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节朗读“早操”,练就学生阅读“体魄”

2018-10-20陈珍妹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5期
关键词:体魄早操朗读

陈珍妹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教学非常重视。四个学段的阅读部分都率先强调 :“能用普通话正 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教学建议部分也提出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 朗读和默读。” 可见, 朗读被认为是贯串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由此看出, 《語文课程标准》认为朗读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训练活动, 更是一种主体的生命活动。

关键词:朗读;阅读;早操;体魄.

我们应如何通过朗读教学使学生真正入情入境,获得对文本深层次的感悟体验呢?二十几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让我对朗读教学的有效性有了更好的理解与感悟。我将从以下四点谈谈我对此的粗浅看法。

一、抓住关键,自主品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教科书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通过朗读、体会和感悟,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

《山中访友》教学片段

师: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大家一起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课件:课文插图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

生:作者非常敬重他,说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师:有道理。谁知道“德高望重”的意思?

生:“德高望重”就是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师:那你们是从哪儿体会到他的“德高望重”?

生:他把很多人马渡过对岸,给大家带来方便。

生:从“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可以看出他的默默无闻,任劳任怨。

生:我还有补充,他在这涧水上已经站了几百年了,说明他为大家服务的时间很长很长,从这儿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他的“德高望重”。

师:说得好。随着时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旧,默默地站在这涧水上,为大家服务。难怪作者一见到他,就由衷地赞美他,对他说──(引读:啊,老桥,你如……)

这就是作者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我们在读课文时,抓住关键词句用心地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二、联系实际,读出真情

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片段

师:是什么使父亲苦苦挖掘?

生(齐):一个诺言!

师生(齐):“你在哪里,我会永远和你在一起。”

师:你会怎样赞叹这位父亲?

生:你是一个勇敢的人!

生:你是一个坚强的人!

生:你是一座高山!你是一座世界上最伟大的山峰!??

(教师出示诗歌《父爱》,配乐朗诵: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 /总有一种爱叫我们心痛??)

师:父爱是高山,它崇高威严;父爱是大河长流水,永远生生不息。父爱深沉、凝重……。教师引导学生夸赞父爱, 不仅使学生心中沉淀的对父爱的认识得以升华, 而且使学生的情感也 再次得以升华:父爱如山,我们热爱父亲。这样,使得原本割裂开来的文本、学生、教师三者的情感 再次生生不息的亲切交流与交融。 加上配以深情的音乐和深情的讲述, 教学环节掀起了高潮, 令人回 味无穷,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三、注重比较,读中感悟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联系比较,以迁移知识,拓宽知识面,感受生活的多样化与差异性;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以体会文章意境,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诵读品味,体会语言之美、意境之美,领悟文本内涵,进而提高审美情趣与语文素养。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片段,书就像一个好朋友,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和自己的知己对话一样。老师让学生将作者对书的看法与自己的实际体验结合起来,通过“朋友”“家”,让学生畅谈感受,唤醒学生心灵上的共鸣, ,同时教师适时引导他们讲想法转化为行动,号召他们加入读书的行列。

四、 还原情境,以读促演

表演读,就是通过再造想象、创造想象,把头脑中平时所积累的表象挑出来重新组合成文章中所描写的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如见其人,感到人物的音容笑貌、性格特点。把鲜活的文字转化成直观的想象与表演,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体验。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进行朗读教学不是只让学生读准字音,而是要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准确地、生动地表现出作者的写作目的,表达出作品原有的韵味,更要传递出读者独特的理解与感悟。相信,这四节朗读“早操”定会强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体魄”。

猜你喜欢

体魄早操朗读
十二生肖·牛
文明其精神 野蛮其体魄
文明其精神 野蛮其体魄
做早操
做早操
做一做
好体魄 跑出来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