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APP课堂应用策略初探
2018-10-20李姗姗林雯李秋梅
李姗姗 林雯 李秋梅
摘 要:教育APP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在教育教学方面能够起有效作用, 目前我国教育APP在教学中有一定的应用但缺乏深入研究,主要问题集中在对教育APP功能分类不清且缺乏有效的应用方法与策略。本文在深入分析教育APP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以乔纳森的信息技术学习工具分类模型为指导,结合教学实际将教育APP分为教师备课类、画面分享类、资源共享类、认知工具类、练习反馈类等五大类以方便教师选择及应用。除此之外,本文还结合SAMR和TIM技术整合模型并基于案例分析提出了实用的教育APP课堂应用方式与策略,包括基于APP的教学资源推送与学习资料获取、基于APP的学习反馈与教学策略调整、基于APP的课堂即时交互、基于APP的探究性学习与协助性学习等。
关键词:教育APP;技术整合模型;教学策略;学习工具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8)13-0026-05
一、引言
随着智能终端的迅速发展、“泛在学习”和“终身学习”理念的普及,教育APP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并得到教师、学生及家长的青睐。教育APP具有技术门槛低、使用成本低、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可以应用到课前、课中、课后等各个阶段的学习中。但是,目前教育APP在課堂教学中的应用比较有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育APP分类不清,教师面对海量的教育APP难以依据自身的需要进行选择;另一方面是缺乏有效的教育APP应用策略,虽然许多教师自发地将APP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应用策略指导而导致应用效果不明显。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教育APP的特征并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参考乔纳森的信息技术学习工具分类模型对教育APP进行科学分类,并基于教学案例总结归纳出教育APP的课堂应用方式与策略,以期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二、教育APP的特征分析
APP 是英文 Application 的简称,用来指基于第三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应用程序,[1] 教育APP 是其中能够帮助学习者学习的一类。本文将教育APP定义为基于移动终端、能够帮助学习者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新型信息化教学资源。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工具,教育APP除了具备传统学习工具的基本功能外还具有数据采集、资源共享、学情分析、内容推送、互动交流、即时反馈等个性化功能。与其他形式的信息化学习资源相比,教育APP在智能化、个性化、情境化、游戏化、社交化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见图1)
1.智能化
教育APP的智能化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学习方式上,APP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对学习内容进行智能推送,还可以记录学习过程及相关数据。例如,“百词斩”APP允许学习者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与学习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英语单词。第二,在学习测评方式上,APP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提供相关评测内容开展测评,并自动收集、处理、分析、归类测评数据,从而分析学习者的优势和劣势,帮助其巩固薄弱的知识点。例如,“猿题库”APP 中的“错题本”功能可以记录学习者练习过程中的错题,并根据记录针对性地推送习题以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根据“错题本”的记录情况适当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总而言之,APP的智能化特点可以帮助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活起来”。
2.个性化
教育APP的个性化特点是指APP可以根据学习者不同的学习风格、认知结构和思维模式等为学习者提供合适的学习方案,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最好的教育是能以灵活的信息呈现方式给不同特点的人提供不同难度的信息内容,使学习者能够得到全面而有特色的发展,这就是个性化教育的基本要求和特征。[2]APP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合适步调的机会和平台,能够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例如,学习者在使用“星火英语”APP进行学习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要学习的内容,根据个人英语水平制订学习计划。APP的个性化学习和教学的特点可以帮助解决学生的个体差异问题,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
3.情境化
教育APP的情境化特点是指APP可以支持学习情境的创设和人机交互以增强学习的效果。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提倡“情境——陶冶教学策略”,通过创设某种与现实生活类似的场景,让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但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3]实践证明,情境化教学确实有利于提升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程度,通过情境学习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吸收媒体传递的信息,提高学习效率。例如: “少儿趣配音”APP具备情境创设功能,允许学生利用不同的故事情境进行配音练习,从而达到高效学习英语口语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4.游戏化
教育APP的游戏化特点是指大部分APP都会把游戏元素融入到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寓教于乐,让学习者在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中主动学习。例如 “宝贝数学”APP,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玩游戏的方式学习加法、减法、几何、进位加、退位减、时间、货币、乘法等数学内容,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数学王国”APP,在动画的场景中呈现数学知识,让学生通过游戏闯关的方式学习数学知识,很大程度缓解了孩子厌学的情绪。APP 的游戏化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学习。
5.社交化
教育APP的社交化特点是指大部分的教育APP具有社群交往功能,可以方便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交流互动,学习者可以围绕主题展开社交活动,增加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例如:“蓝墨云班课”APP,学习者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通过APP发表主题讨论,让学习者通过APP围绕主题开展头脑风暴,加强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学习。APP的社交化特征让协作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为学生开展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大便利。
教育APP的智能化、个性化、情境化、游戏化、社交化等特点都可以有效地辅助课堂教学,那么教师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APP应用于课堂呢,精细化的教育APP分类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选择APP。
三、教育APP的分类
教育APP数量多,种类复杂,为了便于用户选择和使用适合自己的教育APP,国内外学者对教育APP 的分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美国学者莫兰(Moran)按照使用功能将教育APP 分为学习游戏类、交互参考应用类、修正工具类、加强版电子证书、计划管理工具、数据统计工具和特殊教育应用工具等七大类。[4]国内学者王婷按照应用领域将教育APP 分为早教、艺术与创意、数学、天文、地理、语言与阅读、综合益智、题库以及工具九类。[5]这些分类有助于一线教师了解APP的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但是由于没有结合教学实际需求进行梳理,因而难以指导实际教学过程。为了更加符合教学实际需求,本文结合乔纳森的信息技术学习工具分类模型对教育APP进行了分类。
美国著名学者乔纳森认为,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主要表现为效能工具、信息工具、认知工具、情境工具、交流工具和评价工具等六大工具作用(Jonassen,1999)。[6]效能工具指能够帮助提高工作效率、支持知识建构的工具;信息工具指能够帮助学习者获取学习资源、探究知识,并支持在建构中学习的工具;认知工具指能够支持学习者的認知过程并发展高阶思维的工具;情境工具指能够创设学习情境、支持学习者在做中学的工具;交流工具指能够支持学习者开展协作学习的工具;评价工具指能够支持记录学习过程、展示学习作品、促进反思的工具。教育APP在教育教学中可充当学习工具的角色,参照乔纳森的模型并结合课堂教学逻辑可以将常用的教育APP分为教师备课、画面分享、资源共享、认知工具、练习反馈等五大类。(见表1)
1.教师备课类APP
教师备课类APP主要表现为一种效能工具,教师利用备课类APP辅助备课可以提高效率和质量。如APP可帮助教师快速查找教学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快速生成微课、提供3D资源等。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备课类APP有“101教育PPT”APP、“希沃授课助手”APP等。
2.画面分享类APP
在有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学习的投入程度通常是指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7]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呢?画面分享类APP可以帮助教师通过拍照将学生的作品、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等上传到屏幕上供全班同学共享讨论,促进学生对课堂的深层参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画面分享类APP具备交互手段便利、交互关系平等、交互效益深入、交互参与度高等优势。常用的画面分享类APP有“一键投影”APP、同屏等。
3.资源共享类
资源共享类APP作为学习工具表现为信息工具,教师可以通过资源共享类APP在课前、课中或者课后给学生推送课件、视频、文本等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效率;学生也可以通过资源共享类APP共享学习材料和研究内容等,促进合作学习。使用资源共享类APP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传统教学中资源共享受限的问题。具备资源共享功能的APP有“雨课堂”APP、“蓝墨云班课”APP、“课堂派”APP等。
4.认知工具类APP
认知工具是支持和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在帮助和促进认知过程中以及在培养学习者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8]在信息化教学的环境下,认知工具的选择越来越广泛,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认知工具是非常重要的。认知工具类APP可以帮助学习者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对新的事物或者新的知识产生认知,特别是一些具有开放性的、抽象的、过程复杂的知识点,可以让学生通过认知工具的辅助去探索。认知工具类APP有“形色”APP、“烧杯”APP、“NB电学实验”APP等。
5.练习反馈类APP
练习反馈类APP作为学习工具主要表现为评价工具,可以帮助教师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实时反馈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布鲁姆提倡的掌握学习模式提出:在集体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习者提供经常、及时的反馈和个别化的帮助,以及他们所需要的学习时间,使他们都能达到课程的目标要求。[9]教师可以应用练习反馈类APP在教学过程中精确地掌握学生的实时学习情况,根据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并提升教学效果。常用的练习反馈类APP有“猿题库”APP、“洋葱数学”APP、“青果错题本”APP、“作业帮”APP等。
教育APP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和教学工具,在教学中可以充当效能工具、交流工具、信息工具、认知工具、评价工具等角色,教师需要在充分了解APP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
四、教育APP的应用方式与策略
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者凯勒和米什拉认为:“引发教育变革的并不是技术,而是教师对技术的使用,这种使用不仅是对新兴技术的熟练操作,更加强调对使用者与技术、实践与工具之间复杂关系的理解。”[8]因此,教育APP的应用效果不仅仅在于APP具有的功能本身,还在于教师如何看待和使用APP。本文结合SAMR模型和TIM模型两个技术整合模型探讨教师接纳和应用教育APP的策略与方法。
1.SAMR模型和TIM模型
SAMR模型是鲁本·普特杜拉博士创建的技术整合模型,分为替代、强化、修改、重塑四层,旨在更好地帮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选择、应用和评价技术。[9]其中“替代”是指技术的使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某一环节进行简单的替换,例如过去教师发送纸质资料给学生,而现在可以通过APP将学习资料快速地推送给学生,二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强化”是指运用技术加强课堂教学行为。例如:教师可以利用APP辅助课堂测验并通过软件后台查看实时显示的测验情况,极大强化了教学评价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修改”是指在技术的支持下改变某些教学活动的方式。例如,利用“蓝墨云班课”APP在课外开展小组协作学习。“重塑”是技术应用的最高层次,指通过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重塑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流程再造。例如应用教育APP辅助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四个层次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反映了技术与教学整合的不同水平与层次,对教育APP的应用策略研究有直接指导意义。
TIM模型是由美国佛罗达教育技术中心开发的旨在实现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模型,包括入门、采纳、适应、融合和创新四个阶段。[10]TIM技术整合模型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将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基于TIM技术整合模型,每一种技术的应用都是由浅入深的,所以教师在应用APP辅助教學时应该依据入门、采纳、适应、融合和创新,循序渐进,方能取得更好的应用效果。
2.教育APP的课堂应用方式与策略
(1)基于APP的教学资源推送与学习资料获取
教师可通过教育APP快速生成学习资源并发送给学生共享,替代传统教学的发送纸质资料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学形式的转换加强知识的共享与传递。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APP向学生发送上课课件、学习资料、课后习题等,学生可以通过APP快速地获取资料,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此外,学生在课中或者课外可以通过教育APP快速地查找学习资料,及时解决疑难问题,强化学习效果。例如,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遇到不懂的单词和知识点,可以通过“有道词典”APP查阅相关学习资料,提高学习的效率。APP的应用替换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从而强化了教学的效果。
(2)基于APP的学习反馈获取与教学策略调整
学习过程数据包括课前、课中、课后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通过获取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与调整,修改教学策略以强化教学效果。通过教育APP,教师可以随时获取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数据,根据学习者特征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目前,已经有多款教育APP能够支持教师发布作业或测试,并通过教师端可以实现数据的获取、统计与分析。如“猿题库”APP 、“洋葱数学”APP等都可以支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跟踪记录,对获取与分析学习过程数据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3)运用APP支持高参与度的课堂即时交互
随着学习环境的变迁,学习方式也相应地发生改变,利用教育APP可以方便地进行即时交互,修改传统的教学活动,强化课堂上的教学互动,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例如,利用“课堂派”APP可以设置在线提问、点赞、弹幕等即时交互活动,增加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专注度。在提倡信息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的教学环境下,群体协同知识构建是一个显著的特征。群体协同知识构建,需要借助信息化工具的支持,一方面是支持学生学习成果的生成与呈现,另一方面则是要支持群体之间的协同建构与即时分享。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应用“101教育PPT”APP通过及时上传学生作品图片呈现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群体之间的知识构建。
(4)基于APP的探究性学习与协作性学习
通过认知工具类APP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改造传统的教学活动,重塑教学流程。认知工具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和假设检验的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借助认知工具学生可以自己动手进行探究并将自己的假设进行大胆尝试,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用认知工具类的教育APP学生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主动探究和假设检验。例如,利用一款辅助认识植物的“形色”APP,学生可以通过APP拍摄植物照片上传,APP就会显示关于该植物的详细信息,学生可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植物的相关知识。
无论是APP的简单应用还是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度融合,都需要教师经历入门、采纳、适应、融合和创新的过程,教育APP的课堂应用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根据课堂实际不断地实践探索,逐步实现APP在课堂教学中的替换、强化、修改与重塑。
五、应用案例分析
分析探讨教育APP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和策略,案例学习是有效方式之一。“认识植物”是小学四年级的一节科学课,本节课的目的是通过观察来认识周围的常见植物,能够描述它们的特点并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分类,从而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及协作学习能力。传统的课堂一般是以讲授法为主,教师是教学信息的主要传授者,教学环节主要包括知识点讲解、案例展示、学生课后观察等。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课内外的学习不能有效地结合,学生的学习成果不能及时地共享。基于APP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本课例中,教师选择了“形色”APP作为学习认知工具 。教师在课前让学生安装并学习使用“形色”APP,课中组织两次探究活动。活动一是“观察并识别植物”,学生使用移动设备上的“形色”APP通过小组合作认识校园里的植物,即时分享小组学习成果,并围绕各小组的成果汇报开展热烈的讨论;活动二是“根据植物特点进行分类”,学生使用APP对植物进一步地了解、归纳、分类,通过APP即时分享和讨论,集思广益,发散思维,提出各种不同的植物分类方法,具体的教学流程如图2所示。
这节课中,教师应用APP作为认知工具,结合课堂实际设计教学活动,实现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并在融合教学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式,颠覆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重塑教学流程。其主要亮点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基于APP应用的课堂从传统的以“教”为主转变成了以“学”为主,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课堂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第二,通过APP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即时分享,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课堂学习成果不能及时共享的问题;第三,APP的应用可以延伸到日常生活,使课内外的学习有效地结合,有效解决了学习与生活不能相结合的问题。综上,在教育APP教学应用过程中APP是被用来作为辅助认知的工具而非取代教师,教师应该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使教师的教学技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12]
六、结束语
教育APP可以成为有用的学习资源和高效的教学工具,教师在选择APP辅助教学时应该根据实际的课堂需求,参考教师备课类、画面分享类、资源共享类、认知工具类、练习反馈类等教育APP分类模型来选择合适的教育APP。在教学应用方式和策略方面,既可以参考本文列举的应用方式和策略,更应该立足教学实际开发出更多创新性的应用方法,在丰富教育教学手段的同时促进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夏令,陈静.苹果APP Store中国区儿童教育类应用程序研究报告[R].中国:中国儿童产业研究中心,2012-2-2.
[2]刘丹,胡卫星,李玉斌,李畅.移动教育APP的研发现状与应用问题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 2016(8).
[3][7][11]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4] GOODWIN K, HIGHFIELD K. i Touch and i Learn——An examination of “educational” apps[C].The early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for children conference, Salt Lake City,UT.2012.
[5]王婷,王楠.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教育APP现状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2):83-87.
[6]Jonassen, D.,K.Peck, B.Wilson.Learning With Technology :A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M].Prentice Hall Inc.,1999.
[8]Koehler M.J.,ishra P.What Hap-pens When Teachers Desig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J].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2005,32(2):131-152.
[9]RUBEN R. Puentedura's Weblog.SAMR,learning,and assessment [EB/OL].http://www.hippasus.com/rrpweblog/archives/2014/11/28/SAMRLearning Assessment.pdf.
[10]TIM technology integration matrix[EB/OL].https://fcit.usf.edu/matrix/wpcontent/uploads/2016/11/TIM_ Summary_Descriptors.pdf.
[12]沈小俊.小學iPad课堂教学实践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5):3-5.
(编辑:王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