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初探

2018-10-20唐璐

求知导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邓小平权力

唐璐

摘 要: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我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果,是一个经历住了历史考验的政治思路。它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至今仍给予我们巨大的启发,在我国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结合社会实际的情况下一以贯之地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体制,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理论,仍需要我们更深入地研究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这样才能做到既与时俱进又不离根本。

关键词: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权力

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认识的曲折性和发展过程的复杂性,但在二十世纪末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和困境,因而如何走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个新课,它具有世界典范性,特别是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中国共产党人如何走出中国特色是一個尖锐而重大的课题,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之一,无疑在此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

邓小平同志在早期中国革命过程中,就担任了较高的领导职位,其职业生涯经历了中国的多个时期,面临了很多实际的社会难题,在其从事党的发展的过程中,他就超前意识到党的发展的问题,也较早考虑如何加强党的领导问题。在1941年邓小平同志在《党与抗日民主政权》的文章中就阐明了党的领导与抗日民主政权之间的关系,他明确提出反对以党治国的理念,他提出:“假如中国是一个半封建的缺乏全民主的国家,则反映到党内是,共产党员一般缺乏民主习惯,缺乏民主政治改变经济和技术落后的面貌,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革命。这种思想的彻底性和超前性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优势,而这种优势又随着这种思想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扩大。他提出这场革命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须多方面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在同年的中央工作会议开幕式上,邓小平再次强调了改革上层建筑的问题,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上使用了改变上层建筑的提法。

1979年邓小平在中国文艺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至此,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也进入了一个较为成熟和全面的阶段,这种紧密联系社会发展规律的改革思路为我国的发展展现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它不但夯实了社会发展的基石,同时还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这种由基层至上层,又由上层回应基层的路线方针也无形中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凝聚力,是与时俱进,全面的、动态的、联系地看待社会发展的方式。

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1981年都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强调改革党和国家具体领导制度的重要性,并写入党的若干历史决议中。

邓小平指出:“政治体制改革能够更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1985年邓小平在接待日本友人时指出 :“中国改革涉及政治领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明确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是全面的,其中政治体制改革是关键的。

邓小平就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形成过程如下:

首先,改变上层建筑或上层建筑改革,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改变代表构成,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改变代表提名程序、来源、渠道和提升素质要求。加强监督,设立行政法庭,保障法的公正性、平等性、普遍性。严格以法律约束党组织和党员,完善党的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发挥人民政协和新闻监督制度,使制衡机制制度化,推动全社会监督。

其次,解决权力集中的问题,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党必须解决因此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要有步骤、有计划地谨慎进行。权力过分集中,使社会矛盾日益突显,各级政府承受巨大压力,所以必须权力下放,同时建立起完善的权力执行秩序,防止专断和腐败的发生,这都是我党在认清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性和必然性后,采取的有效措施。

最后,遏制权力寻租,把权力归置到制度的框架中。权力的使用始终要以全社会人民的利益为根本。这也是政治体制改革思路的基石,政治体制改革中,人大代表的构成、提名程序、来源、监督机制的建立、社会反馈的吸纳都是由此而来的。所以我们更要把握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中的基本,不偏离路线。

参考文献:

[1]汪永兴.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理论及启示[J].新长征,2014(9).

[2]王 旭.“中国模式”思考下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探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2(5).

猜你喜欢

邓小平权力
权力至上的蜂王
屈服权力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领导权力的特性与影响
邓小平承认:林彪比他更能理解毛泽东的意图
红色读物
邓小平“怕”回老家
持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