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陕西省医学类高职院校合作的问题及对策

2018-10-20温亮邵红英梁超付华田莉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临床医学高职

温亮 邵红英 梁超付 华田莉

【摘 要】 校院合作是医学类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文通过调研分析指出校院合作中存在有缺乏有力的政策保障、缺乏整体长远规划、医疗单位缺乏主动性、学生管理问题突出、培养方向缺乏精准性、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关对策:政府积极引导、建立健全制度;制定长远规划、及时评估修正;打破固有观念、创新合作模式;细化合作内容、适应需求变化。

【关键词】 高职;临床医学;校院合作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依靠行业和企业发展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医学类高职教育则是以学校和医疗单位在符合各自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合作,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共同利益的一种“校院合作”的教育模式。[1]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校院合作的教育模式在医学类高等院校大面积推广应用,尤其在高等职业医学院校中发展迅速,在推动教育科研发展、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4]

陕西地处我国西北,经济、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相比南方省市稍显落后。在国家大力发展社区医疗、基层医疗的大背景下,承担着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重任的高职医学教育,其教育质量将直接影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发展。为了解陕西省医学类高职院校校院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对策,课题组走访了省内开设有医学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调研。

一、医学类高职校院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校院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提升内涵的内在需求。国内医学类高职院校校院合作模式仍在不断尝试和摸索,不同地区、不同院校在校院合作的思路、方式上各有差异,经调研组调查后分析整理出陕西省各院校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校院合作缺乏有力的政策保障

校院合作是学校与医疗单位的合作、是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合作,更是市场环境下科技与经济的合作行为,须建立相应的政策制度以调节、规范和推动这种合作关系,其中充分的资金保障尤为重要。[5]目前我省医学类高职院校校院合作普遍存在制度建立执行不到位,政府管理引导不到位,资金分配保障不到位的问题。

2、校院合作缺乏整体、长远规划

随着高职院校的自身发展,院校逐渐意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但是对“校院合作”的整体规划、长期合作和创新发展等问题考虑不足。未能构建整体布局、灵活高效的合作机制,不能对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预判和解决;缺乏对校院之间长期合作的规划,使校院合作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创新和升级。因此出现校院合作关系不稳定、长期合作和发展的动力不足等问题。

3、医疗单位参与校院合作缺乏主动性

校院合作中,学校普遍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需求而主动寻求与相关单位合作,而医疗单位的积极性并不高。校企合作应是双方自愿、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利益共享,但校院双方对合作的主动性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平衡,导致校院合作无法紧密、深入的开展和运行。[5]

4、学生管理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校对校外学生管理本身存在众多困难,医疗单位关注重点在医疗一线。目前校院合作双方普遍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学生管理工作投入不够,从而导致学生管理问题日益突出,这也是校院合作项目难以达成、合作关系中途断裂、无法扩大和深入的常见原因。

5、校院合作学生培养方向缺乏精准性

满足岗位需求是高职教育的核心教育目标,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应迎合医疗机构各岗位具体需求。医疗机构岗位类型众多,各岗位能力要求有明显差异。目前医学类高职院校只注重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而缺乏培养目标的精准性,教育水平与岗位需求存在明显差距,导致学生无法快速满足岗位要求。

6、校院合作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而目前校院合作型学生培养普遍存在偏技能素质而忽视综合素质的现象,学生素质培养重“高”而轻“全”,导致学生在医疗岗位工作时缺乏应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协调复杂的人际关系等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医学类高职校院良好合作的对策

1、政府积极引导、建立健全制度

高职院校与医疗单位的良好合作,离不开政府大力支持。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信息中介的作用,搜集双方需求信息,搭建高职院校与医疗单位沟通的桥梁,为形成合作关系做好铺垫。其次政府部门应建立相关政策制度,明确学校、医疗单位、政府三方各自职能和责任,协助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另外,政府部门还应提供适当的资金保障,解决合作双方实际困难。

2、制定长远规划、及时评估修正

在制定高职院校与医疗单位制定合作计划时,应充分考虑整体布局和长远规划。要结合合作双方的现状与发展定位,要分析国家政策导向和行业变化,要对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能够精准预判并制定应对预案,基于以上几点,制定出能够保证校院合作长远发展,能灵活应对并且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合作关系。另外,合作计划中须制定科学的校院合作评价体系,定期对校院合作双方的参与度、配合度,合作内容及形式、合作教学效果及合作特色等,进行评估反馈,保证校院合作顺利运行、问题及时解决,取得实效。[6]

3、打破固有观念、创新合作模式

医学类高职院校要打破固有观念,积极响应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目标,顺应发展趋势,主动走出去,开拓视野,了解学习各类院校不同的校院合作模式,认真分析每种合作形式的特点、优势和不足。结合本地区、本院校实际,创新适合本校临床医学专业校院合作的运行模式。例如:利用学校已有实验实训设施、政府投入资金购置其余必须设备、医疗机构配备带教人员,建立校医院、校“社区医院”,为学生、教师、家属及附近居民提供基础医疗服务,使学校实验实训室变为医院门诊、检验科或病房,使原有模拟教学环境变为医疗实操情景。

4、细化合作内容、适应需求变化

良好的校院合作是众多部门各尽其责、协同运作的共同结果,要解决目前我省医学类高职院校校院合作水平较低,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还需改进和完善众多工作细节。①校院双方投入更多精力、密切配合抓学生管理工作,保证校外学生的学习纪律,监控学习状态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②校院合作的内容和方向应提高精准性,各专业可仿照个别院校护理专业校院合作培养产科、手术、麻醉等专科护士的方式,结合医疗行業某专科人才的突出需求确定不同的培养方向,理论学习期间调整相应课程课时,见习实习期间内容有所侧重,形成个性化教育并实现学生临床专业能力的拔高。③在不断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从而培养出真正的素质“高而全”的人才,这将对学生在医疗工作中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 谭工.政府统筹协调下的“校院合作”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重庆医学,2011.40(21)2112-2113.

[2] 陶钧,温金英.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模式对促进医学院教学科研发展的若干思考 [J]. 职教论坛,2013(21)73-74.

[3] 杨小霞,冯宜蒀,王昕.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27-28.

[4] 张秀景.基于校企合作模式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方法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33.127.129.

[5] 马林伟,徐红涛,李玉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运行现状和问题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8)7-8.

[6] 封苏琴,徐伟刚,黄晓燕等.江苏省卫生类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调查分析[J].职教通讯,2014.29.10-12.

【作者简介】

温 亮(1984—)男,甘肃天水人,本科,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和心理学教学研究.

邵红英(1969—)女,陕西宝鸡人,本科,教授,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教务科主任,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临床医学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基于基层医疗卫生需求的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整合的探讨
探究式教学在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新医改模式下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5+3”培养模式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思路探索
贵州高职院校招考录取将与高考相对分开
对学生专业社团在高职院校如何定位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