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

2018-10-20高莹莹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

【摘 要】 本文论述了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必要性,提出从两方面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学校推进红色文化教育:创造隐性功能的思想教育环境;培养一批优秀的红色文化教育者;创建红色文化知识学习与红色文化活动平台。社会提供学习红色文化的条件:建设红色文化教学基地;将红色文化融入教材。

【关键词】 红色文化;资源;高中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伟大精神及其物质载体,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它坚定的政治立场,崇高的价值取向,坚实的群众基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理想和信念拼搏奋斗。

一、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以德育为目标的综合性课程,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科学实践,红色资源则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具有创造性、革命性、科学性的先进实践成果。将红色文化资源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有一定的必要性。

1、思想政治学科的要求

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决定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融入红色文化资源。第一,红色文化资源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领域的,红色文化是马克思理论中国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实践成果,它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理论即我们的意识形态,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理论基础,因此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入对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红色文化资源规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红色文化倡导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革命道德情操,其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情操的光芒引导着受教育者。对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第三,红色文化资源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红色文化资源包含了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其中物质文化资源表现为文物、遗址等革命历史遗存与纪念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这些都有助于将思想政治理论中复杂的教条、抽象的道德规范具体化,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意义深刻,对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影响。第四,红色文化资源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正确的教育方法佐之,随着课标的不断进步和时代进步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逐步得到改善,从填鸭式的教学到走出课堂,走进革命圣地,唱响革命红歌等,通过丰富多彩的红色活动,将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化,具体化,达到巩固思想政治教育主導性的作用。

2、文化传承的要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不可遗忘,不能丢失的革命成果,富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我党我国重要的精神财富。文化传承是教育的重大使命,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教育对文化传承的作用不容忽视。第一,教育具有文化选择、传递、创造的作用。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符号,也是文化生成的肥沃土壤,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文化发展的有力推手。红色文化资源得以保存少不了教育的作用。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开发利用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开展文化普及活动,用事迹感染人,用精神振奋人。使红色文化不仅仅在书本中传递下去,更在人们的精神中得到发展。第二,传承优秀文化具有时代性作用。红色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要环节,经过数百数千年的积淀,凝练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革命精神,激励人们开拓进取,矢志不渝的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是培养新的民族精神的时代需要。

3、学生发展的要求

高中思想政治课旨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学具有以下几点作用。第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红色文化作为革命抗战年代遗存下的宝贵财富,倡导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革命道德情操。它的每一处革命遗址、每一件宝贵文物,每一个英雄事迹都闪烁着爱国情操的光芒。每一位革命烈士都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他们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将这些真实鲜明的爱国故事、革命事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具有很好的效果。第二,培养学生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其宠爱有加,导致了一大部分学生抗压能力弱,娇生惯养没有吃苦耐劳精神,更不用说坚定的理想信念。红色文化所传递的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勇往直前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信念等精神。将这些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有重要作用。

二、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建议

学校教学占据了高中生绝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因此学校必须做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同时,社会对此也有着不容忽视的责任与义务,积极配合思想政治教育。对此,本文将从学校与社会两个方面就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展开论述。

1、学校推进红色文化教育

(1)创造隐性功能的思想教育环境。学校是学生生活学校的主要场所,良好的校园环境具有隐性的教育功能,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培养学生兴趣、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能力。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对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具有一定影响。比如,学校应当在校园广播、橱窗展示、报纸校刊等方面对红色文化进行宣传。也可以在校园景观、基础设施中融入红色元素,如放置革命英雄人物雕塑等。

(2)培养一批优秀的红色文化教育者。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是教育工作的执行者。教师的个人魅力也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学校可以培养一批红色文化的热爱者、钻研者、传授者。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不仅仅达到专业的红色文化教育,更产生一种人人学习红色文化的热潮,使学生接受专业红色教育的同时,产生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兴趣。

(3)创建红色文化知识学习与红色文化活动平台。搭建学习平台是学生系统学习的基础条件,学校对此要产生重视。一方面,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兴趣开设专门的红色文化教育课,使学生有处可学。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开展红色文化知识竞争平台,通过奖惩制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学校还应该组织红色校园文化活动。例如,参观革命纪念馆、观看红色电影、唱响红色歌曲等等。

2、社会提供学习红色文化的条件

(1)建设红色文化教学基地。建设红色文化教学基地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建设红色教学基地要有正确的思路,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结合社会多种力量,调动各方积极性,切实提高教育基地的吸引力、感染力。为响应教育部号召,各级政府、地方机构、学校都应该积极的参与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为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提供有力的帮助与支持。在教育基地的建设中也可以融入现代科学技术,例如音频与视频讲解、利用3D场景还原战争场面等。通过体验式教学、拓展训练等方法切实提高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净化灵魂、增强理想信念。

(2)将红色文化融入教材。红色教材是指各级各类学校课堂内外给学生使用的,进行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所有教科书。编写红色教材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地方教材,一种是校本教材。在编写教材时,不管是校本还是地方教材都要明确学校培养目标,评估学校发展需求。根据教材的总目标和教材大纲,制定完整的科学的教材开发指南。在教材编订中要做到突出地方特色、注重实用效果、体现教材的系统性、科学性、趣味性。红色教材的开发有助于体现学校教学特色、促进学生系统学习红色文化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陈万柏,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26-22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9.

[3] 李水弟.红色文化与传承[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4] 张涛.中学思想政治红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J].碩士学位论文,浙江师范大学,2011.

[5] 高虹洁.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研究[J].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

高莹莹,陕西榆林人,延安大学学科教学(思政)研究生.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资源
外卖房等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