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疾控机构工作理念和职能的转型
2018-10-20毕丽军
毕丽军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8-198-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强调:“健康是群众的基本需求,我们要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国。”
近年来,国家决策层已清楚地意识到:健康,作为人的基本权利,是公平正义美好社会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健康梦”“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根基;健康,是重要的人力资源,是社会和谐的基本要素,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保障国民健康不仅是增强人民群众改革成果获得感的重要途径,更和社会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紧密互动。个人、单位、政府等等任何对健康的投入都有着实实在在的回报,其中最直观也是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国民健康生命的延长以及疾病负担的降低。
而当前,中国在持续推进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所面临的健康挑战,恰恰是慢性病和传染病的双重负担,特别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病成为主要的健康问题。我国现有慢性病患者超过2.6亿,慢性病所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6.6%,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
疾病谱的变化、人群的健康需求、健康中国战略要求等等对传统的以控制传染病、处置突发公卫事件为主要任务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新形势下如何完善机构建设、转变工作理念、调整工作方向将成为了新时代公共卫生人的新课题。下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谈疾控机构对健康政策的理解和工作方向。
1 认真落实,积极推行“HiAP”方针
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Health in all policies),是一种以改善人群健康和健康公平为目标的公共政策制定方法,它系统地考虑这些公共政策可能带来的健康后果,寻求部门间协作,避免政策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HiAP”的提出是历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的成果,特别是1986年的《渥太华健康促进宪章》和1988年的《阿德莱德公共卫生政策建议》。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深刻领会“HiAP”精神实质,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充分发挥技术技能特色,积极推动政府成立部门高层协调机制,促成并建立多部门讨论和解决健康问题的平台,针对突出健康问题优先开展跨部门、多部門健康行动,通过建立机制、整合资源、机构协作和熟练的工作人员交流等方面加强能力建设,帮助他们实现健康目标,并评价跨部门、多部门合作和政策制定的效果,为政府部门政策的选择和计划建立知识和证据基础,在政策发展进程中评价各种方案的健康结果。在合作中开展健康影响评价、效果评价,促进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等得到进一步完善,逐步建立“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长效机制。
2 转变观念,推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持续发展
2.1 树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理念 现代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健康教育的着眼点是促进个人或群体改变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促进的定义:“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战略,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需要运用行政的或组织的手段,广泛协调社会各个相关部门及社区、家庭和个人,使其履行各自对健康的责任,是一种共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战略。
2.2 提升健康素养能力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得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2.3 推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持续发展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提出:“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简单而言,就是通过健康教育的手段,提升居民健康素养能力,完成健康促进战略。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2020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要达到20%,2030年健康素养水平要达到30%。
而要实现这些目标,疾控机构作为健康促进的主力军,要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要求,在认真控制各类传染病和突发公卫事件的基础上,不断学习、运用健康管理的理论、技术,转变并深入开发全面健康管理的健康促进职能,发挥技术技能特长,在指导其他部门各类健康促进建设过程中,将科学的健康理念融入到工作、生活各个环节,推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社会化进程和可持续发展。
3 奠定基础,全面做好健康社会创新引领
作为疾病预防控制的专业机构,要充分发挥专业机构的思想引领、技术指导、健康文化传播作用,以“健康教育为先导”,帮助人们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让健康作为文化深入人心。对社会上出现的不科学的生活理念、行为习惯,甚至是谣言,要敢于批驳,要善于运用科学依据和手段,加以拨乱反正,形成正确的、科学的健康观念。
疾控机构要围绕“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健康四大基石,开发多元化健康科普知识产品,满足各层次人群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构建健康社会基础。
在健康创建工作中,要因势利导发挥部门优势,为健康镇村、健康学校、健康社区家庭、健康机关单位等各类健康促进行动提供技术支持,将预防为先的工作理念融入各类健康促进策略中:全面推进健康促进单元建设,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开展“健康家庭行动”、“营养进万家”活动,健全健康家庭服务体系;加强医患沟通和科普宣传,创建医疗卫生机构无烟环境;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推进职业病源头治理;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倡导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防控重点疾病,提升人口健康素养和知识技能。
虽然目前疾控机构职能转型中还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例如专业人员缺乏、工作经费保障不足、健康教育体系不完整等,但随着政府“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深入、对公共卫生体系的投入加大,疾控机构体系建设将会有质的飞跃,疾病预防控制的健康管理职能转变将会随之加快。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疾控机构要坚持健康促进为民服务的宗旨,凝心聚力,扎实推进,努力奋斗,为早日实现全民健康的小康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