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山西红色文化开发的思考

2018-10-20马玉梅

理论观察 2018年5期
关键词:困境思考

马玉梅

摘 要: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①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形成的红色文化尤为突出,因此开发红色文化就成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山西作为革命老区,不仅旅游资源丰富,而且红色文化独具特色,红色遗址、革命烈士、经典红歌种类繁多,但文化传承效果甚微,在市场上也缺乏竞争力,开发红色文化也面临诸多困境,针对此提出发展山西特色文化的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山西红色文化;困境;思考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5 — 0152 — 03

“红色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劳动》杂志傅厉时的文章《提高俱乐部工作的思想性》(1953年5月)中,文中提到苏联工会有红色文化室,其主要作用是对群众进行共产主义教育。②而中国的红色文化是指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些流传至今的红色革命精神和浓厚的历史文化遗迹,已经成为现今宝贵的财富。

一、山西红色文化概况

山西作为革命老区,是红色文化资源的聚集地,不仅有红色印痕的旅游专线,还有各式各样的地方特色红色文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红色遗址。如大同矿区“万人坑”展览馆、灵丘县平型关战役遗址、吕梁兴县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四八”烈士纪念馆、晋绥解放区烈士纪念塔,1952年在烈士纪念塔的基础上,又扩建成烈士陵园。据资料记载,从“五四运动”至改革开放初期,全省革命遗址、紀念建筑物有3399处,相关联其它遗址383处,共3782处。这些红色文化遗迹清晰地记载着历史真相,照片数据文字带我们走进昨天的历史,铭记过去,珍惜现在,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传承山西特色红色文化,激发红色文化创新力,让更多的游客传播弘扬红色历史,担负文化使命,树立文化自信。

2.革命人物。如“不获胜利,决不复食”的彭真,1929年6月因被叛徒出卖入狱,在狱中与敌人不屈抗争,坚定理想信念,为革命事业终身努力。再如阳高县城的抗日烈士范郁文,28岁加入牺牲救国同盟会,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面对伪军的威胁利诱和严刑拷打,他坚贞不屈最后被敌人用铡刀肢解杀害。伟人们用坚定的信仰和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执着理念支撑着心中的革命事业,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功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他们用心中的热血挥洒着艰难的革命之路,使后辈对他们敬仰崇敬佩服。

3.红色经典。如家喻户晓的影视作品《吕梁英雄传》,展现吕梁山区村民与日军伪军进行殊死搏斗的感动故事;红歌《游击队歌》《窑洞保卫战》《在太行山上》等革命歌曲唱响山西儿女为抗日英勇奋斗,句句歌词抒发了对英雄业绩的颂扬之情;纪录片《太行丰碑》记载了太行山下彭德怀和左权将军带领朴实的太行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英雄事迹,太行山,人民的山,英雄的山,收藏于中国美术馆著名山水画家贾又福的巨作《太行丰碑》画出了太行山的磅礴气势。

4.红色精神。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奋斗、顾全大局、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至今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高尚品质,吕梁精神、太行精神、右玉精神时刻与我们的生活相连,处于新时代这些精神又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不忘初心,与时俱进,牢记红色精神,提高红色文化软实力。

红色文化是革命的文化,先进的文化,时代的文化,不同历史时期给予红色文化不同的涵义,革命性、时代性、民族性、群众性、多样性、地方性是红色文化鲜明的特征,这是属于中国的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需要我们不断地继承与弘扬,开发与保护。

二、山西红色文化面临的困境

山西红色文化历史悠久、种类丰富,但在传承与开发中却面临诸多问题:

1.红色旅游线路单一,交通不便,受气候约束。2017年1月6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了《关于印发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的通知》,山西省9处景区列入其中,如吕梁市文水县刘胡兰纪念馆,兴县“四八”烈士纪念馆,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临县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旧址,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旧址。这些红色景区分布分散且处于山区地区,受季节影响力大,夏季雨季山路交通不便,冬季严寒游客较少,不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亦不能接受红色教育的感染。

2.红色文化资源欠合理开发与整理保护。文化资源单调,不能与当地优势农业、手工业结合起来合理的解决游客的衣食住行问题,从而促进经济的进步,红色遗址遭到破坏,与周边的旅游资源也不能形成优势互补,山西特有的黄河文化资源、绿色生态旅游资源、历史文物古迹资源与人文资源有机结合,这些资源政府不能

及时给予开发、整理与保护,这些都需要不断地改进与完善。

3.红色文化传播方式简单化,仅有纪念馆、旧址等载体,这些遗址呈现方式只是图片与文字,并没有运用互联网和现代科技,如3D版的战争模拟场面,触摸版的革命人物生平介绍和视频版的革命故事,动与静的结合更加简单直观形象一目了然,更易走进人民的眼球。而山西红歌会主题活动只是出现在建党建国等重大节日中,随处可见的广场舞伴随的音乐是耳熟能详的《小苹果》《最炫民族风》而不是经典红歌,革命故事、红歌文化更多的是中老年和学者所熟知,并未与生活紧密相连,真正实现生活化、平民化。

4.红色文化意识淡薄。以高校为例,大学生接受最多的是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对红色文化了解甚微,每年的新年晚会更多的是折射大学校园与现世最时髦的生活展现,对五四运动、七七事变、一二九运动、双十二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重视不够,对红歌文化背后的革命故事和过去历史中的每一天了解甚少。时代在前进,历史悄悄地远离现实,先人留给我们的精神文明也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地遗失,宣传弘扬红色文化的活动逐渐减少。

5.红色文化研究的专门机构和人才缺少。无论是高校还是研究院更多的学者偏重于实践性和专业学术性的研究,对红色文化的深入探讨人才微乎其微,更多的是偏向科技与创新给人民带来的便利,给中国带来的重大变化,给世界带去的巨大震撼。对于精神文化的进步与开创受到限制,出现短板,逐渐与生活脱离,易被忽视。

红色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近几年逐渐受到政府的重视,2016年《山西省“十三五”时期红色文化传承保护与开发规划》论证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山西省第一次编制红色文化专项规划,也是全国第一个省级红色文化专项规划。针对红色文化的弘扬与开发,处在红色黄土高地上的三晋儿女应该为自己的家乡献言献策。

三、开发山西红色文化的对策建议

据资料记载,2015年山西省住宿、餐饮业营业额为814849万元,接待国内游客人数为3600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3447.5亿元,与2014年相比都小额增长,但主要收入来自自然资源的优势,红色文化资源收入较低,因此开发山西红色文化工作就尤为必要,针对此提出发展山西红色文化的一些对策建议:

1.完善旅游专线,改善道路交通,加大旅游设施投资。可以设置“红色旅游”精品专线如北起蔡家崖,南至黄河壺口瀑布,连接晋绥根据地和红军东征线路的吕梁山(西线)红色旅游线路;修建连接红色旅游景点之间的红色旅游公路,改善山路崎岖的状况,提高道路两旁的绿化建设;对遗址内的图片文字加以科技的应用,对历史事件的呈现更加动态化与现代化,易被游客接受与学习。

2.加强文化宣传与保护意识。在生活与学习中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宣传与运用,如单位或者学校定期的举办“讲革命故事,创红色文明”的主题活动,设置“红色文化”的猜谜游戏,创建“红色之旅”的小区与街道,定期地举办红色讲座与演讲比赛,中华红歌会的歌咏大赛,使红色文化真正地融进生活走进社会。与此同时加强游客对文物遗址和环境的保护意识,使红色文化更好的传承与弘扬。

3.鼓励高校或者研究院深化红色文化研究。激励学者更多地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与现代化、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以及当代价值,创办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革命文化,使红色文化推动当地农产品、手工业、餐饮业的发展,如加强红色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让旅游业助推山西经济的转型。

4.利用互联网使山西红色文化走出去,吸引更多的爱好者和游客。如设置“红色网络”,通过“互联网+”的模式向外传播山西红色文化,集文字、视频、图片于一体,把曾经在山西这片红色黄土高地上留下光辉足迹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八路军将帅和文化工作者载入网页专栏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左权和赵树理,他们的信仰坚定、奋斗目标明确、革命红色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仰与学习。

5.增加红色文化课程,强化红色文化认同感。可以找当地专家、学者编纂红色文化教材做为教学课本走进课堂,让更多的学生加强对红色文化的认知感,穿越时空真实感受历史中的每一天,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加强对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红色文化情感,担负起光荣与伟大的文化使命。

处在新时代,讲好革命故事,弘扬红色文化,彰显精神力量,提高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让每一位中国公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这是我们的权利和义务,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与使命,我们应该为我们的家乡做更多的贡献以推动经济的转型提高市场竞争力,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2〕朱伟.红色文化传播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2014年11月17日.

〔3〕张慧霞,李中建.对山西红色旅游开发的思考〔J〕.经济问题,2006,(12).

〔4〕杨晓宇.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谈红色文化的建设〔C〕.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

〔责任编辑:谭 蕊〕

猜你喜欢

困境思考
跟踪导练(三)
跟踪导练(一)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神奇的设计师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