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馨圈在儿童核磁检查中应用研究

2018-10-20林光耀董备孟令松田一平黄文起

健康大视野 2018年8期
关键词:儿童

林光耀 董备 孟令松 田一平 黄文起

【摘 要】目的:探讨核馨圈在儿童核磁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4月-2017年9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核磁室开展核馨圈前的25例行核磁检查患儿作为对照组,2017年10月-2018年3月开展核馨圈后的25例行核磁检查患儿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检查成功率及圈員间产生的无形成果。结果:观察组检查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方案实施前相比,实施后各圈员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凝聚力、自信心、责任心、协调沟通能力评分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馨圈在儿童核磁检查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检查成功率,提升圈员服务质量。

【关键词】 核磁检查;儿童;核馨圈;检查成功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8-036-01

核磁是一种安全、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因其具有鲜明的软组织对比性、多方位成像、无痛无害、可重复性强等优势逐渐成为儿童首选的检查方法[1]。而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检查效率,镇静常被用于临床上儿童行核磁检查中,但易因镇静效果不佳、评估不到位等导致检查不能顺利完成的现象,需要重新预约、反复镇静、重复检查,不仅延长了检查周期,影响治疗决策制定,也给患儿及家属带来了心理负担。故分析检查失败原因、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对患儿核磁检查成功率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2]。本研究旨在探讨核馨圈对儿童核磁检查成功率的影响。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4月-2017年9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核磁室开展核馨圈前的25例行核磁检查患儿作为对照组,2017年10月-2018年3月开展核馨圈后的25例行核磁检查患儿作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0.5-4岁,平均(2.07±0.41)岁。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0.5-3岁,平均(2.01±0.46)岁。同时圈员共11名,男6名,女5名;年龄25-43岁,平均(34.17±0.68)岁。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儿及家属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仅在对患儿实施核磁检查过程中告知其所需注意事项、协助患儿摆放体位等。观察组将核馨圈活动应用于患儿核磁检查中,方案如下:①成立核馨圈小组。核馨圈小组成员由放射科磁共振技术组11名工作人员组成,圈长以投票方式选出,主要负责主持圈活动,每周进行1次;②选定主题。运用头脑风暴法列出多个活动主题并进行全面评估,最终将主题选定为“提高患儿核磁检查成功率”;③现状把握及原因分析。经过活动前期调查与统计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分析,得出检查成功率主要受未达到检查所需镇静效果、灌肠后即刻排便两方面的影响,且与预约流程不规范、缺乏镇静评估工具、检查流程序列顺序不合理、宣教不到位等因素有关;④目标设定。将核磁检查成功率设定在86.6%以上,希望圈员间借此活动能够协同合作、拓展思路并提高技能等;⑤制定对策与实施。针对以上诸多影响因素,圈员间集体进行剖析细节并献计献策,根据主要原因选出具体实施方案;⑥加强医患沟通。认真对患儿及家属讲解检查禁忌症、线圈选择、体位摆放等;⑦加强学习。详细记录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并由圈长组织展开讨论,将问题解决,同时每月定期举办圈内讲课,以提高圈员的专业技术。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并比较两组检查成功率,其中核磁检查成功是指避免任何原因导致患儿检查中某序列中断或图像质量差,认为该检查序列成功。②采用无形成果评价表[3]对方案实施前后各圈员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凝聚力、自信心、责任心、协调沟通能力、积极性与品管手法认识等方面进行评定,评分方法:各圈员根据自身情况对表格中各项目进行评估,各项评分均在1-10分范围内,成果与分值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查成功率 观察组检查成功22例,成功率为88.00%(22/25),对照组检查成功16例,成功率为64.00%(16/2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47,P=0.045)。

2.2 无形成果 与方案实施前相比,实施后各圈员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凝聚力、自信心、责任心、协调沟通能力评分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核磁属于一种无辐射的绿色检查手段,在检查过程中对患儿造成的不利影响较小,但由于核磁检查扫描时间长、噪音大、扫描部位细微移动均可使图像出现扭曲现象,进而影响检查结果。故需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以提高图像质量及检查成功率。而通过医务人员共同努力在工作中耐心细致的护理患儿,能够为其提供温馨融洽的检查环境,从而提高检查成功率[4]。

核馨圈是由工作相近或互补的工作人员为有效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而自发组成的一个团体,而后经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对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不断完善与管理,进而达到预期目标[5]。本研究经核馨圈活动的开展,发现家属不清楚镇静要求、预约人员不了解镇静注意事项、镇静过早、缺乏镇静评估工具等为影响检查所需镇静效果的主要因素,灌肠后未完成即刻排便与宣教不到位、环境嘈杂、体位选择不当等因素有关,其中检查所需镇静效果、灌肠后即刻排便是影响检查成功率的两项主要因素,故需将其作为本期活动改善重点。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检查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方案实施后各圈员在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凝聚力、自信心、责任心、协调沟通能力等方面均有了显著提高,表明核馨圈活动的开展对儿童核磁检查成功率的提高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且能够加强各圈员的专业技术。研究所开展的核馨圈活动主要包括合理构建核馨圈小组、确定主题、现状把握及原因分析、目标设定、制定对策与实施、加强医患沟通等内容,通过将科学的管理方法应用到临床实践中,不仅可改善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还能够有效提高圈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协作性,更重要的是可有效提高儿童核磁检查成功率,进而使检查质量进一步提高[6]。

综上所述,核馨圈活动的开展对儿童核磁检查成功率的提高及圈员专业技能的完善均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可较好的解决临床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娜,王大毅,楚俊红,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消化科检查延迟发生率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15):1911-1914.

[2] 袁燕华.核磁共振检查患者安全舒适需求的双视角护理干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7):2366-2369.

[3] 张爱东,丁金立,李宏军.磁共振增强检查中对比剂钆喷酸葡胺不良反应的护理[J].中国数字医学,2016,11(08):94-96.

[4] 王传兵,张玲,李大鹏.金属植入物对1.5T磁共振扫描热效应的安全性影响[J].中国医疗设备,2015,30(08):27-29.

[5] 卞勇,姚莹,王丹,等.水合氯醛口服复合右美托咪定滴鼻用于小儿核磁共振检查镇静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5,36(12):1080-1085.

[6] 敬茜,赵俐红,孙家瑜,等.1例核磁共振检查患者惊恐发作的急救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5,14(06):77-79.

猜你喜欢

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2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9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7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0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74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69
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