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调的书画奇人

2018-10-20满登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临帖大路书法

满登

方路沙

生于湖南长沙市,自幼爱好美术,15岁从军。部队7年坚持美术学习,退伍后在湖南省演出公司任美工9年。1986年开始学习室内设计,1990年南下深圳寻梦,在多家设计与装饰公司任职。多年来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断寻觅与探索,力求使自己的设计作品能达到设计理念与施工工艺的和谐统一,致力于室内设计工作三十多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已在北京、长沙、深圳、大连、成都、银川、武汉、濮阳、九江等许多城市中均有成功案例,同时在众多专业书籍及杂志上发表作品、案例、访谈、文章数十篇。近年来在工作设计之余致力于中国画山水、人物、花鸟与书法艺术的学习,以求能博众家之长,不负孩童时父辈寄予我能走上艺术之路之厚望。

和方路沙(简称:大路)认识十几年了,由于不在一个城市,很少知晓他的信息,偶尔开会碰在一起,也只是嘘寒问暖。

大路是长沙知名设计师,父亲是老红军,自己15岁从军,有着军人的执着与坚韧,对书画有种超乎寻常的热爱,习书如命,几十年如一日,几乎坚持天天练笔。我曾问他为何如此爱好书法,他说原来纯粹是喜欢,现已养成习惯。大路说:自幼就喜欢写写画画,初中伊始就可以写出几种硬笔字体。早年通过观帖、临帖来训练自己书法基本功,篆、隶、楷、草诸体以及王羲之、颜真卿和王庭坚等古代大家的字帖,他都曾反复研读、反复临摹,他将这些不同风格书法之间的差异和精髓做了较深入的比较与研究。也就是说大路没有在某一种字帖中滞留太多的时间,但他特别在乎临帖与反临帖的感悟,研习每一种字帖的精气神与风格走向和结构方式。

练帖就是“抛帖”

大路早年临过不少帖,比如说篆书,要求书写时均为中锋起止,中规中矩。练此体必须要有端正的写字姿势,一笔一划、一起一落,必须静心屏气,不可泄气,这是练“功”和“气”。而隶书则相反,多以偏锋居多,讲究字型的丰满和韵味,从字的结构上看上去比较轻松。行楷则是以楷书的正气来演绎草书的形象,所谓草书不草、楷书不楷,行楷联姻就是这个意思。

大路认为“字如其人”,一个书家在运笔书写过程中的每一幅作品都会代表着此刻的心情与情绪,都在表现着书者的喜、怒、哀、乐。临帖的目的只是增加功力,知道此帖的“来龙去脉”,熟悉它,掌握它,精通它,但最终是抛弃它。写字不看帖,有意识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自成一体,这才是一个书法爱好者最终所应坚持的路。也许大路有这样强烈的创新意识,所以他临帖不死板、临帖不拷贝,在领悟其架构、笔锋走向和笔锋神韵时,临出了自己的风格,确立了自己的审美意识,这或许是大路在书法研习上最大的收获。

大路的书法剖析

我之所以说大路的字写得不错,是因为他擅长取百家之长补己之短,海纳百川是大路学习书法的基本路径。他的书体涵盖行、草、篆、隶、魏。他也是个非常勤奋的人,即便出差开会也不忘带着自己的“行头”,只要有可能他就会不知疲倦地現场挥毫赠字给大家,有时一写就是几个小时。这次应邀到长沙参加IEED(湖南)执委会与六合国设(香港)设计事务所联盟活动,我终于有机会深入到大路的公司。在他的乡下工作室,我看到了他积累了十几年的书画作品,不仅作品数量惊人,作品风格也令我吃惊不已……

俗话说,人有“人品”,书法也有“书品”。目睹市场上有太多的书画,仅仅是守着传统、墨守成规,一遍遍地复制古人的书法,毫无新意。而大路的书法非常尊重传统书法,好在他并没食古不化,钻在传统里面出不来。他的书法既有传承,也有创新,风格丰富多彩。如有行楷和隶书的融合体,将行楷的庄重、婉约和行草的行云流水融合得天衣无缝;自由、轻松的隶书,通过平面构图方式的展示,产生了非常强的形式感。

有时为强调书法的现代审美观,他故意将字顶着“上出穴”写大字,而在下面留白写小字,给予了书画布局中的“密不透风,疏可跑马”最好的诠释。有时他将字的浓与淡、枯与嫩、虚与实、密与疏、开与合、阴与阳等逻辑关系平衡在书法中,给人一种穿越传统书法的美。有时可以从他书法作品中梳理出不同味道的字,足见作者在字的大小、浓淡和虚实排列方式上,有意在探索现代审美的表现方法。比如用隶书的形去塑篆书神,将隶篆经过二度创作,形成比较新颖的“大路体”,可谓清风送爽、优雅出众,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还有一类是现代书法,结合了篆的夸张艺术,十分讲究字的墨色自然留露和字型的排列格式,甚至有些题跋小字像蝌蚪般那样盎然生趣,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大路的书法,好在没有滞留在传统书法时空区内孤芳自赏,而是在传承基础上,照顾到现代人的审美习惯,以年轻人的审美眼光,与时俱进、融合创造性地将中国传统书法推陈出新,受到了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喜欢。

大路是个不善表达的书法奇人,每次见面,话不多,但每句话都像他的书法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每逢行业做活动都十分乐意请他做嘉宾,目的就是让他为活动写字助兴,活跃氛围,为大家写字,留下墨宝,他也乐此不疲。这就是方路沙,一个看上去十分憨厚、质朴和平和的人,他自嘲自己像个种地的“老农”,在默默地辛勤耕耘,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份收获。

他目前确实不被世人和市场所知,但凭他的实力,对书画艺术的追求,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被世人所知。

(作者系IEED国际生态环境设计联盟大中华区主席、国际生态设计奖发起人、资深文艺评论家)

猜你喜欢

临帖大路书法
永远走大路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临帖孙过庭《书谱》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临帖孙过庭《书谱》
大路之歌(节选)
不知如何开口
诗书画苑
书法等
图说书法(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