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血化瘀法治疗顽固性失眠52例临床有效率分析

2018-10-20苏强

健康大视野 2018年8期

苏强

【摘 要】目的:以活血化瘀法(黄煌八味活血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52例临床有效率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2例患者(顽固性失眠),收治时间为2016年8月12日至2017年8月12日,把患者分为两组(抽签)各26例,分别给予血府逐瘀汤(观察组)以及常规西药(对照组)实施治疗。结果:两组治疗总疗效分别为96.15%与69.23%,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54%与34.62%,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活血化瘀法治疗顽固性失眠有效率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黄煌八味活血汤;活血化瘀法;常规西药;顽固性失眠;临床有效率分析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8-130-01

失眠属于常见多发病,可由心理、生理等各方面因素所引起,而长期失眠会引起患者血压的波动,并造成多种功能的紊乱。临床可通过服用安眠类药物助眠,但长期的应用会使患者产生依赖性,加重期失眠程度,难以达到根治的目的[1~2]。而近年来,作者导师黄煌教授提出活血化瘀法(八味活血汤,包括柴胡、枳壳、赤芍、生甘草、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是该病的关键疗法,本次我院就该药对顽固性失眠临床有效率的影响展开分析,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本科门诊治疗的52例患者(顽固性失眠),诊治时间为2016年8月12日至2017年8月12日,把患者分为两组(抽签)各26例,患者均为顽固性失眠,治疗措施需要在家属及患者同意后实施,52例详细资料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的予艾司唑仑(国药准字H31022058),睡前服用,每次2毫克。可根据每晚的睡眠时间来调整剂量,达到4小时睡眠者,每次1毫克;达到5小时睡眠者,每次0.5毫克;达到6小时睡眠者可提前停药,持续30天。

观察组:采用黄煌教授八味活血汤治疗,药方:柴胡、枳壳、赤芍、生甘草、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各10克。胸闷可加10克郁金与15克丹参;易怒暴躁,腹部胀满者加10克栀子与10克厚朴;心悸者加15克生龙骨与15克生牡蛎。一日一剂,清水煎至,取300毫升药汁,早晚分服,持续30天[3]。

1.3 评价指标 以患者改善情况来判断疗效,睡眠持续时间达到6小时,入睡时间少于半小时,睡眠质量较高(痊愈);睡眠持续时间增加3小时以上,睡眠质量较好(显效);睡眠持续时间增长2小时以上,白天存在轻微不适(有效);睡眠时间无任何增长或缩短(无效),总疗效=(有效+显效+痊愈)/26·100%。

1.4 數据统计 把患者各项数据录入到SPSS17.0中进行比较,用P小于或大于0.05来表示两组之间的差。

2 研究结果

2.1 临床疗效情况 两组总疗效分别为96.15%与69.23%,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见表2。

2.2 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发生率分别为11.54%与34.62%,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见表3。

3 讨论

本次我科就加减对顽固性失眠临床有效率的影响展开了一系列研究,药方中川芎、红花、桃仁可活血化瘀;白芍、当归可养血生新;枳壳、柴胡可则血行气;甘草可安神养心;多味中药联合,起到养血化瘀、调和气血、养心安神的作用。通过结果可知,两组治疗总疗效分别为96.15%与69.23%,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54%与34.62%,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这也与诸多活血化瘀法治疗失眠的思路相同。其中最著名的方剂如血府逐瘀汤,与黄煌教授八味活血汤比较接近。而八味活血汤通过合理加减,去除黏腻的熟地增强血行效果,再通过辩证论治加减龙骨、牡蛎镇静安神,或加栀子、厚朴清热除烦,或加丹参、郁金疏通心血等。此较李鹏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临床观察》中得出结论相似[4]。同时,川芎以及柴胡还具有镇静的效果,并且八味活血汤不仅能够有效的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脑部供血,还能通过增强脑部的能量代谢,提升神经细胞的活力,起到改善睡眠质量的作用[5]。

综上所述,活血化瘀法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有效率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连利霞. 归脾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临床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38):7466-7467.

[2] 孙阿燕. 血府逐瘀汤治验举隅[J]. 光明中医, 2017, 32(16):2402-2403.

[3] 李庆盟, 李小黎, 邵珺,等. 血府逐瘀汤及其类生方方证的思考[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11(6):859-862.

[4] 李鹏. 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 33(6):619-620.

[5] 姚海强, 崔红生, 郭刚,等. 王琦运用血府逐瘀汤治验[J]. 中医杂志, 2016, 57(5):375-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