对于中职生个人方面的建议

大部分的中职生年龄处于15-18岁,其身心还未完全的发育成熟,对于当前的社会现象和以后的就业前景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但是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现状,任何行业任何企业都会采取择优录取的原则,所以中职生应该认识到以后想要有职业的选择权有好的发展就必须先提高自身的素质。另外对于中职生来说还可以通过对自己情况了解来规划以后的目标,通过对时间合理有效的管理应用来充实自己,提高自身学习成绩以通过高职入学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等方式来谋求更好的发展。

2)对于中职学校方面的建议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是一线人才培养的摇篮,培养更多数量,更强技术的一线技术人员是其核心目标,所以教学理念是相当关键的。其专业设置受到社会需求和教育规律的双重制约,所以课程的内容不仅要符合以实用应用为目的的实际工作岗位需要,更是需要把新的知识新的技术及时的在教学内容中反应。所以可对传统的教学制度尝试大胆的改革,对于学习成绩好,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提前结业,反之对于一些学习积极性较低,成绩较差的学生延缓其结业时间,这样的弹性制结业管理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中职生的学习激情,从而督促学生对于时间观念管理的积极建立,有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结束语

时间管理倾向可以直接的反应出一个人对于时间管理的态度和行为,是一个人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一个科学的时间管理倾向是获取良好知识最基本的保障条件,是个人成长发展中的必要前提,所以对于中职生来说更应该学会驾驭时间,善于驾驭时间,从而更好的完成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自己的发展空间更宽广,对于教师来说可以提高其教学效果,从而实现双赢的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文娟.幸福视角下我国高职生时间管理倾向研究[J].职教通讯,2018,(02):75-79.

[2]唐春燕.中职生时间管理倾向引导研究[J].考试周刊,2014,(38):171.

猜你喜欢

学业成绩中职生
高职生成就目标定向、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
父母因素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学业成绩与习得性无助: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大学生上网情况与学业成绩关系的实证研究
大专护生自我效能感、就业取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