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五大概念模型的发展演化
2018-10-20刘斌王志贤
刘斌 王志贤
摘要:幸福感是研究人类良好存在的实证科学。有关研究从早期幸福感研究到主观幸福感到心理幸福感到社会幸福感再到精神幸福感,呈现出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不断丰富幸福感的内涵。通过介绍幸福感的五大概念模型,为界定幸福感概念提供帮助,为整合幸福感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幸福感;概念模型;整合模型
中图分类号:B8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7-0097-03
幸福感是什么?可能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但没有人能够精准地对其进行定义。2000多年前,哲学家们就开始对幸福进行追问、思辨,并形成两大哲学渊源的理论流派:一派是“快乐论”,以阿里斯底波、伊壁鸠鲁为代表;另一派是“实现论”,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这两大流派都是以思辨为主的,是不可观察、不可测量的。到了20世纪50年代,幸福从哲学争辩进入心理学科学研究领域,研究者们将幸福从理论探索扩展到实证研究,这是一个意义非常重大的探索。20世纪60年代幸福感研究开始了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认为幸福就是快乐。20世纪80年代进入心理幸福感时代,Ryff批评主观幸福感简单地将幸福界定为快乐,他基于实现哲学理论提出了心理幸福感的概念,实现了快乐与意义的统一。20世纪90年代进入了社会幸福感时代,Keyes认为幸福感不仅要关注个体领域,还应关注社会领域,他整合了社会学与存在心理学中的一些概念,提出了社会幸福感的概念。近几年来,随着对幸福感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幸福感不仅包括生理、情绪、心理等方面,还应包括精神方面,于是关于幸福的研究超越了物质与心理层面,提出了精神幸福感的概念,对幸福感的研究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在这一过程中,对幸福感的解释也直接影响了研究者们对幸福感的测量,衍生出不同的测量工具。本研究将对国内外关于幸福感的概念模型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以期为幸福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幸福是人全面发展的要求,是满足人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需求,对幸福感内涵的不同理解不仅会影响政府的各种政策、教育方式等,还会影响到工作领域的实践,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人民幸福必将是我们发展中的一个高频词,因此研究幸福、全面地合理地界定幸福,可以更好地以人为本,关注人的自我实现,提高个体幸福感、社会幸福感。梳理幸福的概念模型以期更好地将幸福研究与解决民生、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宏观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问题相结合,指导中国人民开启幸福之旅,微观上为个人明确幸福来源,意识自己的需要,为职业路径等提供指导。
1早期幸福感概念模型
1.1幸福感的情感模型
Bradbum(1969)认为,情绪是影响幸福的关键因素,情绪包括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两种,幸福就这这两种情绪平衡的结果[1],也就是说积极情感会增加一个人的幸福感,消极情感会降低一个人的幸福感,他奠定了幸福感的情感模型。
1.2幸福感的认知模型
幸福感的认知模型起源于社会学家对生活满意度的研究,Andrew & Withey(1976)提出了用生活满意度测量幸福感,开启了幸福感的认知模型研究。所谓生活满意度研究就是根据自身构建一个评价标准,将自己的当前生活状况与期望生活状况进行比较,两者差异小满意度高,两者差异大满意度小,这种比较既包括对整体生活满意的比较,包括对具体领域生活满意度的比较[2]。
早期幸福感概念模型无论是情感模型还是认知模型都是从单独的角度去考虑幸福的概念,一个是从情感的维度,一个是从生活满意度的维度,这两者都过于单一,不能全面地表述幸福感这一概念。但却由此开启了幸福感实证研究新方向,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2主观幸福感模型
Andrew & Withey(1976)为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在总结情感取向的幸福感与以生活满意度为主要测量指标的认知模型幸福感的基础上提出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SWB)。主观幸福感是幸福感最经典的输出模型,包括三个基本因素: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预测幸福感最关键的因素是生活满意度这一指标。主观幸福感模型来源于快乐论这一古典幸福观哲学,将追求快乐的最大化作为生活的目标和幸福的源泉,将快乐等同于幸福。
Diener(1884)从认知的角度定义主观幸福感,认为主观幸福感有3个层次4个维度,第一个层次是整体主观幸福感;第二个层次是生活满意度与情感,这个层次包括四个维度,一是对工作、生活、家庭等具体方面的满意度,二是对过去、未来、现在生活的满意度,三是积极情绪,四是消极情绪;第三个层次是对第二个层次的具体展开,比如积极情感可以具体为快乐、满足、喜悦等[3]。Diener(2000)在总结自己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主观幸福感的四维结构。
因此,主观幸福感具备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主观性,幸福感的评价主要依赖于个体主观评价,采用的测量方法是主观测量方法(Diener, 2006)[4];二是波动性,一方面人的情绪会不断变化从而影响幸福感的变化(Ryan & Deci, 2001)[5],另一方面人的生活满意度也会受到各种生活事件的影响(Headey & Wearing, 1989)[6];三是整体性,主观幸福感是一种综合评价,是对情感、生活满意度的综合评价。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热度直到今天也未消退,是測量幸福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主要是从自我的角度去评价幸福,即用个人主观的标准去评价幸福状态。主观幸福感是一种精神上或者物质上的体验,这种体验既可以是持久性的也可以是暂时性的,精神性的体验主要体现在情绪、情感上,物质性的体验主要体现在生活满意度上。
3心理幸福感模型
基于对将幸福等同于快乐的主观幸福感的不满,实现论幸福感研究者提出了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WB)。心理幸福感的哲学渊源是实现论,Aristotle(1965)肯定了快乐属于幸福,但幸福却不能归结于快乐[7]。
Waterman(1993)认为,主观幸福仅仅是幸福感的一部分,是尽情享乐的幸福,除此之外幸福还包括另外一种因素——自我表现的幸福,也就是个体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或者工作中去,潜能得到完全发挥,自我得以表现,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体验与愉悦[8]。
Ryff & Keyes(1995)同样认为幸福和快乐两者之间不能画等号,批评了主观幸福感过于看重情感这一因素,在调查了1 108名25岁以上成年的基础上,提出了主观幸福感的六维模型,它包括:独立自主、环境控制、个人成长、良好人际关系、生活目的、自我接受[9]。
Ryan & Dec(2000)从实现论的哲学背景出发提出了心理幸福感的另一理论模型——自我决定理论,将幸福定义为自我实现与自我实现的意义以及如何实现,他认为幸福需要三个因素,一是自主需要,二是认可需要,三是关系需要,这个模型认为内在的目标追求可以给人带来幸福感,外在的目标追求不能给人带来幸福感[9]。
主观幸福感认为人的幸福感是拥有积极的情感、对生活有较高的满意度,心理幸福感认为幸福不仅要关注情感,还应关注自我实现。除此之外,张陆和佐斌(2007)认为,心理幸福感和主观幸福感两者在评价指标、评价标准、研究起点方面也存在差异[10]。彭怡和陈红(2010)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一种即时的体验,心理幸福感会持续地影响个体的幸福体验,具有稳定性、延展性、内在性[11]。Keyes等人(2002)研究發现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是两个截然不同却又相互联系的元素,共同构成幸福感的两个方面,提出理想幸福感模型[12]。
4社会幸福感模型
主观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体不是孤立的,是生活在集体中的个体,需要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挑战,因此想要了解幸福,不仅需要研究个人幸福,还要了解个体对环境产生的满意或不满意的情感、意识和行为的反应,因此社会幸福感的概念由此而出。社会幸福感(Social well-being, SWB)的研究起源于古典社会学中的研究。
Keyes(1998)认为,社会幸福感是个体对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质量以及其生活环境和社会功能的自我评价,主要关注个体在社会领域的社会关系的好坏和社会任务的完成情况。在实现论的基础上,他提出了社会幸福感的五因素理论模型,分别是社会整合、社会认同、社会贡献、社会实现、社会和谐[13]。
社会幸福感模型实现了幸福感从个人到社会的跨越,从社会视角界定幸福,关注个体的社会生活层面,探索人类良好的存在状态,拓宽了幸福感的运用,为幸福感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增进了人们对幸福感的理解,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新参考。
5精神幸福感模型
近年来,幸福感的精神维度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Mober & Brusek(1978)和Fehring & Miller(1997)指出,精神幸福感(Spiritual well-being, SpWB)在幸福感研究中是一个被忽略的部分,它同样是一个人健康幸福的重要标志,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14]。起初,精神幸福感的研究总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的,涉及到个人与上帝的关系,Ellison (1983)认为,精神幸福感具有宗教和心理社会两个层面的含义。由此, 他认为精神幸福感包括两个因素:宗教幸福感和存在幸福感。宗教幸福感是指个体与上帝乃至超自然的关系中所产生的幸福感;存在幸福感是指个体对生命、生活所产生的意义感、价值感、满意感。这是精神幸福感二维结构模型[15]。
Moberg(1984)认为,精神幸福感包括三个成分:基督教信仰、自我满意度、个人虔诚[16]。这是在西方信仰上衍生出来的精神幸福感的划分,随着研究的深入,Canada(2008)在Moberg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精神幸福感分为信念(精神幸福感的信仰维度)、意义(精神幸福感的意义维度)、平和(精神幸福感的情感维度)[17]。这是精神幸福感的三维结构模型。
Fisher(1999)认为,精神幸福感有4个维度,分别是:个体的自我觉知维度、社群的人际维度、环境维度、超然维度,这四个维度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是一种动态的存在状态,每个维度积极发展可以提高个体的精神幸福感[18]。这是精神幸福感的四维结构模型。
Hawks等人(1995)认为,精神幸福感是包括自我、他人与其他多种因素的概念[19]。Velasco-González & Rioux(2014)认为精神幸福感不仅涉及与他人、自我、自然、上帝的关系,还涉及情感、行为与认知的关系[20]。这是精神幸福感的多维结构,精神幸福感呈现出多面性与复杂性。
综上所述,精神幸福感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一是精神幸福感的来源是广泛的,不仅来自宗教信仰,还可以来自个体对自我、他人、社会、自然环境等的超脱认知;二是精神幸福感对幸福感的解释是多元的,不仅包括精神层面也包括心理、社会层面;三是精神幸福感具有复杂性,是更高层次的主观体验,不易被个体察觉,还有许多因素值得探索。
6展望
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一直是幸福感研究的两大主流,社会幸福感的提出使幸福感研究从个体角度跳出,精神幸福感的提出使幸福感超越了物质与心理层面,指向了智慧、无我、平和等内在的幸福体验。具体来讲,主观幸福感侧重个体主观体验,心理幸福感侧重人的潜能实现,社会幸福感关注公共领域,精神幸福感是一种超脱的、物我两忘的深层体验。对幸福感的研究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情绪幸福感与认知幸福感整合形成主观幸福感概念模型,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幸福感整合形成理想幸福感模型,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与社会幸福感整合为心理健康模型。因此,幸福感的整合模型是幸福感研究的必然趋势,在此基础上需要将精神幸福感研究本土化,加入幸福感整合结构之中。实现幸福感研究从分裂到整合,更高层次,更系统、辩证地科学地去理解幸福感。
参考文献:
[1]Bradburn N.M. 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M].Chicago: Aldine, 1969.
[2]Andrews F.M. & Withey S.B. 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 Americans perceptions of life quality[M].New York: Plenum, 1976.
[3]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J].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4(95):542—575.
[4]Diener E.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indicator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ill-being[J].Applied Research in Quality of Life, 2006(1):151—157.
[5]Ryan R.M. & Deci, E.L. On happiness and human potentials: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hedonic and eudaimonic well-being[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1(52):141—166.
[6]Headey B. & Wearing, A. Personality, life event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toward a dynamic equilibrium model[J].Journal of Personality Social Psychology, 1989(57):731—739.
[7]Aristotle.政治學[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8]Waterman A.S. Two conceptions of happiness: Contrasts of personal expressiveness (eudaimonia) and hedonic enjoymenl[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3,64(4):678—691.
[9]Ryan R.M. & Deci E.L.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J].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55(1):68—78.
[10]张陆,佐斌.自我实现的幸福——心理幸福感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7,25(12):2179—2191.
[11]彭怡,陈红.基于整合视角的幸福感内涵研析与重构[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7):1052—1061.
[12]Keyes C.M., Shmotkin D., Ryff C.D. Optimizing Well-Being: The Empirical Encounter of Two Tradi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2002,82(6):1007—1022.
[13]Keyes C.L. M. Social well-being[J].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1998(61):121—140.
[14]徐晓波,孙超,汪凤炎.精神幸福感:概念、测量、相关变量及干预[J].心理科学进展,2017,25(2):275—289.
[15]Ellison C.W. Spiritual well-being: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J].Journal of Psychology & Theology, 1983(11):330—340.
[16]Moberg D.O. Subjective measures of spiritual well-being[J].Review of Religious Research, 1984,25(4):351—364.
[17]Canada A.L., Murphy P.E., Fitchett G., Peterman A.H., Schover L.R. A 3-factor model for the FACIT-Sp[J].Psychooncology, 2008,17(9):908—916.
[18]Fisher J.W. Helps to Fostering Students Spiritual Health. International[J]Journal Of Childrens Spirituality, 1999,4(1):29—49.
[19]Hawks S.R., Hull M.L., Thalman R.L., Richins P.M. Review of spiritual health: Definition, role,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in health promo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1995,9(5):371—378.
[20]Velasco-González L. & Rioux L. The spiritual well-being of elderly people: A study of a French sample[J].Journal of Religion and Health, 2014,53(4):1123—1137.
(责任编辑:陈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