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应用与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

2018-10-20刘方蒋捷

健康大视野 2018年8期

刘方 蒋捷

【摘 要】深圳市福田区建设的区域医疗卫生数据交换平台,在2017年12月通过了深圳市医学信息中心及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的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实验室测试。本文介绍了福田区区域医疗卫生数据交换平台按照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要求的建设应用案例。通过本次测评,将平台对照测评要求进行标准化改造,进一步完善各类业务系统建设,促进了区域内对卫生信息平台的应用并提高了应用的水平,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8-280-01

Abstract Shenzhen futian district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health data exchange platform, in December 2017 by the shenzhen medical information center and the third party inspection agencies to carry out the standardization of medical health information connectivity maturity assessment laboratory tests.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utian district regional health data exchange platfor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andardization of interconnectivity maturity assessment requirem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pplication cases.The platform through the evaluation, control measure requires standardized transformation, further perfect all kinds of business system construction, promote the area of health information platform and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level,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1 基本情况

依据福田区2016年统计年鉴公报,常住人口数150.17万,户籍人口数95.35万(图1)。根据福田区卫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统计数据,已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人口数178.8821万(图2)。

區域医疗卫生数据交换平台(以下简称“区域平台”),依照2009年卫生部印发的《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标准》[1]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数据资源库;截止到目前,区域平台已接入了5家公立医院,77家社康中心及多个公卫机构的系统,健康档案数据库已超过170多万笔业务数据,建立了11多万份健康档案,结构化数据容量超过1TB。

2 平台互联互通建设

2.1 技术架构设计 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WS T448-2014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技术规范》等平台架构指导和要求[2],结合深圳市与福田区的相关要求和个性化发展特点,站在大卫生观的全局角度来进行总体逻辑架构设计(图3)。

区域平台在福田区现有卫生信息化的基础上,采用互联网+健康及大数据应用思维[3],建设全区统一的区域人口健康数据资源中心,制定统一的标准、整合医疗卫生资源:与区属医院实现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信息交互,区属社区、公共卫生、计生等机构直接向深圳市平台进行健康数据垂直报送,区平台则通过市平台调取社区、公共卫生、计生等机构的健康数据,全面实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医学影像等信息在各机构和个人之间进行全面共享与交换,实现向上与市平台相连,向下与医院、社康、公卫、计生等机构相连,实现市-区两级卫生计生数据的互联互通[4],同时与智慧福田“织网工程”对接,实现全区智慧医疗与智慧政务的有机结合。实现提高卫计业务人员日常工作效率,便利民众就医,落实信息便民惠民服务。

2.2 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福田区卫生专网及数据中心建设项目中主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是基于VIS虚拟化的数据双活容灾,采用了华为VIS6600T虚拟化存储解决方案,能将不同品牌、不同型号、不同架构的存储设备整合为统一的存储资源池,并可同时提供虚拟化整合、容灾、迁移等能力。

深圳市福田区的卫生专网(图4),通过裸光纤连接,建立了上联市卫计委、市人社局、国家深圳超算中心,横联福田区政务网,下联区卫计局下属各成员单位的专用网络。

区域平台网络建设通过裸光纤进行建设,具备了高性能、带宽充足、冗余及容错能力极高、苛刻环境中无单点故障及故障迅速恢复和安全标准高等特性。

区域平台建设涉及的网络设备包括:三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机、VPN网关、路由器、防火墙、IDS/IPS等,核心交换机、防火墙、NIPS、接入交换机等都支持标准的SNMP协议。通过各个网络设备的SNMP,形成集中管理监控平台实现可管理性。

2.3 网络及网络安全建设 在数据采集中,内、外网之间采用的隔离方式为防火墙(图5)。双向防火墙互联的线路采用了裸光纤网络的方式,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内部网与数据被采集方之间,设置数据交换区,在将数据收集后做初步处理的同时,形成隔离的效果,并保证了中心网络安全。在数据交换区与内部网之间采用了专用线路保证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在核心节点数据中心的核心交换机、防火墙、IPS、上网行为的配置中,均配置了双设备冗余。每台至少配置双电源,配合机房的双电线路。

核心交换机与防火墙、接入交换机采用交叉互联方式构成冗余组网结构(图6)。当主干任一台核心交换机发生故障时,备份交换机可完全替代主交换机进行工作。

通过交换机堆叠,可以实现网络高可靠性和网络大数据量转发,同时简化网络管理。

通过使用防STP、OSPF有效地建立了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安全访问路径。

在与医院的网络中,采用了裸光纤网络、VPN拨号的方式,来保证网络的安全性。

内部网络通过划分VLAN做逻辑隔离,对重要网段和其他网段采用访问控制来进行保护。

通过使用天融信、深信服下一代防火墙(NGAF)面向应用层设计,在开启安全功能的情况下还保持着强劲的应用层处理性能,从而避免非授权访问或恶意代码攻击。

2.4 信息安全建设 环境安全:

福田区卫生专网及数据中心机房建设,防磁、防尘、防水、防火、防雷、防静电及温控性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GB50174-2008)。

区域平台系统采用备用电源系统,应对于部分重要设备则采用滤波电源插座以保证纯净的电源(GB/T 2887-2011)。

应用安全:

应用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具有统一用户授权管理,支持多种授权方式。

区域平台支持对每个用户在平台系统里的操作进行记录,并区分出信息等级,用户可以通过等级进行审计。

区域平台系统多个功能采用软件容错措施,为用户输入不当或者关键数据项错漏提供系统检查和提示。

数据安全:

通过oracle备份策略对数据库进行备份,备份策略有全备份和增量备份;通过权限控制,设置每个用户可访问的系统、界面和功能;对用户无权限访问提供系统则警示;针对居民的关健基本信息进行匿名脱敏化处理。

管理安全:

机房安装了严密的门禁系统,实行授权进入许可管理。在机房管辖区内采用动环监控系统、建立了值班监控管理程序。

3 平台互联互通应用

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应用主要包括平台基础业务应用和平台增强业务应用[4](图7),基础业务应用主要是支撑平台应用服务、平台标准服务、平台交换服务平台标准服务、平台安全服务和平台管理服务等;增强业务应用总体上提供三大服务应用,分别为面向卫计服务人员的便利业务应用,面向卫计管理人员的提升管理应用和面向区域居民的改善民生应用。

在卫计机构与区政府管理部门间,卫计机构通过共享交换服务,将区域统一部署的机构OA系统中相关公文及文档等通过部署在区域数据中心的前置机与区政府OA实现业务对接与数据交互。

3.1 应用业务系统(生产系统)建设情况 通过区域平台的互联互通支持,实现了公共卫生服务系统、行业机构服务系统和公共卫生管理系统当中以下应用业务的统一提供。

3.2 支持并实现的业务应用[5] 通过平台实现了基本医疗服务支持应用、卫生综合管理服务支持应用、公共卫生服务支持应用和居民自助服务支持应用。其中通过应用大数据和BI技术应用到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运营分析、绩效评估和卫生监管。

4 互联互通应用效果

4.1 业务应用范围 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互联的辖区内卫生机构统计:

建立了卫生数据采集管理制度,通过数据质量控制系统,实现对各医疗机构报送的数据进行动态监管。通过数据质量控制系统,实现对各医疗机构报送的数据进行质量监控、考核评分,督促医疗机构不断进行数据上报改进、完善,提升数据质量。

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医疗服务应用、公共卫生服务应用、卫生综合管理服务应用等應用数据的共享、统计、分析的功能。

4.2 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 区域平台通过发布各种数据共享、交互接口,连通各应用系统,实现数据分发共享,实时交互。连通的系统包括社康系统、妇幼系统、计免系统、卫生统计系统、预约挂号系统等13个应用系统(图8)。

4.3 业务应用及利用效果 区域平台实现了福田区内各医疗机构间的患者基本信息、历次诊断和治疗信息、检验检查结果信息的共享和调阅(图9)。基于平台统一建设的人口健康信息浏览器组件,并将该组件嵌入式集成到各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应用界面中,按各医疗机构的实际需要,在授权与隐私保护的信息安全基础上将平台整合的资源信息推送和展现,供医护人员查阅和调用[6]。

5 体会与展望

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连接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机构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是不同系统间进行信息整合的基础和载体[7]。医疗卫生信息标准是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基石,平台与系统之间严格标准化数据集成及流程集成,避免信息需求冗余、冲突、随意的现象,消除信息孤岛,打通部门屏障,实现数据共享、流程通畅、业务协作。提升了医疗服务的有序性、便利性、经济性、可及性和公平性,促进了卫生资源的合理有序利用,为最终达到保障群众健康、降低群众医药费用等支出、提升群众家庭幸福感的目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8]。

医疗卫生信息化的目标不再是仅限于不同系统间的业务协同,而是要以标准化为中心,通过大数据手段提高数据的交互与利用。具体体现在:①通过数据分析与监控,保障和提升医疗卫生的质量与安全;②转变管理模式,量化医疗卫生管理,实现基于数据的精细化的运营分析、卫生监督和绩效管理;③重视数据的共享与利用,提升优质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以创新的增强业务服务向智慧医疗发展。

通过本次平台建设与测评工作,我区信息标准化水平和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而平台的建设、发展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并不是随着测评工作的结束而截止的,在数据标准化、信息安全、业务应用和基础建设和管理方面还将持续优化和改进,向着更高目标迈进。利用大数据技术为居民健康、专病管理提供智慧医疗支持将是今后的探索方向。

6 结语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是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工作,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不仅是当前信息化水平的监督和评价,更是对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促进和工作方向的指引。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不但能提供数据标准化和互联互通、为业务协同提供支持,基于健康档案的大数据应用更是平台建设的高层次应用方向。

参考文献

[1] 原卫生部. 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Z].2009: 41.

[2] 孟群,胡建平,汤学军,等.电子健康档案标准符合性测试研究[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3,10(1):31-43.

[3] 刘晓亮,王坤,马军.大数据时代的卫生信息化建设思考[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14,11(1): 43-46.

[4] 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信息标准专业委员会,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方案(试行) [Z].2014.

[5] 江涛,许烨,楼毅.基于省级卫生信息平台的分级诊疗信息系统设计[J].医学信息学杂志 , 2015,36(1):19-24.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Z].2014-06-20.

[7] 汤娟华,李志芳,马煜清. 国家卫生计生委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体会.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6,27(1) :129-131

[8] 许丹,雷永贵,钟卫军,等. 湖南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与应用. [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1672-5166(2016)05-05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