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动脉CTA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应用的策略及临床效果观察
2018-10-20江晓冬
江晓冬
【摘 要】目的:了解支气管动脉CTA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应用的策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进行进行TAE治疗的患者一共9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支气管动脉CTA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在介入栓塞治疗前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中共查出病变出血动脉110支,实际介入手术中找到出血动脉并成功进行栓塞治疗动脉共120支,术前支气管动脉CTA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1.67%(110/120)。结论: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应用支气管动脉CTA能够较为准确地了解患者动脉出血位置,对于手术的进行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CTA;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支气管动脉造影
【中图分类号】R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8-070-01
大咯血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危急症状,患者极易出现窒息或者失血性休克等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对于大咯血病症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就十分重要。根据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可以知道,使用经支气管动脉栓塞(TAE)对大咯血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止血迅速、微创以及保留患侧肺功能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中的使用比较广泛,并且得到了患者以及医师的认同[1]。但是随着目前多螺旋CT(MSCT)设备的改进,CT血管造影(CTA)目前被广泛应用与临床各种动脉血管疾病的诊断之中。本文就对支气管动脉CTA在介入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的效果进行了回顾性研究,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进行进行TAE治疗的患者一共90例,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6.25±3.14)岁。所有患者在进行介入栓塞治疗前先进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然后在进行栓塞治疗后一周对患者再次进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2 方法
(1)设备及检查方法
设备选择:由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螺旋CT;
扫描范围:患者肺尖至肺底;
扫面参数:扫描层厚为1.25mm,重建层厚则为0.625mm;扫瞄时使用高压注射器经患者右肘静脉对患者注入对比剂碘海醇;注射速率保持在3ml/s左右,注射量则保持在70ml到90ml之间;
结果分析:将扫描结果送至相关工作站进行处理,使用容积再现(VR)技术和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进行患者病变血管进行有效的三维重建工作。
(2)患者手术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采用平卧方式卧于手术台上,对患者的心电、血压、血氧以及心率等数据进行监控,如果患者出现异常情况要进行及时处理。在进行消毒后在患者的双侧腹股沟区域放置手术巾进行保暖,然后在患者右侧腹股沟穿刺点进行局部麻醉后,对患者的右侧股动脉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在患者穿刺部位置入4或5F动脉鞘。将PIG导管置入患者第四胸椎水平处行胸主动脉造影,了解患者的支气管动脉的开口位置,并根据患者的支气管动脉的走形选择合适的导管对患者进行造影检查;明确患者出血动脉位置后,使用微导管超对患者进行选择插管进入出血动脉内,然后根据相关结果选择使用聚乙烯醇颗粒或弹簧圈等栓塞剂对患者进行栓塞治疗,当患者出血动脉血流停止时,再次对患者进行造影复查,确认治疗效果。手术结束后,拔出导管,通过压迫穿刺点进行止血。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术前支气管动脉CTA检查结果,与介入术中实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
2 结果
进行回顾性研究患者共90例,在介入栓塞治疗前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中共查出病变出血动脉110支,实际介入手术中找到出血动脉并成功进行栓塞治疗动脉共120支,根据结果对比分析显示,术前支气管动脉CTA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1.67%(110/120),详情可见表1。栓塞治疗后80例患者进行支气管动脉CTA复查显示治疗效果较好,所有已栓塞支气管动脉栓塞效果良好。10例患者并未进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术后一年对90例患者进行随访调查90例患者均未复发咯血症状且为截瘫、脑梗塞等严重并发症出现。
3 讨论
在临床中诱发大咯血的原因有很多,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外伤或者医源性损伤等,都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大咯血症状,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而使用TAE治疗大咯血具有止血迅速、创伤小和保留患侧肺功能等优点,其对于患者身体和健康的影响十分低,因此目前在临床中的使用较为广泛[2]。但是在进行TAE治疗前需要对患者出血处进行确认,才能够进行有效的治疗,减少治疗的过程和问题,目前临床中使用的DSA检查由于容易出现出血血管的遗漏,逐渐被支气管动脉CTA检查所取代[3]。
支气管动脉CTA检查能夠直观有效地显示患者出血血管部位的位置、开口方向以及出血血管的走向,并且相较于介入动脉造影在对出血动脉开口处狭窄以及血管走向迂曲患者的检查中,支气管动脉CTA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在本次研究中,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准确率可达91.67%,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并且在80例患者的复查中能够取得有效的复查结果。
综上所述,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应用支气管动脉CTA能够较为准确地了解患者动脉出血位置,对于手术的进行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笪彬彬, 赵卫, 姜永能,等. 支气管动脉CTA对介入栓塞治疗咯血的指导及应用价值[J].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16, 4(1):13-16.
[2] 刘建军. 支气管动脉CTA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当代医学, 2016, 22(35):33-34.
[3] 吴昱, 王宏辉, 王法, 白彬, 徐伟.支气管动脉CTA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 12(5):1915-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