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中“文语”系统和“口语”系统的分离与转换
2018-10-20胡梅
胡梅
【摘 要】 本文在梳理“文语”系统和“口语”系统多重含义的基础上,以R学校教学实录《社戏》为例,从书面语与口语、共同语与方言两个角度分析了语文课堂中文语系统和口语系统的分离与转换问题,以期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 语文课堂;文语”;“口语”;系统分离;转换
一直以来,语文教育受到了很多“指责”,所以变革语文教育的运动也一直在进行,但不论怎么发展,语文教育终究是一门关于语言的艺术。而语言绝不仅仅是一个文化概念,其自身的发展进程早已与政治、经济、社会等范畴紧密联系,所以当我们反过来从“小的”语文课堂中窥探“大的”语言艺术时,必然会产生出我们不曾注意到的“化学反应”,这又终究会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发展。
一、概念界定
“文语”与“口语”两个概念最初由李书磊在其著作《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以下简称《村落中的“国家”》)中提出来的:“文语以书面词汇(事物的学名)等、正规词汇、来自主流意识形态的正面词汇以及完整的句式为特征,而口语则以方言词汇、家常词汇以及自然的语调为标志”。[1]作者在参与到具体教学实践中之后,这样引出了“文语”与“口语”:“认真地分辨起来,可以发现学生们中间存在着两种语言状态——文语状态和口语状态。”[2]在这儿,作者认为文语代表一个体制化的世界,代表了国家意志和法定文化,而口语则是民间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反映。王漫学者提出,“李书磊的‘文语/‘口语,并不纯粹是语言学含义,从其论述来看,有较多的社会学色彩,也就是‘话语”。[3]在《村落中的“国家”》中,作者强调的是文语与口语这两套语言系统所代表的两个世界的分立,并且作者认为这也是乡村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虽然作者没有表现出很明确的价值立场,即孰优孰劣的问题,甚至采取了中庸的态度:“学生必须同时掌握两套语言系统——实际上也是两种人生方式,才能应对这个世界,因为这两套语言系统及其代表的两种人生方式都是真实存在的,只有通过文语系统才能见容于体制和主流,才能进入现代和潮流,而只有通过口语系统才能抓住并依凭世界与人生不变的真实与真谛,才能脚踏实地获得真正的力量与智慧。”[4]笔者在此讨论的文语系统与口语系统的关系并不是建立在“教育与被教育、合法与被合法、改造和被改造”的价值立场之上,而是从纯粹的语言学的含义出发,来探讨在语文课堂上两种系统隐性的存在方式与交流方式。
基于此,本文主要把文語与口语的关系简单转换为书面语与口语的关系以及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
二、作品的选择与分析
1、作品的选择
选择《社戏》的原因有二。其一,鲁迅曾主张:“我们要说现代的,自己的话;用活着的白话,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直白地说出来”。并且在写作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口语化的写作风格”,可谓是“口头语进入书面语的杰作”。所以在其作品中文语系统和口语系统有更为广泛的接触面,我们便可更为广泛地分析两者分离与转换状态。其二,在最新编制的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依然占有大量份额,《社戏》便是其中之一。“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也只有充分认识这种价值,才更有可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5]这种观点已被多数教师所赞同,但是在提到到底有何价值时,观点却呈现一边倒的状况,即极为认可其中包含的“为学生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等,但对其语言价值的肯定程度则亟待提高。
2、作品的分析
(1)主旨分析。从《社戏》的故事情节入手,“偷豆”是小说中最重要的故事情节,被偷者有两位:一位是淳朴善良憨厚的六一公公;一位是“和孩子们计较的”“没大没小”的八公公,两者的组合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充满人情味的平桥村风俗画卷。这是来自乡土的气息,这是文章的主旨。这也是本堂语文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在此,我们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可不可能在老师与学生的对话中或者语言的运用中,让学生感受到那份“土气”。
(2)词句分析。
①“大量运用吴方言,是鲁迅作品语言的一大特点。”在《社戏》中使用的“罗汉豆”一词,是“常出现在江浙一带特有的乡物名称”,其实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蚕豆”,那么依据上面的分析,我们把“罗汉豆”归入口语系统,把“蚕豆”归入文语系统,这是隐含在教材中的口语系统与文语系统的“分离”。
②白话文运动是属于为促进共同语形成而进行的举措之一,而共同语又属于文语系统,鲁迅又是赞成白话文运动的推广的,那是不是就可以认为鲁迅先生是为文语系统而服务的呢?在《社戏》中我们就可以找到否定的答案。“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我们立刻一哄的出了门。“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哄的”、“忽而轻松”、“舒展到说不出的大”等日常语言在白话文中被先生大放异彩——“白话文的使用意味着舒展开了日常语言的褶皱”,这是隐含在教材中的文语系统与口语系统的“转换”。
三、教学实录的选择与分析
1、教学实录的选择
首先是在教学地点的选择上,笔者选择了一所市级中学,从正面来说,在“城乡二元格局”的影响下,必须承认在教学的硬件条件上,城市相对处于优势状态,较好的教学环境会成为好的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为了保证实践效果的完整“呈现”,这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从反面来说,本篇只从语言学的含义来讨论文语系统和口语系统的“交流状态”,故还是要尽量避免其他因素的渗入,《社戏》一文所呈现的故事情节更贴近于乡村,所以乡村学校的孩子可能更容易“进入”课文,与课文产生“先天”的亲近感,进而出现“畅所欲言”的状况,为了防止这种“超常发挥”,这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在教师与学生的选择上,选择了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更加“游刃有余”的那一方,在压力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参与者“自由发挥”的广度也更大。教学活动则是在前两者选择条件下,教师与学生的“自然表演”。
2、教学实录的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将从书面语与口语、共同语与方言两个角度来分析语文课堂中文语系统和口语系统的分离与转换。
(1)共同语与方言。市级中学的“头衔”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城市身份”把方言出现的概率降至为零,整个教学过程呈现的都是大家都懂的共同语。整堂课出现的唯一一个属于方言的词汇是“罗汉豆”,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很明确地把这个词“摘录”了出来,但这只是为了回答问题,属于“无心之举”。老师在听到答案之后,并没有特别指出“罗汉豆”的“特殊性”,只是按着自己的讲课流程在进行,所以这一包含在文本中的“口语系统”并没有与外界的“文语系统”进行对话。
(2)书面语与口语。①在“说情节,多角度概括”环节中 ,老师的教学评价是这样的:“归纳得很好,句式工整,语言准确”,学生在老师的带动下,只从文本中寻找准确答案:“扫墓完毕之后”,“两岸的豆麦”等。老师“不甘心”,继续出难题:“由此可见,准确地说”,学生“迎难而上”,把“消夏”准确地概括为“春末夏初”。
②在“读精段,层次式品析”环节中,“学生朗读并记诵美句”,“记诵”这一活动安排,可以看出老师力求把文中的“书面语”输入学生大脑,尴尬的是,一位学生在回答“所感”时,这样答道,“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背诵这样的句子,学生在自己心目中把它定义为“书面语”,或者“作者的话”,殊不知句子本身所蕴藏的“口语”意味更值得去“储存”与“使用”。先入为主的“书面语”的价值定位,使得学生不可能把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在这个環节,老师让学生自由发挥——“用‘我觉得(美词)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或表现了)的形式,对你选读的美词进行品味”看似学生可自由组织语言,用一些“口语”来完成对“书面语”的解读,但这是有限制的“自由发挥”,这样的形式实则限制了学生的自由表达。
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问与学生所答构成了其主色彩。教师自始至终都在用最规范的问句来提问,除了一些最基本的交谈“口语”外,如:“谁来说说”、“要音乐吗”、“有谁喜欢”等,大部分都是总结性或评价性的“书面语”,还有一些老师在为学生展示“用词”的例子,如:“让我们也一起‘朦胧一下”,这样的句子,不知学生听来感受如何,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几率是可以想见的。
四、总结
现如今,对于“文语”系统与“口语”系统的界定还尚不明确,本文只是简单地把两者的内涵转换为:共同语与方言、书面语与口语,并且把这种关系的界定假定为是典型的,是明确的,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对两者在语文课堂中的存在方式与交流方式进行分析与探讨。对R学校《社戏》教学实录的选择,既有学校性质的原因,也有《社戏》文本本身的原因。经过一番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前提与动力之下,对于两种语言系统在教学过程中的“存在”,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对于两种系统的“分离”与“转换”更是没有任何觉察,这种交流方式的实现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材本身。从另一层面来说,由于两种系统的价值归属仍处在争议之中,所以本文对此教育实践并不是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而更多的是从“发现”与“调查”的角度出发,对“文语”系统与“口语”系统的分离与转换进行一次“直白”的剖析。
【注 释】
[1][2][4]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10.10.79.
[3] 王漫.“文语”和“口语”:语文课程目标价值的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15.67-68.
[5] 赵顺莲.鲁迅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价值[J].百花园地,2012(05)187.
【作者简介】
胡 梅(1995—)女,苗族,重庆人,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