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的省属普通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优化研究

2018-10-20张莉

理论观察 2018年5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新常态

摘 要:新常态下,在大学英语教育经历了雨后春笋般的量变之后,如今在信息时代中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对于教育部直属高校和985、211等国家重点高校而言,大学英语教学在资金、资源和人才储备上都是都是十分充足的,但是对于普通的省属高校而言,就面临着软件和硬件方面的极大不足,在发展方面体现出了后劲乏力的窘境。本文通过探讨省属普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问题与解决方案等,指出省属普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如何实现跨越性的质的飞跃,实现新常态下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省属普通高校;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5 — 0168 — 03

在中国的经济由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进入到低速运行的大背景下,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新常态”这一新概念,要求我们的经济发展要由高速的量变向根本性的质变要效益。在全球经济发展放缓的前提背景下,我们由调增量向调结构进行转变,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端制造业和依靠科技创新转变,由环境掠夺式地、破坏式的发展,向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发展模式迈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教育,也可以从经济发展的转型中获得启示,在迎接挑战的同时,把握好机遇,实现一次蜕变。

新常态,是“习式热词”之一。习主席指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新时期就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

那么省属普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新常态是什么呢?

省属普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在经历了蓬勃的发展之后,进入到了饱受质疑、学时削减的瓶颈期,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由量变向质变转换。同时省属普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外部环境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涌现和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良好的外部机遇,在这样的新常态下,应当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是省属普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挑战

省属普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同样面临机遇与挑战并重的境遇,那么挑战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呢?

省属普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金问题,教学设备的购置,师资培训的开展,科研项目的推进,和教学改革的推行,都需要强大的资金作为后盾。在资金方面,教育部直属高校或者985和211院校,具有天然的优势,能够获得大量的国家拨款,无论在师资力量,办学能力等方面实力都很强大,在提高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但是,与教育部直属高校或985和211院校相比,省属普通高校既没有教育部直属院校能够获得的资金注入是十分有限的,需要自己造血,自力更生。因此,也就难免会捉襟见肘,囊中羞涩。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投入也就不能够做到周全,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资金投入也就显得乏力,不能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1.教学方法传统落后

省属普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在教学方法上依然还比较陈旧,“粉笔加黑板、填鸭式”的单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2.教学理念不够先进

省属普通高校的教学理念需要进一步的提升,主要可能存在的问题表现为:

(1)形式重于内容。在省属普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学流于形式,对于内涵的挖掘不够深入,在教学过程中的人文内涵的挖掘。

(2)形式重于精髓。在无纸化教学和无纸化考试在校园中普及以来,各种电子化的学习方式深入大学英语学习的情况下,大学英语教学容易陷入电子化的包围中,而缺少了以人为本的温度。在提升学生的精神文化品质和生存发展的能力方面还需要提升。

(3)创造性培养尚有欠缺: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落脚点,还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将语言能力转变为学生的创造力,通过茅塞顿开的点拨,循循善诱的启发,润物无声的引导和春风化雨的训练等方式,将学生的创造力发掘出来。普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潜在的问题是:在完成了知识的灌输之后,并没有完成知识的继续转化和升级,升成为学生的创造力。

(4)主动性不够:普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性上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待进一步的激发。

(5)缺乏长远规划:普通省属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缺乏短期目标和长期规划,在与国家的发展战略衔接以及所在地市的发展目标对接上依然存在着不同步、甚至相对滞后的情况,未能为地方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输送必要的语言与专业技能兼具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为国家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做必要的人才储备。

尽管存在着诸多的挑战,但是在时代和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各种机遇面前,省属普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也依然在摸索中艰难地推进。

3.教学管理理念不够先进

高校的教学管理理念的不够先进,大致表现为:服务意识不够到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落实不够彻底;制度缺乏弹性,未能做到收放自如,有时,收的过紧,放的不足;有时,放的过度,收的不严,管理制度宽严不济,严重削弱了为教学服务的功能。

二、机遇

1.新技术的涌现

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时代的来临,省属普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也迎来了技术辅助上的巨大机遇,例如校园WiFi的全覆盖,使得极大丰富的互联网资源成为课堂教学随时可取的资源,百度传课、网易公开课等均可以成为课堂教学之外的第二课堂,另外诸多的语言学习软件也成为了英语教学辅助的神器,例如百词斩,金山词霸和扇贝等软件可以助记单词,句酷批改网等写作自动批阅系统,外研社基于测试方面的便利推出的iTEST 3.0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學手段的涌现,在多媒体教学之外极大地拓展了课堂和提升了教学效率,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学时削减带来的影响。

2.新教学理论不断出现

从加拿大的浸入式教学(Immersion Instruction)和二语习得理论(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简称SLA)受到启发,然后形成的内容型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倡导外语教学要与学科内容相结合,鼓励学生用所学语言去进行语言产出。而国内的著名外语教研方面的专家学者和外语学界的同仁们一直致力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例如,文秋芳教授,蔡基刚教授,王守仁教授等等。产出导向法是构建这种教学理论的有效探索与大胆尝试的理论成果之一。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文秋芳教授提出了产出导向法理论(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三部分,其关系也是紧密相连。而另一位学界专家复旦大学蔡基刚教授则提出了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应该是进行EAP教学。EAP教学可以分为特殊用途学术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Academic Purposes,简称ESAP) 和一般用途学术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Academic Purposes,简称EGAP)。蔡教授主张一般用途学术英语可以作为必修课在大学新生中开设,而专门用途英语则可以作为选修课在学生修完一般用途学术英语之后再进行学习。

3.国家与地方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迫切需求

供给侧改革是新常态下外语教育的必然选择。作为供给端的高校外语教育毫无疑问要以提高人才供给质量为目标,从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转型时期,中国政府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和 “一带一路”战略,使得中国的对外经济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异常活跃状态,经济的发展与开放,各国之间商务和贸易的相互融通,使得国家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激增。而各地方在参与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积极走出去的过程中,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凸显出来,而这对于省属普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可以把握的良好机遇。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力度,紧跟国家和地方“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步伐,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三、解决方案

1.外语教学人才的储备

外语教学人才的储备分为学校层面和教师个人层面。省属普通高校要从学校层面进行宏观的把握,而教师从个人层面也要积极地为学校的人才库建设做出自身的努力,以高层次人才的目标要求自己,并以高层次人才的标准来训练自己。

(1)学校层面

首先,积极引进高素质的外语教学人才。对于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大力建设:1)学科领军人物;2)重点学科建设团队;3)学科带头人;4)学术带头人;5)海外高层次人才;(6)优秀海归博士;7)优秀博士等。其次,加大自有师资的培训力度:按入职年限划分的师资培训;按学科领域划分的师资培训。最后,师资培训的形式可以包括国内访学、国外访学、国内外结合的访学机制;国外短期进修、国外长期进修、国外长短期结合的进修。

综合上述两方面的的关于提升大学英语师资能力和水平的人才储备举措,前者为辅,后者为主,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2)教师层面

首先,积极地进行学历和学位层面的进修,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和水平也会得到极大地提升,对自身的现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整合和重构,并在工作中得以体现和发挥。其次,积极听取学科领域的科研讲座和学术报告,以此继续和学科前沿保持一致,保持学科前沿的敏感性。最后,积极地进行自我提升,多读书,勤学善思,要将教学记录和教学记事常态化,贯穿于教学生涯的始终,进行教学反思,从自身的成长中也可以总结出提升教学技能的秘笈。

综上所述,省属普通高校的外语教学人才储备需要有学校层面的宏观筹谋,还需要教师层面的微观努力。人才引进机制要长效化,师资培训要常态化、制度化。

2.增加教学投入

在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中,大学英语从来不属于关键性的因素,但是在一个复合型人才的未来发展中,外语能力和外语素质则会直接决定着该人才的层次水平和综合素质。一个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具备国际交流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因此在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省属普通高校也要重视大学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同时积极增加大学英语教学的财政投入,在外语教学需要的软硬件设施方面进行必要的投入,如数量充足的、现代化、完备的语音实验室的建设,必要的教学设备和教具的购置,大学英语教师办公设备和教学设备的配备,省属普通高校如果要想提升学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能力,就要先从向教师和教学一线倾斜做起。

省属普通高校在财政拨款不足的情况下,要积极开源节流,争取校企共建、争取社会力量的资助、以及发挥校友资源等多种渠道开源。

3.转变观念

省属普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尤其是综合性高校的外语教学,面临着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开展非常困难的境遇。越是在困难面前,学校的管理机构和教学辅助机构,要达成这样的共识:向教学一线倾斜,为教学服务,润物无声,也必然会收获花开无声。

要由管到放。从管的过死过渡到适当简政放权。第一,教学计划不宜定的过细,要给教师在课堂上发挥的空间和余地。第二,考核形式不宜过于单一。要允许教师针对自己所教的班级设置个性化的考题和考核形式。第三,教学管理不宜过于僵化,要由每學期的教学材料的检查过渡到对于教师的教学内容的关注,在发现问题之后,不是急于处罚,而是与教师共同商讨积极的解决方案。不抛弃,不放弃。要进行人文关怀性的教学管理,管和放结合。要由控到辅。教学管理部门的作用要有管控者变为服务者,强化自己的服务意识和教学辅助意识。

省属普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的提升需要学校上下齐心的努力,才能实现逆境中的突破,凤凰涅磐,浴火重生。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语言培训支持,为学校的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外语教学和科研队伍。

〔参 考 文 献〕

〔1〕文秋芳,“产出导向法”的中国特色〔J〕现代外语2017,(03):348-358.

〔2〕蔡基刚,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01):27-32.

〔3〕张莉,中美翻转课堂比较及其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7):67-70.

〔4〕兰玉玲,内容依托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理论观察〔J〕.2016.

〔5〕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02).

〔责任编辑:杨 赫〕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新常态
信息化背景下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