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思维方法在高校线上线下课堂学习中的有效运用

2018-10-20吴明珠南丽军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思维方法

吴明珠 南丽军

摘要:从线上、线下课堂学习所运用的思维方法入手,结合当前两种课堂模式的学习现状,提出在信息量飞速增长,计算机技术不断更新的当下,要提升学习质量和效率需要将线上与线下课堂的不同的思维方法有机结合,以求满足当代受教者在不同课堂获取有效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关键词:线上课堂;线下课堂;思维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7-0046-03

伴随着“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在我国大学中的推广,对使用者的思维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受到线上课堂的冲击,传统的线下课堂的学习也需要重新审视其思维方法的转换问题了。

本文将从思维方法在线上线下两个课堂中的运用入手,阐释两个不同学习环境下所需的思维方法的异同,并从中找到两种课堂所运用的思维方法的契合点,在两个课堂学习中将不同思维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加以运用,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质量。

一、思维方法的特征及其种类

思维方法是人们通过思维活动为了实现特定思维目的所凭借的途径、手段或办法,也就是思维过程中所运用的工具和手段。思维方法属于思维方式范畴,是思维方式的一个侧面,是思维方式具体而集中的体现。

思维方法是由诸层次、诸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按其作用范围的不同,可以把思维方法划分为三大层次:一般的思维方法、各门具体科学共同的思维方法和各门科学所特有的思维方法。

(一)现代思维方法的特征

1系统性

第一,现代思维方法本身构成了一个层次清楚、内容丰富的方法系统。从层次上看,现代思维方法有哲学思维方法、逻辑思维方法、一般科学思维方法、具体科学思维方法等;从基本种类上看,有抽象思维方法、形象思维方法、灵感思维方法等[1]。

第二,现代思维方法以高度辩证的系统思维方法为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系统思维方法把系统的观点用于分析和综合事物,是系统性原则的运用,它最根本的特点是:始终把思维对象当作多方面联系、多要素构成的动态整体来研究,进而对思维对象之间及其与内外环境之间的作用与联系进行全面把握及综合分析[1]。其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一是整体性原则;二是有序性原则;三是动态性原则;四是等级性原则;五是系统发育原则;六是模型和优化原则。

2创新性

创新性不但是自古以来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思维方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规律的本质需要。思维方法的创新主要体现为思维的求异性、多向性和综合性[1]。

3定量性

定量思维方法把数量分析作为思维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并强调数量分析是决策的依据。定量思维方法包含了一系列具体的操作方法。数学方法以其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结论的确定性,成为最主要和最根本的定量思维方法。此外,被广泛使用的方法还有计算机方法,它实质上也是一种数学方法(搜狗百科)。

(二)现代思维方法的种类

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式。现代科学兴起后,人们对于思维方法也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总的来说,现代思维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

一是根据思维的抽象性来看,主要分为直观形象思维法、具体形象思维法以及抽象逻辑思维法三种。二是根据思维的目的性来看,分为上升性思维法、求解性思维法以及决断性思维法三大类。三是根据思维的模式来看,分为再现思维法和创新思维法。四是根据思维的技巧来看,则分为归纳思维法、演绎思维法、综合思维法、转化思维法等。

二、思维方法在线上线下课堂的运用分析

思维方法的种类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对于大多数学习者来说,在线上课堂和线下课堂所运用的方法还是有所区别的,具体有以下表现。

(一)线上课堂学习常运用的思维方法

在线上课堂学习中所运用到的主要思维方法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有综合思维法、抽象思维法、溯源思维法以及创新思维法四种,在整个线上学习中学习者主要经历了判断提炼课程知识,对片段化知识进行总结和溯源,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创造创新这三大过程。

1综合思维法

综合思维法是指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侧面、属性、要素等联系起来,从总体上进行思考和分析,以求探索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方法。

在线上课堂的学习中,人们常常需要通过较为短小或精炼的课程来获取最为有效的知识。因此,在整个线上课堂的学习中,人们往往要用到综合法来对所学的线上课程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有限的几节课程中的零散的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分析,从而总结得出学习者本身所最为需要的知识或信息。

另外,线上课程的学习能否获得有效的知识,并且使得学习者有所得,最重要是看学习者究竟能够对线上课程理解多少,掌握多少。因此,在沒有实体施教者面对面授课的情况下,所有的学习所得大部分都将来源于学习者通过综合思维法所总结的知识点的本质与规律。也正因此,综合法是线上学习不可或缺的思维方法。

2抽象思维法

抽象思维法具体是指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复杂的事物表象进行“去伪存真”,将事物的共同且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从而形成概念和判断,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线上学习的过程当中,人们会获得有关同一事物,具体来说就是某一知识点的各种信息和各种思想。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要是想获取真正有效的信息就必须进行提炼、总结,将该知识点的本质内容提炼出来。这时,人们大多数情况下要用到抽象法,将线上课堂所学内容运用于实践,从而抽取出本质和规律性的知识。

另外,在线上学习中,人们将面临众多的信息,这也就使得人们必须对所获取的知识进行判断,提炼、抽取出真知灼见,从而真正学到知识,提升自我。

3溯源思维法

溯源思维法是创新思维法的基础,往往会成为新的发明创造的动力,同时,溯源法更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关键所在。在线上学习中,由于信息量过大、时间零碎等原因常常造成学习者不求甚解,所学不全面等问题,而这恰恰是线上学习最大的弊端所在。所以,一个优秀的学习者就必须用到溯源法来进行线上课堂的学习。

对于任何知识来说,都会有其源头可以追溯,也正是因为这种源头我们才能够确切地看到这一知识的本质所在、规律所在,这也就使得溯源法成为了线上学习中必不可少的思维方法。

4创新思维法

创新思维法与之前提到的思维方法有所不同,它是建立在以上思维方法对事物的深刻剖析和认识基础上的一种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法是在认识到事物本质和规律后以一种全新、独特、新颖的方式思考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它往往是跳脱常规,甚至是反常规的方法,也正因为如此,创新思维法往往能够产生出新颖且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在线上学习中,人们的主要目的往往不仅仅是学习到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学提出超越所学知识的见解与理念。因此,在线上课堂的学习中人们往往要用到创新法,从而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习目的。

(二)线下课堂学习常运用的思维方法

线下学习有别于线上学习,所运用的主要思维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于接受传统线下教育的学习者来说,线下课堂主要运用的思维法有分析思维法、概括思维法、递推思维法和演绎思维法。

1分析思维法

分析思维法是线下学习中最常用到的思维方法之一,它主要是对事物的各个侧面、属性、要素等分别加以研究,从而全面认识事物。

线下课堂的教学方式往往是系统化的课程,在这种系统化的课程中,每一节课程的内容往往会被设计成关于某一完整知识体系的分解内容,这就使得人们在进行线下课堂的学习时所学的每一节课都是对一个完整事物的部分属性或要素的认识和理解,即每一堂课的学习是对事物或知识的部分属性的认识和深入。因此,人们在每一节课中所使用的思维方法必然会是分析法。

2概括思维法

概括思维法是一种把一些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进行分析,抽取出相同的本质属性,并且将这一本质属性推广到同样具有这些属性的所有事物上,从而形成对于这一事物的普遍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前面提到,在线下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采用分析法来认识事物,学习知识。但是,分析法仅仅只是认识事物的整体的必要过程,要想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就需要进行概括、归纳和总结。在线下,人们往往能够系统、全面地学习某一知识,也正因此,人们对于该知识的本质的探寻可以直接通过概括法:在系统学习后将分析成果概括成体系,得出知识的本质与规律。

另外,线下课堂的教学中,知识点不可能面面俱到,学习者要全面掌握知识就必须做到举一反三,在举一反三的过程中,人们就用到了概括思维法来进行学习。

3递推思维法

递推思维法是一种根据某一特定关系依次递进,最终得到结论的思维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这一思维方法是非常普遍的,例如:“失了一颗铁钉,丢了一只马蹄铁;丢了一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损失一位将军;损失一位将军,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就是典型的递推法。

在线下课堂中,施教者的授课设计往往是环环相扣的,从而一步一步引导受教者走向教学设计的最终结果,达到教学目的。对于接受传统线下课堂教育的受教者来说,他们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也正因此,在完整的线下课堂的学习中,受教者的思维方式方法紧跟施教者的授课内容,所采取的贯穿始终的思维方法自然而然便是这种步步推导的递推思维法。

4演绎思维法

与线上课堂所使用的归纳法不同,演绎思维法是一种由一般推导出个别的思维方法,即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法。

在线下学习的过程中,所学者要想真正地掌握知识,就必须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实践往往并不会用到所学者的全部知识,大部分情况下用到的是已经细化、具体的知识,甚至是技巧。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所学者要将自身所学得的一般性知识通过演绎法转化为适用于具体、特殊情况的有效操作方法,从而完成实践目标,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线上线下课堂学习中思维方法的有机契合

线上课堂和线下课堂是学习者不可以割裂的学习路径,两种课堂学习的思维方法既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只有将两个课堂有效耦合起来,将两种课堂的不同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巧妙连接、互用互换、互补互动,才会取得1+1>2的超强学习效果。

(一)演绎与归纳思维法的相互补充

演绎与归纳是两种互为辩证关系的思维方法,演绎法是由一般推导出特殊的方法,而归纳法则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在线上课堂的学习中人们往往要利用归纳法将事物各个部分、要素等综合在一起,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在线下课堂中,人们则是要通过演绎法把所学知识活学活用于实践中,提升个人的实践能力。

在这两种课堂的学习中,演绎和归纳思维法的辩证关系正是二者的契合之处。一方面,演繹法所运用的一般性知识来自于已经被总结出来的“经验”,这种“经验”往往是需要通过归纳法才能够得到;另一方面,归纳法所得到的结果一开始未必是全面的,也正因此,归纳法要得以完善就必须通过演绎法来研究补充。

另外,在线上、线下两种课堂的学习中,演绎和归纳这两种思维法都存在,只是二者所占的比重和所凸显的价值不同。在线上课堂的学习中,人们往往更加重视对零碎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而在线下课堂中,人们则侧重于将所学知识有效应用,具体、细化知识。但是,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二者互为补充,才能够使人们成体系地学习和运用知识。

(二)分析与综合思维法的有效契合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分析与综合思维法也同样构成了一对关系,即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认识论中,分析与综合是互相渗透和转化的,在分析基础上综合,在综合指导下分析。分析与综合,循环往复,推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一切论断都是分析与综合的结果[2]。

在线上和线下两种课堂的学习中,分析与综合思维法的这种整体与部分关系也有所体现。

一方面,线下课堂的学习中每一个环节、每一节课程的设置都是对知识的有效分析,这为综合分析线上零散课程知识提供了良好的思维过程;另一方面,由于人们通过线上课程已经综合分析掌握了整体性知识,这使得人们在线下进行具体分析时有宏观性知识进行指导,不至于在分析时脱离实质,支离破碎。

此外,在线上、线下两种课堂的学习中,由于受到了分析与综合思维法的影响,人们才能够通过将破碎的知识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把成体系的知识在综合把握的前提下有效分解成若干实用的概念、技巧从而得以利用。人们的认识和学习能力也是在这种循环中不断得到提升。

(三)比较思维法的双重功用

比较思维法是一种将两种以上的事物放在一起对其特征、属性、表象等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结论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虽然在线上和线下两种课堂的学习中均不占据主导性地位,但它却是两种课堂契合的关键点。

首先,人们在当前的学习环境下,会对所学习知识的方式进行判断,从而得出对两种学习模式的优缺点的认识,在通过比较法的分析后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最简单直接的行动便是有哪些知识通过线上课堂获取,有哪些知识可以通过线下课堂掌握。

其次,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课堂的学习,受教育者都具备通过比较法选择学习重点的能力和可能。比如,一个受教者可以通过比较法比较出相对于他自身而言是学习数学重要,还是学习英语更为重要,从而将学习重心进行调整。

最后,比较思维法是用来促进线上和线下两种课堂发展的重要动力所在。正是因为人们通过比较法才能判断及选择线上和线下课堂的课程以及接受教育的方式,这使得一方面线上课堂为吸引更多受众而不断更新课程,提升课程质量;另一方面线下课堂为提升受教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不断丰富课程的形式、内容,使得线下课堂更加具有活力,授课方式方法也更加多样、有趣。另外,比较思维法在促进二者的不断进步、发展的同时,人们通过比较法使自身对于课程模式的选择也逐渐走向有机结合,线上、线下两种课堂开始结合成互为补充、互为竞争的有机体。

总之,在高校的教育教学受信息化和社会化的影响和要求下,线上课堂和线下课堂只有有机结合才能够有效助推受教育者的学习成长,而人们在学习中也只有将多种思维方法灵活和巧妙地运用,才能够使线上、线下两种课堂有效衔接、相互促進、完美结合,方能完成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多重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维真.试论思维方法的实践性[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2(3):26—29.

[2]刘海兰.重视物理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大学物理教学设计之二[J].物理与工程,2009,19(6):17—19+26.

(责任编辑:侯秀梅)

猜你喜欢

思维方法
新闻记者的思维方法分析及阐述
培养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回顾反思”策略探析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探究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用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有效提出与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