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BOPPPS模型的高校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与运用

2018-10-20李玲玲

理论观察 2018年5期
关键词:情绪管理教学设计

李玲玲

摘 要:BOPPPS是一个强调学生参与和反馈的闭环教学过程模型。本文针对高校心理健康课的特点,将BOPPPS模型运用到该课程中,并以《大学生情绪与情绪管理》这一专题中的“情绪管理的概念”和“情绪管理之表达情绪”这两项内容为例,展示基于BOPPPS模型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心理课的应用性和发展性功能。

关键词:BOPPPS模型;心理健康课;情绪管理;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5 — 0131 — 03

随着移动终端的大规模应用,低头一族已然成为高校课堂上的一道难题,特别是对于高校心理健康课这种大班教学、考核门槛较低的课程尤其如此。究其原因,一方面与现有的心理健康课堂设置“以老师为中心”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课堂目标不明确、知识水平测试评估不到位有关。如何优化个体的学习效率,如何让课堂上的“低头族”成为“抬头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BOPPPS模型因其目标明确、设计精细、参与性强和评价及时等特点,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必定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课堂“低头族”的现象。

一、BOPPPS模型介绍

BOPPPS 模型以建构主义和交际法为理论依据,以有效教学设计著称,是一个强调学生参与和反馈的闭环教学过程模型〔1〕。BOPPPS模型在近几年才被引入中国大陆地区,其在全球超过100所大学的运用实践证明BOPPPS模型是一个“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教学模式〔2〕。

BOPPPS模型将教学分为导入(Bridge -in)、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 和总结(Summary/Closure)6个阶段,遵循“导学引入-生成问题-参与研讨-检测评价”的思路。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BOPPPS模型更加强调学习目标的量化、更加注重参与式学习,更加强化学习效果的检测与反思,更加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3〕。

导入是通过较有吸引力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目标是要明确提出课堂学习所要得到的效果,不同于传统教学设计的“了解、理解和掌握”层次的目标,BOPPPS模型要求目标的设定要细化到可操作、可度量。前测主要是测量学生目前已达到的知识水平,一方面便于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水平,另一方面便于教师确定教学的侧重点。参与式学习是通过各类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让学生深度参与到课堂中来,以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后测是检测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掌握情况。总结可以由学生或者老师来进行,学生可以总结收获、提出建议,反馈问题。老师可以梳理重点内容,反馈学习情况,指出学生不足等。

二、BOPPPS模型运用于高校心理健康课的教学分析

1.可行性分析

心理健康课以学生的需要为起点,以学生的心理品质优化为归宿,教给学生的是对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处理后的生活化的阐述和形态。心理健康课的教学设计理念应不同于传统课程的教学。传统课程的教学是以科学性权威为基础的经验, 是“了解—体验”的课程,而心理健康课恰恰相反,是“体验—了解”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设计情境,强调“体验”,担负起和学生心灵交流、对话的任务〔4〕。心理健康课中参与式教学模式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调知识与问题、任务与活动的紧密结合,让学生通过参与教学而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5〕,掌握相应的心理技能,凸显其实用性。

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尝试,笔者目前所在高校的心理健康课程已经成为一门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文化素质课程,并在以下几方面独具特色:(1)每一專题均由“心理体验”、“心路探寻”、“心灵拓展”三部分组成,形成了由“体验—了解”的教学模式;(2)各知识点的内容除了课堂讲授外,更多的是采用情景体验、团体训练、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朋辈分享和心理测试等参与式教学方法。这些都与BOPPPS模型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BOPPPS模型是完全可以运用于高校的心理健康课堂的。

2.教学设计分析

导入:可以采取图片、视频、故事、问题、案例、新闻事件、心理现象、调查数据、心理测试和游戏等方式进行。比如看图片的投射测验、心理学的各类效应、看图讲故事、社会事件心理现象剖析、身边案例解析、提问分享等都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于心理课而言,接地气兼具互动性、趣味性的导入方法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目标:目标的设定注重量化,强调在哪个方面要达到什么程度。在实际的心理课堂中目标往往在前测之后。这是为了便于教师在课堂上再次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以便更准确的确定教学目标。

前测:可以与导入一起或者紧接着导入之后。对于理解性知识可主要通过判断题、选择题和提问来进行检测,而对于技能则可通过情境应对、案例分析和心理测试等方法来进行检测。前测的设置要简短易操作,侧重于考察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

参与式学习:注重体验性。可通过角色扮演、心理训练、游戏互动、认知练习、分享讨论和项目式学习等方式来进行。学习内容和形式要具有开放性,注重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去,以小组方式进行时要考虑分组的合理性,让朋辈互助成为学习的一种重要力量。

后测:对心理技能性内容的考核可着重通过生活化、情境化的题目、心理测验或者自我评估来检测学习所达到的水平,是目标的细化和量化。考虑到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滞后性,还可以通过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任务的情况来进一步跟进检测学习的效果。

总结:可以是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内容掌握情况、课堂教学现象、重点知识的梳理,也可以是学生填写课堂教学信息反馈表、一句话总结课堂感悟等,这几方面并不需要面面俱到,根据课堂实际而定即可。

3.作用和意義

从“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来看,BOPPPS模型教学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相长。一方面BOPPPS模型教学能适应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使教育从大规模生产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个人定制的学习模式。另一方面,BOPPPS模型教学中学生的反馈、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精准互动能让教师更好的了解需要教什么,教得怎么样,怎么教的问题,能及时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从高校心理健康课的教学目标来看,应用BOPPPS模型教学能更好地实现心理课程的教育功能。BOPPPS模型的运用将丰富并延伸第一课堂,催升学习动力,在更大程度上转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教育模式”为“发展教育模式”,强化课程的防范性和发展性功能,不断增强学生心理发展能力,促进学生情商与智商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BOPPPS模型教学设计案例

《大学生情绪与情绪管理》是高校心理健康课中的一个专题,也是高校心理健康课的一项重要内容。依据前面的分析,知识和技能层面对学生的要求和考核方式是不同的,因此接下来我将分别以此专题中“情绪管理的概念(知识)”以及“情绪管理之表达情绪(技能)”这两项内容作为案例,运用BOPPPS模型来进行教学设计展示。

特别要提的是,以上两个案例中关于教师讲授部分的教学设计都未体现出来。在参与式学习中,必备的概念性讲授必不可少,这是学科的严谨性、完整性和规范性的要求,除此以外教师还要结合学生参与式学习的成果进行高度的凝练、归纳和补充,教师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小结

1.基于BOPPPS的教学设计要更加注重对学生课前、课后学习的监督和管理。因为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内容被压缩,因此初级的知识点需要学生利用课前课后的时间来学习。在心理健康课的实践中,笔者辅以录制了微视频,并借助微助教等线上学习平台对学生课前课后学习加强把控。这对于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是必不可少的。

2.运用BOPPPS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加大投入,充分考量各教学设计环节以使得教学设计的效率和效益能得以显现。一般而言,一个传统的课堂可以被分解为若干个BOPPPS单元, 每个BOPPPS单元的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为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可根据整体教学要求对BOPPPS的每个环节进行灵活调整,可以调整各环节的顺序或者对各环节进行一些整合等。

3.基于BOPPPS模型的教学设计注重参与式学习,笔者所上的心理健康课是两个小班即60人左右一起上课,在实际的教学中,无论是课堂的组织管理、学习效果的评价还是课堂教学的及时调整等方面都有些尾大不掉。因此面向不超过30人的小班开课是比较理想的。

〔参 考 文 献〕

〔1〕Pattison P, Russell D.Instructional Skills Workshop Handbook〔M〕.Vancouver: UBC Centre for Teaching and AcademicGrowth, 2006.

〔2〕李纹霞.有效教学结构:BOPPPS之运用〔EB/OL〕.〔2015-12-15〕.http://www.teachers.fju.edu.tw/files/991/991027PPT-01.pdf)。

〔3〕张建勋,朱琳.基于 BOPPPS 模型的有效课堂教学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6,(04).

〔4〕许志红.后现代课程观下心理健康课程的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5).

〔5〕杨春萍,刘峰.高校心理健康课参与式教学模式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1,(04).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情绪管理教学设计
浅谈情绪管理在安全中的实践与应用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情绪管理与应对能力研究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听障大学生情绪管理问题分析
教师的情绪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