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性干预措施在流行传染病中的预防效果评价

2018-10-20乜琼

健康大视野 2018年8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

乜琼

【摘 要】目的:探究在流行传染疾病控制工作中实施预防性干预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共和县随机抽取健康体检结果无异常的20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表法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包括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行预防性干预,对两组健康者流行传染病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健康者流行传染病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行传染病控制工作中实施预防性干预有利于降低疾病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预防性干预;流行传染病;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81.6+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8-247-01

流行传染病指的是通过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感染引发的传染性疾病,具有流行性及传染性的特点,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正常人际交往和社会行为,增加医疗成本[1]。因此该疾病的有效控制对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择取100例健康者参与预防性干预措施对流行传染病的预防效果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共和县随机抽取健康体检结果无异常的20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表法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包括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中包括男66例,女34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39.5±3.4)岁;观察组中包括男69例,女31例,年齡19~65岁,平均年龄(40.1±3.3)岁,两组健康者一般资料数据经统计学比较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包括在社区内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在疾控中心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等。

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行预防性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①加强对群众参与度的重视,流行传染病发病率相对较高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是因为群众对疾病的认知度不足,因此需要疾控中心联合相关部门建立对应平台,加强流行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力度,提升群众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并且让更多群众主动参与进来。部分地区在开展传染病疫苗接种时,由于群众认知度低,导致支持率也不高,使得疫苗接种质量及效果较差,若更多的群众能够主动参与到疫苗接种工作中,可有效提升流行传染病预防效果。②增加传染源及传播途径防控力度,传染病需要通过一定途径进行传播,因此针对感染者需要及时采取隔离处理,且需要根据病种差异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以保证感染者和他人的安全及健康。针对疑似病例需要积极诊断和治疗,制定合理的治疗和处理方案[2];针对携带病原体的病例需要进行相关记录,实行管理措施,做好保密工作,减少他人有色眼镜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同时在开展医疗工作时,需要针对可能存在传染风险的环节进行有效预防控制,降低疾病传染率。③完全流行传染病防控相关制度,由于传染病需要通过一定途径进行传播,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因此需要相关政策和制度进行支撑,以促进流行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减少群众对此的排斥情况。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健康者流行传染病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过程中择取17.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SPSS对研究中涉及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比,计数资料的表达拟定为n(%)方式,统计学检验设定为X2,若检验结果的显示P<0.05,判定本次实验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对照组发生结核病3例(3.00%),乙肝3例(3.00%),流感5例(5.00%),丙肝3例(3.00%),总发生14例(14.00%);观察组发生结核病1例(1.00%),乙肝1例(1.00%),流感3例(3.00%),总发生5例(5.00%),观察组流行传染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107,P<0.05)。

3 讨论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之间的交往明显增加,导致传染病传播速度有所提升,继而导致我国流行传染病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3]。疾病本身就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损伤,传染病因具有流行性和传染性特点具有群体爆发疾病的风险,进而扩大疾病的影响范围,易因此影响社会秩序。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医疗水平提升的过程中伴随着抗菌药滥用现象,导致病原体变异情况增加,使得流行传染病发生率进一步升高[4]。因此加强传染病防控对患者则健康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以往的研究及调查发现,部分医疗机构针对发现的流行传染病会进行危害评估,若评估结果显示疾病对患者及社会的威胁较小则不会采取更多的措施对病情进行控制,导致其他个体感染率持续上升[5]。若不采取防控措施可能会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流行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本次研究中择取健康体检结果无异常的200例健康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及预防干预对流行传染病预防效果对照研究,观察组通过提高群众对疾病认知度和残余疾病防控工作积极度、在传染源及传染途径方面加强防控力度,同时完善疾病防控相关制度等多种方式进行流行传染病预防性干预,结果观察组流行传染病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该种预防性干预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发病率,推动防控工作的积极开展。

综上,在流行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实施预防性干预效果显著,因此可在各地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翠,张宗显.探讨急性传染病的流行态势及防治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4):27-28.

[2] 鲍绍林.流行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途径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5):399-400.

[3] 叶彩霞,杨婉娟,梁嫚卡,等.行为干预在艾滋病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6):3053-3054.

[4] 王妙.居民重点传染病防治知信行现状及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8):960-962.

[5] 张霞.健康教育干预在高职院校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探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3):355-355.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