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临床探讨

2018-10-20莫小红

健康大视野 2018年8期
关键词:阴道口会阴盆底

莫小红

【摘 要】目的:探究康复治疗应用于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盆底肌锻炼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静息压、盆底收缩压、阴道口宽度和会阴体长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力静息压、收缩压以及会阴体长度皆大于对照组,阴道口宽度则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

【中图分类号】R78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8-248-01

前言

盆底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产后功能性疾病,主要指盆底支持结构出现损伤、缺陷或功能障碍等疾病,临床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以及性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2]。本文以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康复治疗应用于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年龄为23~32岁,平均年龄为(26.82±4.14)岁;孕周为37~41周,平均孕周为(38.52±1.46)周。。观察组年龄为24~33岁,平均年龄为(27.21±3.95)岁;孕周为38~41周,平均孕周为(38.85±1.48)周。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为初产妇且满月经阴道分娩,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等基本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盆底肌锻炼操,患者取平卧位,有意识的自主性收缩耻骨-尾骨肌群;双腿并拢,反复做收集盆底肌肉以及收缩肛门等运动,20mm/次,3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将PHENIX盆地肌肉刺激治疗仪的机电探头置入阴道中,根据患者盆底恢复情况,将治疗仪的刺激频率、脉宽做适当调整,以放生物理疗法开展盆地肌肉康复训练,促进盆底阴道、尿道、肛周肌肉进行被动收缩,30min/次,2次/周,15次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盆底肌力静息压、盆底收缩压、阴道口宽度以及会阴体长度。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x2检验计数资料[n(%)];t检验计量资料(x±s)。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盆底肌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力静息压和盆底肌力收缩压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力静息压和收缩压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会阴体和阴道口指标 两组会阴体长度和阴道口宽度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会阴体长度大于对照组,阴道口宽度则小于对照組,差异皆具显著性(P<0.05),见表2。

3 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是由妊娠、分娩引起的一种盆地功能疾病,近年来,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病率持续增加,人们对产后盆底功能康复逐渐重视起来[3~4]。临床上,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有多种方法,主要以训练操和仿生物理疗法为主,均具有一定的疗效,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防治中。由于患者对盆底肌训练操依从性较低,很难严格遵医嘱进行训练,因此,采用盆底肌肉刺激治疗仪以仿生物理疗法的形式进行盆底功能康复训练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在本研究中,在盆底肌锻炼操基础上,通过盆底肌肉刺激治疗仪对患者的盆地神经肌肉进行适量的康复刺激,引起患者盆底肌肉进行神经反射性收缩,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盆底肌肉张力。因此,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会阴体长度、盆底肌力静息压和收缩压显著大于对照组,其阴道口宽度则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康复训练在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力,延长会阴体,缩短阴道口宽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尹玲,曾碧涛,朱咏梅.不同盆底康复治疗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疗效评估[J].中国性科学,2015,24(11):106-108.

[2] 李玲玉.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6):737-738.

[3] 江江,彭娟,董旭东.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高危因素及康复治疗效果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9):1835-1837.

[4] 张荣玲,王秋菊,赵桂凤,等.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相关研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5,17(6):469-472.

[5] 孙岚,文勇,张源,等.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诊断及康复治疗效果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31(1):121-126.

猜你喜欢

阴道口会阴盆底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按摩热敷会阴对减轻产妇会阴损伤程度的影响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女性围绝经期健康大讲堂(之三十三)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
改良式会阴麻醉在正常分娩的临床应用
采用游离处女膜瓣重建处女膜基底环修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