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与谢尔顿作品比较分析
2018-10-20韩济阳
摘 要:金庸与谢尔顿作为世界文坛大师,都是高产作家。两位大师在悬念设置、人物塑造、写作风格、主题选取等方面都有相同或不同之处,作品都展示了无与伦比的可读性。
关键词:金庸 谢尔顿 作家 悬念设置 主题选取 可读性
中国武侠小说宗师金庸荣获2008年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共有15部作品800多万字,全球销量逾1亿本。作品的官方译本有日、韩、越、泰、英、法等文字,金迷中流传的非官译本更是多得无法统计。美国著名小说家谢尔顿是世界上唯一一个集奥斯卡奖、托尼奖和爱伦·坡奖于一身的人,留下了18部长篇小说、24个电影剧本等。作品被翻译成51国语言,全球销量逾3亿册,1997年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两位文学大师年龄相仿、精力充沛,具有惊人的想象力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擅长情节构造,作品都展现出了无可比拟的可读性。
一、两人作品相近之处
1.施展悬念魔力,迷惑催眠读者 阅读两人作品有一个共同的体会,读者发现自己永远跟不上作者的思维。金庸就像一个“黑洞”,任何人靠近他就会化为乌有。他善于设置悬念来推动情节。严家炎先生曾说:“金庸的小说没有看了头就知道尾的毛病,变幻莫测,犹如精神的磁石,艺术的迷宫。”《天龙八部》中乔峰、虚竹、段誉的身世之谜悬念的设置,就是以乔峰追寻杀父仇人找到亲生父母,直到揭开虚竹、段誉等人的身世谜底为主线,各种悬念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在《明报》创刊号上金庸开始连载《神雕侠侣》,随着小说情节渐入佳境,往往是金庸伏案奋笔疾书,写满半张纸就撕下来,交给等候在桌旁的工人去排版,再埋下头去接着写下半张。而《明报》的广告客户根本等不及报纸印刷,想出了报样就拿来先睹为快。读者更是每天都早早地去报摊上排队,等着报纸开卖。
谢尔顿被称为世界上最会讲故事的人,作品总是充满新奇的想象力、绝妙的诡计、离奇的情节和足够的紧张与趣味。《告诉我你的梦》中艾什蕾娴静文雅、托妮活泼大胆、艾丽特害羞抑郁,三个姑娘性格迥异却密不可分。先后有五个和她们接近的男子被谋杀和阉割……究竟谁该为这些罪行受到惩罚?究竟是什么引起她们的刻骨仇恨?最终揭晓的答案让人惊叹不已。《裸面》中心地善良、作风正派的心理精神分析医生贾德,突然间他那即将治好的病人被人谋杀、女助手被侮辱后杀死、自己屡遇险情,场面离奇、扑朔迷离,直到小说看完读者方才如梦方醒。
2.擅长细节描写,体现细腻感情 众多的生活或从业经历,让作品更贴近生活、更吸引眼球,更容易引起共鸣。金庸借助描写江南风土人情、地域风貌、民俗饮食等表达对童年、家乡、祖国大陆的思念之情,是擅打亲情牌的高手。《射雕英雄传》中对黄蓉所做的精美饮食的描写,工艺的精细、菜名的艺术化令人惊叹,如叫花鸡的制作过程,以及被称为“二十四桥明月夜”的蒸豆腐。小说原型的选取也体现了思乡情怀,《连城诀》的原型就是金庸家的长工和生,一个小豆腐店主的儿子,曾因有人垂涎其未婚妻的美貌,被陷害入狱打成了半边驼子。《鹿鼎记》《倚天屠龙记》《书剑恩仇录》等对江南酒家、塞北大漠、异国风情的描述,融入了传统文化如中医、琴棋书画、儒道墨释等元素{1},更是引起了广大民众的思乡情怀。
谢尔顿擅长对细节进行精敲细打。他曾说:“如果我写到一个地方,我肯定去过那里;如果我写了某道菜,那我肯定在哪家餐厅吃到过这道菜。我不想欺骗读者。”为撰写《众神的风车》,谢尔顿采访过前中央情报局局长理查德·麦加拉·赫尔姆斯,到阿根廷和罗马尼亚旅游并在小说主人公生活地堪萨斯州交界城生活了一周时间。他回忆在瑞士旅行,他问司机有什么好地方可以埋葬尸体,结果回应他的那张脸让他“永远无法忘记”。
3.人物特点鲜明,形象立体真实 两位大师都是人物塑造的高手,在众多作家的作品中如果只看人物塑造,读者也能知道是谁的作品。
金庸作品主人公的共同特点是父爱缺失,童年都很艰难,但运气都比较好,遇到了各种机缘获得了神奇武功,每个男主人公都有几个女性爱慕,大都是走寻找仇人、报仇雪恨这条道路,掀起了江湖的风风雨雨,最终大都走向归隐结局。从郭靖、杨过、张无忌到乔峰、虚竹段誉、石破天,无一不是都在找父亲,由于父亲的缺失,他们大都由母亲抚养或者跟随师傅,多人的教育在他们身上留下了印记,都很坚强。金庸描写的人物没有一个是完美的人,主人公不是如郭靖、虚竹那样性格愚笨、憨厚老实,就是如杨过、段誉般英俊潇洒、风流倜傥,还有就是如乔峰一般顶天立地重情重义,也有如韦小宝那样的左右逢源,每个主人公都是性格鲜明,但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人物描写比较复杂但非常真实。
谢尔顿作品主人公特点十分鲜明,都具有美丽的外表、优雅的举止、智慧的头脑、良好的教育,让人羡慕的爱情、过着令人羡慕的生活。但是实际上大多数人的童年受到过伤害,他们的成长过程也不完全是那么光鲜,都有曲折的经历和坚强不屈的个性,尽管她们如雨中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根须却扎在社会的烂泥塘里,有时能侥幸自保,有时却沦为社会的牺牲品,令人叹息。谢尔顿用大量心理描写代替叙述,其间又穿插许多幽默的对话和趣味横生的逸事,让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立体。如《命运之星》中小镇姑娘拉腊的发迹史,虽然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财富和地位,却失去了人性的善良和真诚。
二、两人作品的不同之处
1.两人作品中女性所处地位不同 金庸作品中女性作为衬托出现,谢尔顿作品以女性为主角。
金庸虽然不吝笔墨去描述女性的美貌智慧和武功情感,如《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蓉和华筝、《鹿鼎记》中的众多女性,但是可以看出女性在其作品中处于从属地位。黄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没有黄蓉的帮助就没有郭大侠的一番成就,郭靖就还是傻小子一个,但黄蓉还是作为郭靖的辅助者出现;《笑傲江湖》中令狐冲与几位女性的感情糾葛,《鹿鼎记》中韦小宝的众多老婆
的争风吃醋。其实这些描写都是为了给小说增加一些“调料”、给江湖添一些“色彩”,仅此而已,这些女性就是用来衬托男性主人公的,在金庸心中江湖永远是男人的江湖。
谢尔顿则是女性主义的代言人,善于捕捉女性的情感。他的作品大多触及当时人们困惑的重大社会问题,塑造了许多富有光彩的女性形象,她们有着高度自觉的自审意识,以美貌和智慧为资本,周旋在以权力、财富为特征的父权社会中,争夺父权制下专属男性的权利。其实在谢尔顿作品中很多女性的身上都有其母亲的印记,他的母亲是一位自强不息的女性,直到70岁还在零售店里打工,来支撑在大萧条时期岌岌可危的家庭。
2.两人作品写作风格有所不同 虽然两位大师都擅长情节塑造,但作品的写作风格、结构还存在差异。
金庸作品以正叙开头,将虚构事件加上真实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描述,通过一条主线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娓娓道来,再几条主线推进,中间利用回忆、对比等方式进行解释,由于作品具有场面大、跨度长、人物多等特点,在阅读过程中有时会忘记前半部,在不经意间金庸又通过首尾呼应将结尾与开头进行衔接,让读者走出迷宫。《碧血剑》开篇描写大明永乐六年海外渤泥国国王因仰慕明朝率众来朝贺,又写到渤泥国内乱引出了数年之后渤泥国那督张信之子张朝唐。从张朝唐主仆遭遇明朝官兵抢劫遇到了幼年的袁承志,两人再不见踪影,最后到结尾处才出现袁承志率众人随张朝唐主仆共奔海外。
谢尔顿作品叙事丝丝入扣,情节逻辑性精致到极点,遭遇的谋杀方式总是与众不同。大都是多条主线同时展开,各条主线讲述互不相干事件,让读者在开始时即陷入迷局,困惑不断增加,随着情节推进才能渐渐感觉几条主线所指向的是一个事件,这时才开始层层剥开迷局,整个过程让读者有不忍心放下小说,必须一口气读完的想法。谢尔顿将真实案例进行虚构,加上医学、法律、科学幻想和社会热点问题等元素,如《你怕黑吗》中4个人在不同国家的4个城市神秘暴卒,极具势力的环保智囊集团金斯利秘密制造了“普里马”,一种能够制造天气的计算机来进行敲诈勒索,两位遗孀能否一次又一次逃离险境,牵引着读者的心。
3.两人作品主题存在差异 金庸和谢尔顿的作品选题都贴近社会现实、具有丰富的内涵,由于时代和社会不同还存在差异。
金庸作品一般以社会底层人物开篇,都是受到各种压迫进行反抗,最终取得胜利。他说:“不应当欺压弱小,使得人家没有反抗能力而忍受极大的痛苦,所以我写武侠小说。”金庸所描写的大都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把剑行走江湖,捍卫着财富、尊严、主权、人权,写出了几千年中华民族的压迫与反抗历史,每个人心中的英雄主义和家国情怀。金庸经历了1950年父亲被枪决、1976年长子自缢身亡,这些经历对其写作历程产生了影响。从第一部《书剑恩仇录》以汉民族为本位、以反清复明为正道、以满汉之争为故事矛盾,到最后一部《鹿鼎记》超越民族本位、提倡有德者居之、以国民性甚至人性为探寻重点,书写了永恒的人性。
谢尔顿出身底层社会,由于美国出现经济大萧条不得不放弃西北大学的学业。数年后他回忆说:“看着那些衣着入时的学生,我默想数年后将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存在。我要留下人生的印记,想要人们知道我来过。”他通常以西方上流社会为背景,描写年轻、美丽、聪明、坚强、富有的女性,遭到种种悲惨的不公待遇,最终鼓起勇气利用智慧,与黑暗势力进行斗争并取得胜利洗刷冤情,写出了美国人心中的英雄主义。通过对金融界、政界、黑社会、影视圈、房地产商业等重要社会部门或商业活动内部的揭露,反映了美国社会的阴暗面和社会制度的种种弊端。
金庸和谢尔顿都是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他们施展了魔力,撩拨了全世界读者的视听神经,带来了高尚的娱乐经验。
{1} 韩济阳:《论传统文化元素在金庸武侠小说中的艺术功用》,《名作欣赏》2017年第17期。
作 者:韩济阳,山东大学(威海)文化傳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本科生。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