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8-10-20宗鹏

新课程·中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灵活

宗鹏

摘 要:“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写不出好作文?怎样才能让他们写出优秀的作文?”我们学过的古诗文,在考试中不仅可以用来完成背诵默写题型,而且还可以用在作文中,并且不单单是直接引用,还可巧妙地化用。化用以后作文语言会更优美,意蕴也会更深刻,这个方法很巧妙,是考场作文提分的一个秘诀。

关键词:灵活;变换视角;一才多用

前段时间,我有幸代表学校参加了市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研讨会,会上我们首先摩课了6节写作教学课,主要有两种课型:一种是写作方法指导课,如:强调写作素材的选择与运用的《作文的素材与运用》,强调写出真情实感的《写出真情实感,文章自然出彩》,强调一材多用的《巧变通,一材多用;妙改扮,成竹在胸》,注重细节描写的《细节花开,芬芳其香》,注重修辞手法的《巧用修辞添文采》;还有一种是作文修改课,如:强调精批细改的课《精批细改,锦上添花》,每节课都能让我受益匪浅,这六节课各具特色,共同的特点用我们初中语文教研员的话说就是:生态、务实、高效。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写不出好作文?怎样才能让他们写出优秀的作文?”这两个问题已经困惑我好久好久了,我希望通过这次学习解决这两个问题。在听课的过程中,我时刻叮嘱自己:这次学习机会难得,一定要学到有效的方法,因为我们那的学生语文成绩太差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实在有限,我要把我所学到的东西教给我的学生,他们就如久旱的禾苗等待甘霖;我们的老师太需要这样的指导了,每次学科组研讨会上,一提及写作教学我们都望而生畏,不知该从何处入手,要把我学到的东西传达给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一边记笔记,一边自己总结我从每一节课中学到的方法。在听完王琼宇老师的《作文的素材与运用》后,我如梦初醒:原来我们学过的古诗文,在考试中不仅可以用来完成背诵默写题型,而且还可以用在作文中,并且不单单是直接引用,还可巧妙地化用。化用以后作文语言会更优美,意蕴也会更深刻,这个方法很巧妙,是考场作文提分的一个秘诀。在听完马淑红老师的《巧变通,一材多用;妙改扮,成竹在胸》课后,我更加惊讶:原来同一件故事,通过灵活的“留、增、删、换、调”的处理,通过行文中的点题处理,可以用在不同的作文题目中,这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可是一个捷径,是一个好方法。还有一节留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魏艳玲老师的《细节花开,芬芳其香》,这节课的设计巧妙之处在于通过三个写作手法的指导,依次是典型的动作刻画、巧用修辞、变换视角,写出“我”的心理感受后再把这三部分依次排开,加上一个开头和结尾,就能完成一篇完整的作文。

最让我感到惭愧的是杨文学老师的《精批细改,锦上添花》,杨老师一上台我就知道她是一位特别认真的老教师,她在课上拿出了她给学生评改的作文,圈圈点点足见其用心良苦,我问自己,我有没有这样用心给我的学生评改?没,我的学生不愿写作文,我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这样不停地记录,不停地反思后,一天的学习结束了,第二天主要是听报告,第一天的观摩课堂是身临其境,这一天听的报告可以称得上是高屋建瓴了,老师们的发言也真正体现了我们教研员所说的,各抒己见,百家争鸣。

从几位专家的报告中我总结出这样几个收获:

一、提高学生作文兴趣的方法和途径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

老師要做的是:

1.重视“前作文教学”,促生学生作文写作积极性

所谓的“前作文教学”就是学生写作之前的准备与指导。学生在写作前要真正走进生活,多阅读,用眼看,用心悟,多联想,多想象,准备好写作素材。教师在学生写作前要创设好写作情境,催生学生写作欲望。

2.加强“后作文教学”,幸福不止现在时

所谓的“后作文教学”是指在学生写作完成后,教师的评语鼓励要跟得上,专家特别指出的是一定要多鼓励,少批评;对于优秀作文(哪怕是文中的一个片段、一个句子),让原作者自己朗读展示;高新区的学校还给学生发稿费,一篇3元,来鼓励学生投稿。

学生要做的是:

(1)一定要多阅读,养成做摘记的习惯。

(2)必须坚持写日记,且在写日记时重在写人和叙事。

(3)写成的作文要经过“一写三读—一写三评—迁移修改”这几步,没有修改就不会有提高。

二、让学生的考场作文得高分的方法也有多种

1.巧妙地化用古诗文(不是单单的引用,而是用自己的语言采用增减字数的方法,适当加上自己的想象描述古诗文。)

2.学会一材多用(同一件事情,通过适当增补,点题,用到不同的题目中。)

3.学会用细节说话。

4.学会以小见大,不说空话、假话。

5.注意文中反复点题。

听完马淑红老师的《巧变通,一材多用;妙改扮,成竹在胸》课后,我觉得她的方法很巧妙,可是如果教会学生这样做,会不会让学生进入一个认识误区:只要背好或写好一件事、一个人,以后的写作就可以一路绿灯。这样还哪里说什么走进生活,抒发真情实感?

种种疑惑不解带给了我很大的困扰?幸好最后李波老师的话:“我们不回避中考,但我们的写作教学绝不仅仅是为了中考!而是为孩子的一生做指导!”让我有了醍醐灌顶的感觉。

……

学无止境,学习才会进步!

参考文献:

[1]龚如君.让语文教学有趣简单高效[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吕爽.关于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18):84.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灵活
试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科学性
关于开设计算机的辅助课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