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2018-10-20王筠榕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红色资源应用途径积极作用

王筠榕

摘要:在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各大高校也提高了对学生思想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社会实践性活动,需要大量资源作为教育的支撑,因而就需要高校不断创新与推动思政教育,并在继承与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科学合理地应用红色资源,进一步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内容,明确其教育的方向及实效性。对此,高校应深刻意识到红色资源在思政教育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而通过全面增强红色资源在思政教育中的号召力,以活动促进红色资源在思政教育中的效果,拓展红色资源在思政教育中的教学方法等途径,将红色资源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此来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体现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红色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积极作用;应用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7-0091-03

引言

红色资源是我国共产党历经艰苦磨难、勇敢拼搏、不断努力的革命抗争以及社会主义排除万难、全力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所累积下来的重要精神财富,它的核心内容以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共同理想为基础,既包含了我国各民族群众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所保存下的成果,同时也含有中国共产党的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方针与政策。红色资源有着丰富的种类,深厚的文化底蕴,教育效果更是尤为突出,是我国社会文化的体现,更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教育资源。将红色资源应用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能够有助于推动其教育工作的发展与创新,对培养祖国未来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有着现实意义。

一、红色资源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1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高等院校是开展思政教育、素质教育、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对于高校的思政教育来说,其主要包含信仰理念教育、爱国主义情怀教育、政治信仰教育、道德素养教育等内容系统[1]。红色资源作为重要的历史与社会发展产物,在传承我国传统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还汇聚了我党成立以来的深厚文化,整合了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浓厚的爱国主义的综合性资源。红色资源蕴藏着显著的社会主义思想形态属性,在信念教育、道德素养教育方面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同时,也包含着我国革命先辈在发展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心系祖国、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以人为本、敢于尝试、不断创新的优秀革命精神及品质。将红色资源合理应用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坚定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立场,深化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促使广大学生积极践行与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健全他们的道德人格,塑造其良好的自信与民族的自豪感。

2正确引导学生观念

在当代社会中,多元社会的不同思想形态严重冲击着社会主义市场中的经济环境,导致各种道德缺失的事件频繁出现,大学生们也面临着更多的困惑,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政治立场迷茫、信念不清、价值取向失衡等问题。注重个人感受、崇尚物质主义等不正确的价值观念正在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将红色资源应用到高校的思政教育中,能够有效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重视红色资源中蕴藏的艰苦斗争、甘于奉献的价值观念教育,能够有利于当代大学生脱离个人狭窄的、以个人为主的交际圈,让他们从小培养乐于帮助他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主动树立当代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念。重视红色资源中蕴藏的人本理念,一切为了人民,以人民的实际需求出发的价值观念教育,有利于当代大学生主动规范自身的行为,遵守社会主义的道德标准,进一步促进个人与社会价值的相互统一。重视红色资源中蕴藏的实事求是的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与生活态度,培养他们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2]。

3促进价值体系建设

红色资源应用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高等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而高校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与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当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属于较为完整的体系,主要包含马克思主义的引导思想、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集体目标、以爱国主义为基础的民主精神以及以革新为基础的时代精神等。其中红色资源是我党与群众极其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其所蕴藏的精神思想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存在许多相通之处。红色资源中的优秀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当中的重要构成要素,开发与积极应用红色资源是传承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之一。红色资源历经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并发展至今的几十年艰辛岁月,见证了革命的胜利、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改革开放的积极实践,汇聚了丰富的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集体理想信念和目标,提供了更具说服性与感染性的历史素材和有力的精神助力,已经成为了当代社会中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促进各大高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佳选择。

4拓展思政教育内容

红色资源应用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拓展其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宝贵的红色资源文化包含着丰富的物质与精神形态。其中现代社会中的革命遗址、当地的博物馆、爱国情怀教育示范点等红色资源为各大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教学素材与海量的社会实践内容。大力开发并积极应用红色资源,实施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最为显著的优势在于其并不是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传授,而是可以让广大学生通过参与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去感受革命先烈大无畏的精神,学习先烈的革命事迹。让大学生们亲身经历,真实感受、体会与认知红色文化,这样更为直接、生动、鲜活的教学形式,是传统课堂教学无法企及的。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创新了以往的说教式教学,同时也有效拓展了思政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提高了教学效果与实效性,开拓了传授、参加、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全新教学模式,切实加强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带动性、吸引性、感染性及教育性,推动了高校思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途径

红色资源应用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并不能短时间见到显著的教学效果,其属于一项长期的系统化工程,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高校应深刻认知红色资源,充分确立教育观念,在将红色资源视为思政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教学的丰富教材时,要在详细的应用途径、有效载体及创新性的教学方法等方面制定詳细的方案,从而让红色资源在增强当代大学生民族信仰、自豪感及团结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净化学生心灵、健全道德人格,增强文化底蕴及个人综合素养等方面发挥出其巨大的作用与价值。

1全面增强红色资源在思政教育中的号召力

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主体人格指的是,思政教师按照自身的岗位需求与角色规范,利用实践活动所表现出的能够展现自身价值及尊严的言行倾向的统称,也就是思政教师应具有的道德品德、人格情操、内涵修养等[4]。红色资源应用到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施教育,这样的教育能够用讲理的方式进行,同时也可以通过广大教师自身积极阳光的形象、健全的道德品格、深厚的文化底蕴去影响、感化当代大学生。通过教师言行与形象去间接实施教育的方式,相比其他教育形式更加直观,效果更加明显,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有着强大的吸引力。通常情况下,高校思政教师的榜样示范行为总是持续性地向周围传递着具体的信息,当这些信息成为人们的审美标准时,学生就会渐渐从内心深切地感受到教师身上的亲和力与信任力,从而愿意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更愿意将教师作为值得信赖的朋友,努力将思政教育中所倡导的政治信仰、道德品质以及价值观念等内化成对自身的严格要求。高校在应用红色资源时,也要重视教师个人综合素养的要求。不仅要有完整的红色资源知识体系,同时还要具有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良好的政治素养、优秀的政治能力,应热爱自己的岗位,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而这些都是教育中强大的无声力量,是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

2以活动提升红色资源在思政教育中的效果

活动是为了实现某个目标所采取的实际行动。在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活动时,应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类集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及娱乐性于一体的综合类教学活动,将思政教育的目标与内容纳入到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参加活动过程中接受良好的熏陶与教育,对于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红色资源最为鲜明的特征之一就是其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在应用红色资源开展高校思政教育时,通过亲身参加与感受有关活动的形式,能够将红色资源有效渗透到高校的思政教育目标与内容有关的各种实践活动中,让当代大学生在无形中接受教育。这样充满趣味性且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可以凭借其生动有趣、形式多变等优点促使大学生主动加入其中,且极大程度地弱化了传统说教式的痕迹,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进而为广大学生创建了有所启示的良好的环境,教师的教学动机也随着实践活动的进行而悄无声息地灌输到学生的内心,使其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与组织下,实现思想上的升华。此外,通过实践活动还能充分实现教学与自我教育的相互整合,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教育面。在红色资源应用到高校思政教育丰富的活动中时,学生在受到浓厚环境氛围熏陶的同时,也会不自觉地进行自我审视、自我反思与总结,让个人的思想道德逐渐向着红色资源所指引的方向靠拢,并运用这样的思想教育带动未参与活动的同学,深刻影响与优化校园风气和社会文化。

3拓展红色资源在思政教育当中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主要指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中传授知识所使用的方法以及学生有效学习方法的总称。红色资源想要合理地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转变传统思政教育理念与单调的教学方式,切实提升思政理论课程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就应全面创新教学方法。首先,应促进传统“灌输式”教学与双向互动式教学相互结合。灌输教学法是思政教育以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根本属性是思想理论的体系教育与推广,最为明显的优势在于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语言,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但其弊端是对主体的付出更为重视,忽视了客体的实际能力,注重理论观点的强制施加,忽视客体对于思政的实际需求,最终导致教师与学生完全脱离,各自独立活动,课堂氛围异常沉闷、被动。而双向互动指的则是思政教师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在教学当中信息始终是双向流通的,教师在教学整体过程中时刻注重学生信息的反馈。在红色资源应用到高校思政教育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的传授,同时也要重视师生间的双向互动。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对于红色资源的掌握情况,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其次,教学环境熏陶与媒体引导方法。环境是始终伴随人身边并能让人产生深刻印象的客观事实,其不仅能够对思政教师与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还能贯穿在思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方法中,环境的好坏将会直接决定思政教育的最终效果。而媒体则指的是衔接专业广播人员与社会群众的纽带,主要是向广大群众传递有效信息的工具载体。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媒体的作用变得越发重要,既可以连续、透明地提供给人们丰富的信息内容,同时还能利用信息传播,规范性地引导社会主流文化。在红色资源应用到高校思政教育中时,通过红色资源正向引导高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用现代媒体平台大力宣传与弘扬红色资源的优秀文化,对净化当代大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健全其道德人格、提高个人综合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最后,划分层次与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层次,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基本要求与有效方法。目前,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设,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也促使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红色资源按照不同的侧重点应用到高校思政教育中。从教学内容上看,应把控好内容的整体性与连续性,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实际能力等特征,有针对性地排序红色资源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系统的科学合理性。从教学方法上看,应根据学生不同特征与学习能力,将时代性与广泛性相互整合,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力与有效性。

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与建设的希望,深度开发与积极应用红色资源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将红色资源有效渗透到高校思政教育中,有着多种多样的途径与方法。不断摸索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教學方法,使其真正成为强化与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丰富思政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实效性有着巨大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海泉,虞新胜.论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2—26.

[2]陈令军,李典赛.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现状研究[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6(3):83—85.

[3]付卓.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知识经济,2015(21):135.

[4]李军星,罗晓练.论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路径[J].科教导刊,2013(7):73—74.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vigorously promoting qualit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have also raised their emphasis on ideological quality education for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 social practical activity and requires a lot of resources as a support for educat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universities to innovate and promo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hile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our country, we should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 apply red resources to further expand the theoretical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clarify the direc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In this regar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aware of the active role played by red resource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mote the effectiveness of red resource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activities that comprehensively strengthen the appeal of red resource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xpand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red resource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integrate red resources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reflect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red resources.

Key words:red resources;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ctive role; application approaches

(责任编辑:陈树)

猜你喜欢

红色资源应用途径积极作用
革命纪念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自主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浅议快乐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