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消化道穿孔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8-10-20马长生

健康大视野 2018年8期
关键词:治疗效果胃镜腹腔镜

马长生

【摘 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穿孔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穿孔,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运用腹腔镜联合胃镜修补术治疗,分析不同治疗后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长、并发症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长上,观察组各项明显少于对照组,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0%,显著少于对照组15%,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穿孔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创伤,提升恢复速度,减少并发症,整体治疗体验更理想。

【关键词】上消化道穿孔;腹腔镜;胃镜;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8-047-01

上消化道穿孔属于消化系统中的常见急腹症之一,病情发展快速,病情严重,一般需要手术干预来及时控制病情恶化。腹腔镜技术可以广泛的应用在该疾病方面,手术创伤低,手术出血量少,加快术后恢复,患者认可度高[1]。而联合胃镜治疗,在操作上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研究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穿孔,分析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后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长、并发症情况,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1.1 研究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穿孔,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从29岁至64岁,平均为(45.5±4.1)岁;观察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从31岁至65岁,平均为(43.2±3.7)岁;两组患者在基本的年龄、性别等情况上没有明显差异,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运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处理,建立人工气腹,在锁骨中线肋缘下方2cm设置操作孔,探查腹腔情况,而后运用胃管做抽吸。间断性的缝合全层,辅助大网膜覆盖处理。如果溃疡口附近有显著水肿与穿孔,同时病灶癌5mm以上,需要做好拉拢性的缝合,避免操作过紧,防控撕裂。运用无张力覆盖处理,有效的将大网膜覆盖病灶全部区域,针对溃疡缝合区域运用ZT胶水使用,再配合大网膜覆盖处理,最后做溃疡口的缝合。通过结扎线做好结扎固定处理。再运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区域。将引流管置入到腹腔,保持术后1至2天引流。观察组运用腹腔镜联合胃镜修补术治疗,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处理,通过胃镜对病灶情况做观察,判断良恶性状况。做好针对性治疗,后续治疗与对照组一致。

1.3 评估观察 分析不同治疗后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长、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将治疗所得数据通过spss17.0分析,计量资源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运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长上,观察组各项明显少于对照组,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0%,显著少于对照组15%,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上消化道溃疡是导致穿孔的主要原因,一般是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酗酒、饮食不良以及精神压力有密切关系,一般药物治疗可以控制溃疡问题,但是容易反复发作,最终导致上消化道穿孔问题[2]。传统开腹手术虽然效果有保证,但是创伤相对较大,术后并发症更为突出,恢复速度更慢。如果属于老年患者,因为基础疾病较多,恢复更慢,手术耐受度也更差。通过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利用了腹腔镜的微创技术,同时也有效的将胃镜辅助病灶检查的效果运用,可以更好的了解患者病灶良恶性情况与具体定位[3],对为后续的操作提供参考信息,有效的保证后续操作更为精准有效,减少误诊。有效的减少手术中寻找病灶的时间。可以对穿孔部位组织进行活检,由此让手术不仅是修补术,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判断疾病的具体性质。同时一般由于穿孔部位较大,在病灶区域存在水肿、质硬等情况,会有缝合困难的可能,修补效果不理想,而运用胃镜处理则可以更好的了解修补状况。甚至可以通过胃镜来观察术后缝合区域是否有出血。两镜联合,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创伤,术后恢复快,出血量少,方便手术探查,冲洗更为完全。手术不会暴露在空气中,降低术后肠粘连梗阻以及感染等问题。术后恢复快,整体的治疗费用相对较低,患者的经济压力较少。

本研究中,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长上,观察组各项明显少于对照组,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0%,显著少于对照组15%,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为突出,效果更理想,在大多数患者中更有适用性。要做好手术情况的说明指导,让患者有更强的治疗信心,做好手术配合。必要的手术护理工作也尤为重要,让医护人员更好的配合来发挥实际手术价值。要准确把控手术适应症,一般适宜在穿孔出现时间短,腹膜炎情况较轻,腹腔镜可以发挥诊治功效。对于相对复杂的情况,也不一定适宜该手术方法。因此,适应症的把控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上消化道穿孔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創伤,提升恢复速度,减少并发症,整体治疗体验更理想。

参考文献

[1] 吴锡川,王康,庞明辉等.腹腔镜联合胃镜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研究[J].四川医学,2016,37(9):1000-1001.

[2] 刘振芳,刘宏斌,孙珊珊等.两镜联合技术在上消化道穿孔手术中的应用32例[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6,19(10):817-818.

[3] 李军,李冬.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0):51-52.

猜你喜欢

治疗效果胃镜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