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析

2018-10-19刘永霞

建筑与装饰 2018年16期
关键词:沥青路面公路工程施工技术

刘永霞

摘 要 本文基于自己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经验的总结,以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为论述对象,以其施工技术为论述手段,以提升施工质量与服务水平为论述目的,就此展开技术分析

关键词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1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1.1 混合料拌和

(1)拌和温度控制。①沥青温度应控制在160~170℃之间;②基于矿料与矿粉以常温状态同时加入料仓,因此为保证矿料拌和温度,应控制其进料温度在175~190℃之间;③对于混合料出厂温度,宜控制在155~170℃之间,并且改性沥青混合料应相对提高10~20℃。

(2)拌和产生的粉尘必须排放出去,严禁回收后掺入混合料;对于生产所用矿粉,应存储于拌和机专用石粉灌内,并且保持干燥可自由流動。

(3)每天抽样两次检测沥青用量、集料级配及混合料性能,其各项性能指标均须满足规定要求。

(4)拌和完成的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团结或离析现象,对于质量不达标产品禁止出厂用于生产。

(5)当遇多雨潮湿季节时,为确保集料(特别是石屑)干燥无受潮现象,现场应做好防水措施,并在细集料因受潮使冷料仓难以供料时,鉴于其用量又少,因此不建议安排生产[1]。

1.2 混合料摊铺

(1)混合料摊铺前应先对下层基面实施全面检查,如若发现污染或其他破坏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并在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混合料摊铺作业。为保证混合料摊铺平整度,可利用“走雪橇”的方式对其进行控制,与此同时摊铺机安装自动找平装置,以此保障摊铺平整度满足规范要求。

(2)摊铺过程应连续、缓慢、匀速(摊铺速度宜在2~6m/min之间)进行,如无特殊情况,中途不得停顿或改变摊铺速度,以此保证摊铺平整且无离析现象。

(3)对于摊铺温度的控制,应综合摊铺环境(风速与气温)、厚度及下卧层表面温度等因素确定。例如当下卧层表面温度为15~20℃时,50mm的铺筑厚度对应最低摊铺温度为140℃,50~80mm对应为135℃,大于80mm对应为130℃。

(4)当摊铺作业由多台摊铺机同时进行时,相邻摊铺机应以梯队方式前后错开10~20m,并在碾压已摊铺完成段时应沿(热)纵缝方向预留10~20cm暂不碾压,以此作为后续摊铺的基准面,而后续摊铺应与预留部分重叠5~10cm,最后跨缝碾压一次成型。

1.3 混合料碾压

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主要包括初压、复压以及终压(包括成型)三个阶段,具体为:

(1)初压。混合料初压宜以钢轮压路机以1.5~2.0Km/h(最大不得超过3Km/h)的速度匀速静压1~2遍,碾压应沿道路纵向并使驱动轮面向摊铺机方向,从道路外侧向中线逐渐靠近,当遇坡道或超高路段时,则应由低处向高处碾压。由于混合料初压温度较高(一般为135℃左右),因此为保证碾压平整度,不得使用轮胎压路机或振动碾压进行作业,并且路缘石30cm内应采用小型压路机碾压。

(2)复压。混合料复压温度宜控制在120~130℃之间,并与初压应衔接紧密,碾压机械优先选用重型轮胎压路机(不宜小于25t)密实碾压4~6遍,碾压速度宜为3.5~4.5Km/h之间(最大不得超过6Km/h),同时控制轮迹重叠在1/3~1/2轮宽之间。

(3)终压。混合料终压宜选用双钢轮压路机静压不少于2遍,以此消除复压过程的碾压轮迹,进一步提升路面平整度。终压温度不宜低于90℃,碾压速度宜为2.5~3.5Km/h(最大不得超过5Km/h)。

需要主要的是:碾压成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只有在温度自然冷却至不大于50℃时,才可开放交通运行。

1.4 接缝处理

(1)纵向接缝。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一般均为全幅摊铺,因此大多以热接缝形式进行处理。如因客观原因无法全幅摊铺产生纵向冷接缝时,宜加设挡板或将先铺的混合料垂直切齐并刨出毛槎,然后涂刷少量粘层油后摊铺新料,新料跨缝摊铺并与已摊铺部分应重叠5~10cm,并待下层软化后利用人工将其铲走,最后跨缝碾压密实。跨缝碾压具体为先在已成型路面碾压并伸进新料100~150mm,然后碾压新料并伸进已成型路面100~150mm,如此便可密实接缝。

(2)横向接缝。横向接缝大多为冷接缝,其处理方法类似于纵向冷接缝,只是碾压时宜采用钢轮压路机先沿缝横向碾压,并于已成型路面伸进新铺层150mm碾压,然后每碾压一遍向新铺路面移动150~200mm,直至钢轮全部碾压在新铺路面为止,最后再纵向充分压实,以此确保接缝连接平顺。

2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素

2.1 压实控制

(1)结合工程实况合理确定碾压工艺与碾压机械的组合方式,为碾压工作的正式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2)合理设置碾压机械的作业参数,特别是在机械自重、振动频率与碾压速度方面,应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慎重选择,力争实现碾压效果的最优化;

(3)科学确定碾压温度,同时最大限度缩短段落,并且基于混合料粒径的考虑,以最大粒径为依据确定最佳碾压厚度;

(4)严禁在雨天实施摊铺与碾压作业,同时对经过雨淋的混合料应禁止使用[2]。

2.2 离析控制

加强混合料质量控制,对施工温度实施准确把握,其中碾压成型前与碾压成型后两个环节为混合料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素。混合料碾压成型前,一方面对粗骨料的相对集中位置应及时调整,同时将已发生离析的面层进行剔除,确保混合料摊铺的均匀性;另一方面当集中的粗骨料呈现为条带状且面积较大时,应选择在无风、温度适宜的天气利用人工进行翻拌处理(需以保证混合料温度为前提)。而在混合料碾压成型后,对于离析控制应做好以下工作:①当为路面局部或表层出现离析现象时,应在其表面喷洒适量乳化沥青粘层油后抛洒石屑进行碾压操作,完成后将多余石屑清理干净;②当离析现象严重且较为普遍时,应对路面实施压实度检测,如若压实度不达标,则应在将缺陷位置切除后重新摊铺新拌沥青混合料并进行碾压。

3 结束语

综述,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具有系统性与复杂性特征,其施工质量应注重于事前与事中控制,不能过度依赖于事后检测,同时做好施工技术的标准化管理与应用,以此实现公路工程整体质量与服务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GB50092-96.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2] 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沥青路面公路工程施工技术
公路工程中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雾封层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
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研究
基于移动 GIS 的公路工程外业调查系统研究
透水沥青路面淤塞问题分析
重载交通沥青路面荷载图式探讨
公路工程监理项目中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及有效措施研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