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与家长要建立“伙伴式”沟通关系

2018-10-20赵芳莹项意

求知导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沟通班主任家长

赵芳莹 项意

摘 要:班主任不仅仅是学校的骨干教师,更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重要纽带。小学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合作,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但受传统观念影响,小学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受到了“信息不对称性”、小学班主任缺乏沟通技巧等因素的影响。在现代教育中,小学班主任要灵活运用沟通技巧,采取不同的沟通策略,从而与家长建立“伙伴式”沟通关系,引导家长与班主任形成教育合力,更好地帮助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家长;“伙伴式”沟通

一、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现状调查

1.班主任与家长缺乏沟通意识

沟通意识是沟通行为的先导。有了沟通意识,班主任与家长才可以进行沟通,探讨教学管理中的问题。但现实是,只有孩子在校表现出现问题,班主任才会与家长进行沟通,如果孩子表现平平,班主任很少会主动与其家长沟通。

2.沟通内容与角度凸显片面性

从沟通内容来看,家长与班主任之间交流最多的是孩子的考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及在校表现情况。家长与班主任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围绕如何实施家庭、学校全方位的素质教育来沟通,多方面、多角度挖掘孩子的潜能。

3.溝通方式呈现单一性、趋时性

班主任与家长采用的沟通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在家长会上沟通、微信群沟通、校讯通沟通、电话沟通。可见目前班主任和家长选择的沟通方式还比较单一,以电子通信为媒介进行沟通的方式更受青睐,而面对面进行沟通的形式还有所欠缺。

二、小学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师方面的原因

(1)教师自身条件限制。作为沟通主体的班主任,由于年龄、经验、性格、沟通技能等方面存在差异,造成沟通效果的不同。

(2)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虽说我国教育模式已转变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但实际上基础教育仍是为高一层级的教育做铺垫的准备教育。

(3)班主任教师的工作量太大。班主任的工作量太大是导致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上课、班级管理等种种事务使得班主任很难对每一位学生家长做到经常地主动沟通。

2.家长方面的原因

(1)对“家校沟通”的理解不当。有些家长认为与班主任联络感情就是沟通,认为有了“良好”的关系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消极”与“积极”的教育态度。大部分学生家长都属于双职工,每天与孩子交流的时间不多,只能够从孩子的学习成绩等问题进行直观感受,缺乏有效交流。并且,部分家长对学校教育理念的认知存在偏差,片面认为孩子的教育完全是学校的责任,忽视了自身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因此对亲自教育孩子持消极态度。

(3)忽略孩子的习惯养成。一些家长平时只注重成绩,忽略了孩子在家的习惯养成。送到学校读书,又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老师身上。因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很难达成一致。

三、小学班主任与家长建立“伙伴式”沟通关系的对策

1.教师方面的对策

(1)多种途径沟通,丰富沟通形式。如以拨打报喜电话和短信留言来丰富电话沟通的形式;以花式家长会和适当家访来丰富面对面沟通的形式;以短日记和成长档案袋来丰富书面沟通的形式。

(2)讲求沟通艺术,提高沟通满意度。第一,在时间上:宜体谅家长,忌最后通牒;第二,在地点上:宜地偏人稀,忌大庭广众;第三,在前奏上:宜精心准备,忌仓促上阵;第四,在主题上:宜就事论事,忌借题发挥;第五,在目的上:宜为了学生,忌畏惧校规。

2.家长方面的对策

(1)转变观念、提升素质、增强主动性。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沟通观念,将沟通双方看作纽带关系,明确自己的教育地位和职责,与班主任形成相互辅助的合作伙伴关系。

(2)对自己严格要求。家长对自己应有以下要求:第一,积极参加家长会,做一个研究型的家长。第二,积极进行“校访”,随时了解孩子情况。

(3)对教师理解支持。家长应该支持、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双方共同努力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

参考文献:

[1]张晓敏,杨秀莲.教师与家长新型伙伴式合作关系的构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12).

[2]王美玉.浅谈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J].学周刊,2012(8).

猜你喜欢

沟通班主任家长
我的班主任①
家长错了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