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经类高校智库建设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2018-10-20沈源源

求知导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智库

沈源源

摘 要:随着党和政府出台一系列发展高校智库建设的文件和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的实施,大学智库成为我国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需要财经类高校建立智库。文章以财经类高校智库为切入点,从财经类高校智库的现状入手,探讨财经类大学智库发展的优势和发展滞后的原因,通过分析,提出财经类大学智库建设思路。

关键词:智库;财经类高校;科学定位

近年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见下表),高屋建瓴地规划了高校智库的前景、积极推动和发展高校智库建设。这对高校智库建设而言既具有指导意义,又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契机。

一、智库研究现状

1.智库的定义和内涵

我们现在所说的智库是西方的产物。从西方的标准来看,智库应该是一种以政策研究为核心的非营利性社会机构。在改革开放以后智库传入我国,智库的内涵大大扩大,《中国智库报道2013年》认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语境下,智库主要是指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研究目标,以公共利益为研究导向,以社会责任为研究准则的专业研究机构”。

2.高校智库的特殊内涵

高校智库即隶属于大学的从事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的组织,这类智库是由大学单独或在其他机构、团体的协助下创建的。

3.财经类高校智库的研究内容

财经类高校智库是隶属于财经类大学,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从事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的科研组织或机构。欧美顶级智库半数以上都是依托高校进行建设,国内知名高校智库有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等。

4.发展财经类高校智库的必要性

这些年,国家在进行政策制定时更加民主化、理智化,导致了近年来智库建设的热潮不断升温。高校拥有大量的高層次的人才,人才又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基础。然而,在全球最顶尖的十大智库,没有一家是中国的智库。在全球100家顶级智库中只有一家是高校智库,并且是综合类大学智库。这些都是中国智库在短时间内无法超越的,需要通过学习来缩短之间的距离。就目前来看,高校智库尤其是财经类高校智库在各个方面有很大不足。

二、财经类高校的现状分析

1.财经类高校建设的优势

(1)高校具有高层次人才集聚性。当今世界各种危机、各种问题错综复杂,这使得高校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这一优势显得格外突出。高校汇集着大量的学者以及大量的博士、硕士,他们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高校智库可以做长期研究,并且能够比官方智库和民间智库做得更长远深入,为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2)高校具有对外学术交流广泛性。财经类高校积极学习国外大学和同类院校科研发展的经验,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各类国际会议以及和其他院校的科研进行深度合作,坚持师资力量的培养。这些措施往往能使得高校智库研究人员有更多的机会与具有不同思想的人进行思想的碰撞,从而更易于产生创新性的思想、方法、成果和政策建议。

(3)高校具有研究方向稳定性。由于高校各种人才专注于各自不同的领域,并且经过了长期的积累和思考。这样有利于在复杂多变的形式下做出科学的对策建议。而非高校人很难做到这些,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如高校这样稳定,很容易产生什么问题热就研究什么,没有积累,做出的对策和建议偏颇和浅薄的可能性大,知识难以成体系。

2.财经类高校智库建设相对滞后的原因

(1)财经类高校功能完善问题。财经类大学学科设置相对单一,品牌规模没有形成。在当前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国际合作和影响日益加强的情况下,许多问题的产生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不能单一地依赖某个学科解决,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一的人文社科研究或者自然科学研究,而要基于多学科交叉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高校齐全的学科门类可以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学科交叉合作的基础,成为财经类智库的重要组成。

(2)财经类高校智库利用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问题。中国智库最大的问题是它们的孤立性。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世界智库的著名学者詹姆斯·麦克甘(James G.McGann)教授曾经说过很多中国智库的运营像黑洞(没有网站、联系方式,也没有学者的个人档案)。这些阻碍着财经类高校智库与其他智库之间的交流互动。此外财经类高校没有及时抓住新媒体急速发展的时机,它们应该通过媒体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从而使自己的研究成果让更多的人了解,普及观念以及引起政府机构的注意影响政府的决策。

(3)财经类高校智库与政府关系问题。财经类高校与政府的联系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长此以往会导致高校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即高校不知道政府的需求,也拿不到政府手中掌握的大量一手的准确的数据,导致提供一些低价值、滞后的内容或者不具有操作性的内容。此外,即使高校做出了很有内涵的成果,和政府关系不紧密则政府很难看到或者很难在社会中产生一定的效应,那么政府就会通过其他途径来寻求建议。这对于财经类高校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4)财经类高校智库的评价体制和机制问题。财经类高校学术论文、专著和纵向课题的数量、级别是衡量教师科研水平的标尺,然而智库人员承担的课题、参与国家政策方面研究的成果既不能帮助高校教师完成科研指标,同时又因为缺乏合理且灵活的考核机制,财经类高校没有办法准确评估智库研究人员的社会贡献,从而打击了智库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制约了智库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

三、财经类高校智库科学定位

通过上文对财经类高校的内涵、研究内容、优势和产生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各个财经类高校应该利用战略分析工具,对各自学校进行科学定位,积极作为战略的选择。财经类高校智库建设不可能脱离高校本身单独存在,财经类高校智库的定位与高校本身的定位、地位、发展战略息息相关。然而当智库结合学校本身进行定位、规划、改革下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影响力后,智库便不再依附于学校本身,智库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机构对学校的科研、社会知名度、影响力进行提升,实现对学校的反哺。

四、财经类高校建设思路

(1)财经类高校应尽快提高研究能力。财经类高校的科研能力和智库的研究水平是相辅相成的。高校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打造高校智库队伍。一是通过引进高端智库人才,改变财经类高校学科设置较为单一的弱点,促进跨学科的合作、创建科研团队;二是培养相关学科的领军人物,学校在引进的同时应该在本校范围内培养一批立场坚定、学术造诣高超的优秀学科带头人推进学校的科研水平;三是加强中青年学术后备力量,在智库的日常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支持高水平的科研团队,还要加强对中青年研究人员的提携以及帮助,做好人才梯队的建设;四是培育年轻研究生队伍,高校中有一大批正在读书的研究生,可以从中选拔有潜力的研究生,重点做好财经类高校智库的人才储备工作。

(2)深化改革,加强组织结构的创新。大学承担的研究与社会服务职能,客观上都直接或间接地扮演了智库的角色,因此财经类大学应该重新领悟大学的内涵,面对校内相近的主干学科,应该强化自己的优势学科,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外合作以及在行业内和企业的合作。通过这样深度多元化的合作,优势互补,改变原先的学科设置单一的劣势从而改变单打独斗的局面,形成正外部性效应,达到双赢的目的,从而推动财经类大学智库的进一步发展。此外,智库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数据和资金。因此财经类高校应该加强和政府以及官方(半官方)智库的合作。财经类高校智库在资金、准确的数据以及了解政府的需求前提下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为政府决策作出综合的有实际意义的对策。

(3)拓宽交流,扩大财经类高校智库的范围。相对于高校对外学术交流的频繁,财经类高校智库和其他国家的智库交流,加上财经类高校智库联系方式、基础信息等的缺失,使得与国外的智库之间的交流变得极为少见。因此财经类高校智库应该加强基础信息的建设,把搭建互联互通的信息共享平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同时加强与国外智库机构的合作交流,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改变财经类高校学科设置单一的弊端,还可以提高财经类高校智库提出不同观点的独立性。同时也可以避免因为与政府直接联系产生的专注议题和回应范围的局限。此外,还可以提高财经类高校智库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從而改变我国智库量很多,但是缺乏真正在全球范围内知名的智库。

(4)完善机制,构建财经类高校智库的制度。智库的成果和一般的科研成果不一样,科研成果主要是以论文的形式发表,而智库的研究成果主要通过各种途径以及不同方式“卖给”政府以及各个行业。因此财经类高校应该深化改革,建立完善的高校配套制度,改善现有的评价体系,逐渐从仅凭教师发表论文数量和质量考核成果,过渡到通过对智库研究成果的采纳实践的统计来进行考核。高校应该考核智库教师以科研成果为辅,政府、行业的采纳率和实际效果为主的三级化、立体化的评价体系,同时通过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方式激励智库教师。此外,应该完善资助方式,不仅要资助那些研究当前热点问题的项目,更要资助对超前的问题研究的智库项目。

参考文献:

[1]李 伟.关于高校智库建设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3(27).

[2]戴栗军,颜建勇.财经类大学智库的定位及发展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1).

猜你喜欢

智库
《智库理论与实践》2022年选题指南
好老师智库·特约编委
好老师智库·特约编委
书讯:《新型智库质量提升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智库人不能忘却的使命
中国智库数量居世界第二7家智库上榜世界百强榜单
中国7家智库上榜全球智库百强
广西科学院成为智库联盟重点智库
新型智库不能有“库”无“智”
报告称中国智库数量排世界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