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世伤时 溢于言表
2018-10-20
【赏析】
杨炎正与辛弃疾结为文字之交,常有唱和。这首《水调歌头·登多景楼》便是淳熙五年与辛弃疾同舟路经扬州时,登镇江北固山甘露寺中的多景楼所作。
词的上片先写秋后登楼。深秋季节,满目荒寒,眼前是一片空闊的长江,只是黄叶翻飞,秋意瑟瑟,使作客异乡的人更增添了无限的愁思。以上是“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两句的大意。从艺术技巧上说,清新脱俗,极为别致。“寒眼”的意思并非“被江上冷风吹得眼睛发涩”,而是萧条冷落的景物看上去使眼睛感受到寒意。“乱空阔”的“乱”字,是满天落叶乱飞,在视觉上给人以“乱”的感受。因为“落叶”与“乱”可以构成特定的语义组合,因此句中虽然没有直接写落叶,但句外之意却分明写出了落叶,笔法新颖,颇具匠心。
“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这里用“强呼”二字,说明词人是为了驱散“客意不胜秋”的忧愁才呼酒登楼的。从多景楼的最高处倚阑四望,祖国的山河如此多娇,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美不胜收的“江山图画”。
“图画”之上又冠以“舒卷”二字,眼前的自然美景仿佛真的变成了一幅可舒可卷、巧夺天工的图画,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祖国河山的诗情画意。“舒卷”二字的另一层作用,更在于烘托出自然景物的流动感,而不是只可供几案观赏的静止的画面。“应答龙鱼悲啸”,这是瞩目长江的汹涌波涛,耳闻目睹的雄伟气势。将波涛汹涌之声想象为江水之下鱼龙相互应答的悲啸之音,这虽然出自虚拟,但却寓有一番寄托。古有“风雨动鱼龙,仁义动君子”之说,在这首词里可以把“鱼龙悲啸”引申为面对风雨飘摇的国家局势,爱国之士不能自安,想振作起来做出一番事业的意思。所以接下来便说“不暇顾诗愁”——赋诗吟愁这样的闲情逸致,在当前国事日非的形势下已经无暇顾及,暗示作者有投笔从戎之志。
以下“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二句,是向下片过渡的转折。从词面上看写的是寒气袭人,侵入衣裘,其实是借此暗喻奸佞之徒结党营私,排挤异己,使爱国之士举步维艰,陷于困厄之中难有作为这一现实状况。
词转下片。“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三句,直如当头一瓢冷水,使满腔热血变为凛凛寒冰。纵然气贯长虹,怒发冲冠,也只好化作感慨,望着神州大地去兴叹不已。“可怜”“空白”二句,是自抒神伤与壮志难酬的感叹。“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这三句,又写出一腔悲愤:英雄困于末路,志士沦于下位,平生的肝胆意气,只能使自己更加消损憔悴,随着光阴的流逝而冉冉老去,难望有所作为。词人虽然不甘心沉沦江湖去做个不关心世事的隐者,但时势所迫,也只能将“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了。江上的明月与没有心机的沙鸥可以做隐者的朋侣,让明月和沙鸥陪伴着自己了此生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