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

2018-10-20王聪

健康大视野 2018年8期
关键词:抑郁症不良反应

王聪

【摘 要】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抑郁症治疗患者96例,运用单双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8)。对照组采取盐酸氟西汀治疗,观察组采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77.0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20.8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抑郁症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不适症状和患者心理状态,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舒肝解郁胶囊;抑郁症;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3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8-253-01

0 引言

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精神类疾病,发病原因复杂,患者呈思维迟缓、心境低落、兴趣下降、精神运动迟滞等表现[1]。传统抑郁症药物治疗效果一般,常伴发严重副作用,影响治疗依从性,加重临床不适程度。舒肝解郁胶囊作为新型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临床治疗效果好,安全性较高,受到较多医师和患者青睐。本次实验通过采用舒肝解郁胶囊,并探究其对抑郁症治疗的效果,为后续治疗提供理论支持,现将本次实验过程总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抑郁症治疗患者96例。采用单双号法随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8例患者男性28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41.33±10.28)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平均(17.33±0.58)分;汉密尔焦虑量表(HAMA)平均(14.30±0.41)分。对照组48例患者观察组48例患者男性33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1.48±10.92)岁;HAMD平均(17.58±0.19)分;HAMA平均(14.77±0.36)分。两组临床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盐酸氟西汀(上海上药中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114)治疗,20~40g/d。观察组采用舒肝解郁胶囊(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80580)治疗,1.44~2.16g/d。两组治疗均持续6周,研究期间禁止服用其他抗抑郁、抗精神病药物或加入其他治疗。

1.3 观察指标 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疗效判定 显效:HAMD评分减少≥50%,临床症状消失;有效:HAMD评分减少30%~50%,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无效:HAMD评分减少≤30,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有效率=1-无效率。对比两组患者发生失眠、乏力、恶心、心慌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95.8%;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11例,治疗有效率83.3%。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发生失眠1例、乏力1例、恶心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照组发生乏力3例、恶心3例、失眠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8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差异显著(X2=4.360,P=0.037<0.05)。

3 讨论

抑郁症主要是心理持续低落、压抑,临床表现主要是思维迟缓、语言行为减少、情绪低落,伴发头晕、头痛,严重时患者可能产生自杀倾向[4]。现阶段认为抑郁症是血清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水平较低造成。抗抑郁药物主要通过增加神经递质浓度次从而改善临床正黄,增强血清素浓度,实现治疗抑郁症的目的。舒肝解郁胶囊是纯中药复方制剂,主要有贯叶金丝桃和刺五组成,贯叶金丝桃能松弛中枢神经系统,可有效改善患者情绪激动、抑制烦躁不安、对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再摄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除此之外,贯叶金丝桃可有效降低肾上腺素受体密度,是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恢复正常指标水平,从根本上治疗抑郁。刺五在抗疲劳、镇静、促进细胞和体液免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刺五能抑制血清素的合成以及色氨酸羟化酶表达,发挥抗疲劳、抗氧化应激损伤作用。刺五联合贯叶金丝桃可通过影响神经肽内分泌调节、突触生长重塑、神经保护等,通过分子层面影响抑郁症致病因素,实现抗抑郁效果。就安全性来说,舒肝解郁胶囊服用后可引发患者乏力、恶心、心慌、失眠等不良反应,但因其症状较轻,临床加以干预治疗后即可消失,且对治疗结果无影响,说明舒肝解郁胶囊使用安全性较高。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75% 、6.2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08%、20.83%,观察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抑郁症患者治疗采用舒肝解郁胶囊效果显著,患者心理状态明显改善,缓解抑郁症带来不适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远岭, 刘家洪, 范银莹,等.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伴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的对照研究[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4,24(2):117-117.

[2] 黄玲, 陈路佳, 劉立立,等.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 中国药房, 2013,24(32):3043-3046.

[3] 周云飞, 刘铁榜. 舒肝解郁胶囊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刊, 2017, 19(3):285-286.

[4] 王树锋.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伴躯体化症状抑郁症的临床分析[J]. 陕西中医, 2015,36(3):294-295.

猜你喜欢

抑郁症不良反应
三种抗抑郁症药物治疗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对比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