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二聚体测定对孕产妇产后出血的预测效果分析

2018-10-20方红英

健康大视野 2018年8期
关键词:产后出血孕产妇

方红英

【摘 要】目的:分析D-二聚体测定对孕产妇产后出血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产科收治的孕产妇3060例,当中有150例是产后出血患者,占比约5%。在产前1天测定孕产妇的D-二聚体含量,同时,在分娩后1天记录产后总出血量,以总出血量为分配标准,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观察记录孕产妇的D-二聚体值。结果:研究组的D-二聚体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二聚体值的测定对孕产妇产后出血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同时,它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应在临床中被大力推广。

【关键词】二聚体测定;孕产妇;产后出血

【中图分类号】R714.46+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8-216-02

二聚体是一种纤维蛋白降解后的特异性产物,人们在对其进行测定的情况下,能够对纤维蛋白的生成情况进行准确的测定,同时,能够鉴定原发性或继发性纤溶亢进症。而医生在对孕产妇进行二聚体测定的情况下,便能够对孕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及血栓的具体形成情况进行良好的预测,现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产科收治的孕产妇3060例,当中有150例是产后出血患者,对其进行实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产科收治的孕产妇3060例,当中有150例是产后出血患者,占比约5%,在参照出血量的情况下,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年龄为(22-40)岁,平均年龄(26.4±3.1)岁,研究组的年龄为(23-42)岁,平均年龄为(26.7±3.2)岁,两组患者的年龄、出血情况等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孕妇产前1天,医生告知孕妇应空腹,同时,采集孕产妇大约2.5ml的静脉血,并将其注入进抗凝管中,将其充分的摇匀,在进行离心的基础上,便进行二聚体的测定。此外,在运用仪器及试剂的选择过程中,人们应运用Sysmex全自动血凝分析仪CA7000及相应的配套试剂,并且在参照说明书的情况下进行精确的试验。同时,在孕妇分娩后的1天,医生对孕妇的产后出血量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在参照出血量的标准下,将孕产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1.3 观察指标 医生应对孕妇产后出血的标准进行判定,当孕妇产后1天的出血量>500毫升的时候,医生将达到此种标准的孕产妇划分为研究组,同时,二聚体的正常数值范围是0-300ug/L,当超过此种标准的时候,便表明二聚体处于异常的情况中。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计数资料运用(x±s)表示,并运用t进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通过实验可知,研究组的二聚体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论

孕产妇产后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同时,产后出血具有极高的死亡率,当患者出现宫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的时候,会使胎盘发生变化,进而会出现子宫内翻,并会出现失血性的休克、继发性贫血等一系列的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孕产妇便会死亡[1]。此外,不同的孕产婦具有不同的身体素质与耐受能力,会出现差异化的产后并发症,而对于高血压的孕产妇而言,发生产后出血的概率将会逐渐增加,并且当产妇体内的血管凝血因子出现障碍或者血管内皮受到损伤的时候,便会使二聚体数值处于迅速升高的状态中[2]。而医生在参照二聚体数值的情况下,能对产妇可能出现的纤溶亢进现象、产后出血情况进行准确的预测与评估,进而能够降低孕妇的产后并发症[3]。

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孕妇产后出血具有多种不同的原因,当凝血功能障碍于产前时,便可能出现慢性的全身出血,子宫软产道等多部位会出现难自凝的现象,并且子宫收缩乏力也会使孕产妇产后出血,出血多为暗红色的血液,此外,当胎盘滞留部分黏连的时候,胎盘便会异常,进而会出现产后出血。而进行产前D-聚体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够预测患者纤溶系统的改变情况,并能够检测其浓度的变化趋势,对患者微血管病变程度的情况进行了解,提示临床人员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提前对产妇出血的情况进行制止。同时,当二聚体中的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与XIII交联后,而后再经过纤溶酶水解后,会使人体血管中具有活化的血栓,并会发生纤维性的溶解活动,进而二聚体数值便会处于迅速的升高状态中[4]。在此种情况下,二聚体与纤溶酶、溶解酶具有巨大的关联度,当孕产妇凝血功能出现障碍的时候,会使血管出现凝血的情况,并使病情的发病机制处于复杂的状态中,如果在抢救不及时的情况下,便会危机孕产妇的生命安全,而医生在对血栓进行合理评估的时候,便能够及时采取各种干预性的措施进行治疗,进而提高产妇的生存率[5]。

综上所述,D-二聚体值的测定对孕产妇产后出血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同时,它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应在临床中被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玉芝,丁红娟,郑小玲.D-二聚体在妊娠子痫前期孕产妇产后出血测定的预测价值[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05):633-635.

[2] 罗淑红,彭浩,张凯.D二聚体水平对妊娠高血压患者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J].血栓与止血学,2016,22(06):685-687.

[3] 孙静,范明亮,胡超峰.血浆D-二聚体预测产后出血价值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12):32-33.

[4] 邬光中,陈峻,徐升强.产后出血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抗凝血酶检测的临床意义[J].血栓与止血学,2015,21(05):318-319.

[5] 陈孝祥,冯维良,姜米佳.D-二聚体测定对妊娠子痫前期孕产妇产后出血的预测意义[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25(15):2533-2535.

猜你喜欢

产后出血孕产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250例孕产妇对孕产期医疗保健服务及孕期健康指导需求的研究
不同给药方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的心率及血压影响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干预在肥胖孕产妇围生期的应用
流动孕产妇儿童保健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