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快声乐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探究
2018-10-20李炜
李炜
摘要: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发展与基础音乐教育的全面实施,对声乐专业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新时期背景下,教师作为声乐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才能够有效地对学生实施声乐教学,夯实学生的声乐理论知识与技能,从而使学生能够成为合格的声乐教师。因此,着重分析声乐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并提出了新时期声乐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以期使声乐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关键词:新时期;声乐专业教师;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7-0034-03
引言
声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教师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运用科学的发声来塑造自身的声音,通过学生声音的表现与传递塑造声乐作品美的形象,赋予声乐作品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能够深入培养学生的声乐综合能力与全方位的素养,从而使学生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新时期,教师仅仅为学生讲解相关的声乐理论知识与技能,已经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教学需求,同样也不能够满足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声乐教师应该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以高素质教育标准来要求学生,应从学生的心理、道德、身体、行为、技能、知识、修养等方面进行约束、提升,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1]。因此,声乐教师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激发自我学习、自我追求、自我发展的思想意识,为自身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使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声乐教师的教学能力。
一、声乐教师的专业能力
1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审美能力能够反映声乐教师自身的情趣素养、个性品质、人生观、价值观。声乐教师较高的音乐审美能力,能够感染到声乐演唱。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有先天条件的,也有来自于后天训练的。因此,声乐教师要想具有较高的音乐审美能力,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与教学中不断地积累听觉经验,应该多听一些不同种类的音乐,特别是应该多听学生团体的演唱,逐渐地扩大自身的音乐视野,从而提升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除此之外,声乐教师还应该在艺术实践中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应该多参加艺术实践活动,艺术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演唱能力,还能够不断地积累舞台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2]。
2唱歌实践能力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具备高水平的唱歌能力,对自己的嗓音控制自如,能够为学生示范正确的声音,使学生对教师的唱歌水平信服。声乐教师要想具备较高的唱歌水准与合理地控制自己的嗓音,首先就应该具备丰富的舞台经验,教师能够通过丰富的舞台经验,调整自身的心理素质,使自己能够在舞台上合理地掌控自己的嗓音,使自己能够更好地在舞台中展示唱歌,从而提高自身的唱歌实践能力。再者,声乐教师具有丰富的舞台唱歌经验,能够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合理地调整自身对舞台的胆怯心理,教授学生如何在舞臺中临场发挥,如何运用自己的外形、身体、内心来演唱,从而能够提高学生唱歌的实践能力。
3钢琴伴奏能力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具备高水平钢琴使用能力,通过钢琴伴奏来带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能够跟随钢琴伴奏的节律调整声乐教学,从而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乐感。钢琴伴奏能够烘托歌曲的氛围,感染到学生的乐感,帮助学生丰富歌声、处理声乐作品、理解音乐、完善音乐等,从而能够深化歌曲所表达的内涵。钢琴伴奏能够从歌曲的声、意境、色彩方面进行渲染,从歌曲的音准、风格、节奏方面来要求学生自我调节,从而确保声乐的完整性。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地学习钢琴理论知识与技能,使自己具备较高的钢琴伴奏能力,在声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地运用钢琴伴奏来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够通过钢琴伴奏调节自身的乐感,深入地理解歌曲所要传达的意境,使自己与歌曲相融合,从而形成完整的声乐作品。与清唱相比较,钢琴伴奏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带动学生演唱的情绪,使学生能够通过钢琴演奏调整自身的乐感,能够更好地与歌曲相融合,从而能够强化声乐教学的整体性与协调性。
4声乐理论知识
声乐理论知识是提高学生声乐技能的理论依据,是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发声的重要方法。只有教师具有扎实的声乐素养,才能够清晰明确声乐发展的脉络,掌握歌唱的要领,能够在教学中科学地指引学生进行发声,使学生能够声情并茂地发声,从而使学生能够为声乐演唱打下坚实的基础。声乐理论知识学生除了能够学到科学的发声,还能够学到各种唱法的特性与运用方式、声乐发展史、声乐艺术表达情感、声乐流派演进、歌曲吐字归韵等知识内容。因此,声乐教师只有掌握全面的声乐理论知识,才能够明确自身声音概念、嗓音等的构建,使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与掌握声乐知识与基本概念。
二、声乐教师的教学能力
1教学设计能力
声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教师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运用科学的发声来塑造自身的声音,通过学生声音的表现与传递塑造声乐作品美的形象,赋予声乐作品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能够深入培养学生的声乐综合能力与全方位的素养,从而使学生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在声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既应该注重教授学生声乐理论知识与技能,又应该运用知识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围绕这一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设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3]。其一,教学内容设计能力,声乐教师合理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提升学生的声乐技能与素质的基础,同样也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教学内容设计是指教师组织与选用声乐教学内容的能力,包括练声曲、演唱曲目以及其他辅助性教学练习,还应该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与标准来明确声乐教学的起点与终点,规划声乐教学的短期教学目标与终极教学目标,从而进行有序、合理的规划声乐教学内容。声乐教学曲目的选择应该具有先进性、有序性、艺术性等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学习风格、知识修养的特性,从而使声乐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其二,传输能力,声乐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将声乐理论知识与技能内化,并将知识有效地教授给学生,声乐教师知识的传输能力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纽带。有关数据显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并非只靠语言,人类的行为语言与体态语言占据沟通中的重要地位。声乐教学不仅是训练学生进行科学的发声,还应该教授学生运用眼神、目光、表情、情绪、姿态、手势等肢体语言来传达自身的言语,肢体语言传达出的言语要比用口传递的更加直接。因此,在声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传输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在声乐表演中有效地运用肢体言语来传递自身的情感。
2心理调控能力
唱歌技能的艺术表现与形成都是人类心理活动的结果,同样是人类复杂的心理活动之一。教师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调控能力是在有效地掌控自我内心活动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差异性,有效地指引与调控学生唱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唱歌能力。心理调控能力建立在声乐教育与唱歌心理学的基础上,声乐心理学是掌握教学活动中学与教两方面的心理规律与原理,唱歌心理学是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的心理活动现象。声乐教师只有掌握声乐心理学与唱歌心理学才能够在不同教学环境与演唱环境中,以最好的心理状态演绎出最佳的声乐作品,以及培养学生掌握这两种心理学,使学生能够克服声乐表演过程中的胆怯心理,从而使学生能够合理地调控自身的心理状态,积极地去面对声乐教学与声乐表演。教师的心理调控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对学生在唱歌行为中的情感、心态、情绪,教师应该具有及时、有效的心理调控能力;其二,对学生在唱歌过程中形成的目标想象、动作意向、动作连锁,教师应该具有心理调控能力;其三,对于学生在唱歌过程中,形成的负面的行为与影响到其他同学的行为,教师应该具有自我调控能力。因此,只有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调控能力,才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声乐知识,同样也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心理调控能力,从而演唱出最佳的声乐作品。
三、新时期声乐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
1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教师是一个终身教育与学习的过程,不仅是指小学、中学、高中、大学阶段的教育,还包含家庭教育、成人教育、社会教育等。故而,新时期下,教师应该在终身教育过程中不断用学习来充实自己,才能够有效地提升自己。教师的最终教育目的是改善与维持学生的生活质量,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能够适应时代的不断发展与变化。能够使声乐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师不断地用学生来提升自己。声乐教师的发展与自我学习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其贯穿了教师整个职业生涯。声乐教师自我发展与学习能力并不是天生的,是靠后天教师不断的努力,才能够形成自主学习与发展,从而才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声乐教师具备较强的发展与学习动力,意味着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发展与学习意识,其核心是教师必须能够成为真正自我学习与发展的主人,从而使教师形成自我发展的思想理念。只有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追求,才能够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才能够使声乐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因此,新时期下,要想提高声乐教师的教学能力,就应该激发教师的自我学习、自我追求、自我发展的思想意识,为其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使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声乐教师的教学能力。
2加强專业知识的学习
新时期下,要想提高声乐教师的教学能力,首先应该加强声乐教师专业知识的学习,使教师具备高水准的声乐专业知识水平,具体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学习与提升。其一,声乐教师应该学习全部的声乐知识内容,包含声乐教师所教授的学科知识的原理、概念以及相关声乐学科知识内容;其二,声乐教师应该学习声乐学科教育法知识内容,就是如何将声乐基础知识运用一定的教学模式中,从而形成学生乐于接受的声乐知识内容;其三,声乐教师应该学习与学生相关的知识内容,就是学生在这一年龄段应该具备的知识内容,使教师在教授学生声乐知识时还能够教授学生其他方面的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发展。例如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其四,声乐教师应该学习声乐课程知识内容,包含相关的声乐课程设计方面、组织方面、编制方面的基本知识内容;其五,声乐教师应该学习相关教学机智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因声乐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模式、教学地点、教学内容,采取的多样化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的结果,这种多样化的教学中蕴含着教师的个人经验与教学机智,也蕴含着教师的才能。这是书本知识中找不到的内容,只有教师在不断的学习与总结过程中,才能够形成教学机智。因此,新时期下,声乐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声乐专业知识内容,不断地进行钻研声乐教学知识,才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使教师能够科学地为学生进行授课,从而提高声乐课堂教学质量。
3重视声乐理论教学模式
新时期下,声乐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责任,也肩负着为各大中小学提供合格声乐教师的责任。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实施,“合格”已经不只是具有高水平的声乐理论知识与技能,而是应该具备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敬业精神与综合素质。在声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仅仅为学生讲解相关的声乐理论知识与技能,已经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教学需求,同样也不能够满足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声乐教师应该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以高素质教育标准来要求学生,应从学生的心理、道德、身体、行为、技能、知识、修养等方面进行约束、提升,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4]。学生声乐素质的培养,应该将声乐知识与舞蹈、创作、表演、器乐、表演、歌曲等相结合,以及将声乐知识与文学、唱歌心理学、声乐美学、地理、历史等学科知识相结合,以全面的知识体系,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从而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地发展。因此,新时期下,教师应该丰富自身专业知识提高职业素养,教师应该多学习一些声乐知识以外的知识内容与技能,将声乐课堂教学模式变得多元化,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改变以往在声乐教学中只教授学生声乐理论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理念,在声乐教学中应该以育人的教学理念来为学生授课,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声乐知识中健全自身的人格,从而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地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背景下,对声乐专业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教师作为声乐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才能够有效地对学生实施声乐教学,夯实学生的声乐理论知识与技能,从而使学生能够成为合格的声乐教师。因此,声乐教师要想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就应该确立自身的教学模式,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重视声乐理论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声乐教师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代有俊.浅析高职院校声乐教师教学能力[J].戏剧之家,2015(23):197—198.
[2]卢丽萍.声乐教师的综合能力在实践教学中的意义及培养[J].大众文艺,2012(21):244—245.
[3]张雯雯.论新形势下声乐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J].黄山学院学报,2008,10(5):176—178.
[4]吴静.探求声乐艺术的教学规律驶向声乐艺术的理想彼岸[J].音乐探索,2007(S1):139—140+148.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basic music education, new teaching requirements for vocal music teachers are put forward.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as the organizer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 vocal music teacher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teaching ability, which can help them effectively implement music teaching, and improve students vocal music theory knowledge and skills so that students can become qualified music teachers. Therefor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teaching ability of vocal music teachers, and puts forward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vocal music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in the new era so as to raise the teaching level of vocal music teachers.
Key words:new period; vocal music professional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責任编辑:朱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