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研究
2018-10-20彭静
彭静
摘要:基于多元化背景,简要论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并对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的必要性以及主要原则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多元化背景下构建高校思政教育协同机制的具体路径,旨在促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创新协同发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多元化背景;思政教育;协同机制;主要原则;具体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7-0088-03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文化发展的多元化以及社会需求的多元化现象日益显著,因此基于多元化背景,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和效率成为社会发展的重点内容。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就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创新,通过思政教育工作的改革,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素养。
一、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
1思政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多元化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但我国现阶段高校对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首先在改革开放后,思想政治教育受多元化的价值观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度较大,并且高校教师在个人利益驱使下把更多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在教学科研之中,因此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其次,我国现阶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存在脱节现象,过分重视理论教学,对于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较少,因此理论脱离实践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从而引发学生对学习的逆反心理。最后,随着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与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不相符,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不高,无法适应多元化社会发展的需求。
2思政教育方式过于传统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的社会文化领域也出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大环境中,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已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重点内容。思政教育方式的首先体现在思政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中采取大班制的教学方式,并且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处于被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氛围不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思政理论知识,并且沉闷的氛围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及主观能动性,从而限制了思政教育的有效性提升。其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信息化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但大部分的高校思政教学中对于信息化教学只停留在使用多媒体技术阶段,忽略了一些在线学习平台等全新的学习方式。部分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只是将课本知识制作成PPT进行展示,并未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中的视频、音频及图片等多种教学素材,未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的优势。
3思政教育环境日益恶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恶化其中包括两个方面,即国内环境和国外环境。首先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的普及发展,使得互联网成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部分学生还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但由于我国的互联网技术起步较晚,因此对于网络的监督和管理还不全面,导致网络平台中的内容良莠不齐,甚至低俗的内容以及不正确的价值观可以随意传播,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这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挑战。其次,现阶段国家间的合作与竞争并存,并且国家间的竞争不再是经济实力和军备力量的竞争,其中还包括国家软实力。因此,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文化入侵的战略手段,对我国的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精神是一种冲击,并且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国际和国内的严峻形势,严重影响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1]。
二、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的必要性
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多端性
高校思政教育是由多种机制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教学活动,因此思政教育过程具有多端性。从学习者的学习环境看,思政教育置于社会、学校和课堂三个立体维度空间之中,并且三者之间都会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考虑到过程中的多端性,实行多主体、多方面的協同教育,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从学习者的心理接受程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在思想意识中对知识进行认知,在情感观念中进行升华,并通过社会活动转变为行为举止的过程。因此,基于高校思政教育过程的多端性,需要教育者协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多方面作用机制,从而通力合作促进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提升。
2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建构特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和学并非对等关系,即在教师的课堂教育结束后,学生未必会立刻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能力,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真正的社会道德修养,因此高校思政教育的建构过程具有有机特性。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遵循学习者的学习习惯,保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行自主选择。其次,思政教育过程中协同各方面资源进行教育是保证学习者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途径,同时有利于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发展机制,并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建构特性,有必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构建协同工作机制。
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协同性
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不能够实现道德修养与政治素养培养的最优效果,因此基于多元化的背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协同教育是有效解决思政教育问题的主要途径。高校思政教育过程具有协同性,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具有复杂性的系统,由多种教学要素组成。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对各个要素进行考虑,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会实践以及就业指导等多方面的协同合作,完成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并且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政治能力。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协同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构建协同工作机制。
三、多元化背景下构建高校思政教育协同机制的主要原则1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
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遇到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教育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其中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发展核心的时代精神为主导,保证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方向,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主流意识形态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和统领的作用,因此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主义文明建设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性,因此在多元化的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发展中,要坚定不移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思想指引,对高校学生的思政知识学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应具备专业的理论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富有创新精神,这样的教师群体才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协同机制建立的过程中,加强对教师能力及素质的培养是重中之重。首先,高校应大量吸收优秀毕业生加入思政教育师资队伍中,通过科学系统的思政教师培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知识储备、专业素养、教学能力等,从而完善高校思政师资队伍的建设。其次,需激发思政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可以通过培训以及福利待遇等提高教师的教学主动性,打造一支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储备以及良好的道德素质修养的思政教师队伍,通过教师的素质提升,促进思政协同教育的有效落实。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高校协同教育机制中,教学方式会产生创新变化,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能变化,要坚持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指引。首先在教学活动中以尊重、关心、理解和帮助为出发点,开展人性化的教学活动,并通过教学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高校思政教育要坚持生本理念,将大学生作为教学环节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将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根本利益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影响力和学生认可度。最后,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确立人性化的教学目标,即不能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应重视学生道德修养以及政治素养的培养和形成,通过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四、多元化背景下构建高校思政教育协同机制的具体路径1思想政治与心理健康协同教育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发展,是有效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途径,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发展[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的网络平台已经在学生的生活中广泛普及,因此大学生的学习与教学之间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但网络上的内容良莠不齐,一些低俗的或是不健康的内容会影响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从而出现心理健康问题。首先,思政教育和心理教育队伍应密切联系,协同合作。由于现阶段我国心理健康师资力量的缺失,思政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高校也应重视对思政教师及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知识技能培训,使教师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继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应进行有机结合。大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与其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重要联系,健康的心理状态是真正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前提条件。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在教学中的相互融合可以体现在历史或是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加入心理教育知识,通过思政教育与心理教学的相互协同,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2思政教师与高校导员协同配合
思想政治教师与高校学生辅导员都是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多元化背景下构建高校思政教育协同机制,需要思政教师和高校辅导员的通力合作[4]。首先,在工作领域中进行协同合作,对于思政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主要的工作內容,因此要传授专业的知识理论,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师应对学生的课后生活更加关心,利用网络交流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职业规划进行指导,并配合辅导员进行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学业规划。其次,辅导员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并重视学生思想政治的学习成效,严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出席率。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学生的事物管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思想变化,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思政教师与辅导员要进行工作职责的互补,从而实现思政教育工作的协同发展。因此,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辅导员应发挥自身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并与思政教师的专业度相结合,实现全方位、多层级以及全面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3思政教育管理队伍的协同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协同创新发展,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首先,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运用顶层设计理念为工作指引,构建好思政教育管理队伍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并通过对思政教育管理团队的成功案例的总结,帮助管理团队积累管理经验并树立完成目标的信心。其次,要创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协同合作的平台。通过合作平台的创建,实现思政教育管理队伍与高校科研单位的通力合作,从而形成优势互补并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并且各个高校之间应创建合作交流平台,进行思政经验交流以及教学资源共享,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发展。最后,要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新型战略同盟,其中以国家的发展战略为工作指引,将政府研究和社会研究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相结合,通过新型战略同盟的构建,实现政府、社会和高校等多方面的资源汇集,充分发挥集成优势。
结束语
随着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加大,并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不高,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以及现代化的社会需求。因此,高校应构建思政教育协同机制,促进思政教师和高校辅导员的通力合作,并加强思想政治与心理健康协同教育,从而实现全方位、多层级以及全面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基于多元化背景的高校思政教育各个主体之间进行协同合作,是培养大学生正确三观以及道德素养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孙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创新发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8):84—85.
[2]郭炜.基于多元化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思路[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9):99—100.
[3]张红霞,郝保权.文化多元化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1):89—92.
[4]张晓平.多元文化背景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5):29—31.
Abstract:Based on the diversified background, this article briefly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major principles of establishing collaborative mechanis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this, the concrete path of building collaborative mechanism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diversified background is proposed, aimed at promoting the innovative and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and cultivating highly qualified comprehensive tal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alist cause.
Key words:diversified backgrou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mechanism; main principles; specific path
(責任编辑:陈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