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8-10-19李佩荣
李佩荣
摘要:民兵预备役部队是我国国防后备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实施战略动员的主要对象。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政治动员中,这支队伍的作用如何发挥,对战争动员工作将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关键词: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
根据民兵预备役部队官兵在战时实施首批成建制动员的特点,按照《国防法》、《兵役法》、《预备役军官法》、《国防教育法》、《民兵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搞好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就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浅谈几点:
一、如何处理好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四个关系”
民兵预备役部队是我国后备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以来,特别是经过“九五”期间的调整改革后,其自身建设,特别是“两个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从高标准看,目前还有一些问题,特别是“四个关系”应当处理好。
(一)平时任职与战时任职的关系
目前,在民兵预备役军官的选配上,一些单位主要从平时工作需要出发,选配了不少地方组织、财政、人事等部门的干部。应该说,这种编配方法给民兵预备役部队平时工作和活动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使不少困难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从遂行作战任务的要求看,这种太平时工作需要作为主要依据的做法有失妥当。
(二)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的关系
现在,一些民兵预备役部队对集中状态下的部队教育、训练、整组等活动的开展很重视,而对分散状态下的民兵预备役官兵的情况却不甚关注,对他们在哪里、干什么心中无数,在人员的掌控上缺乏得力措施。
(三)单个训练与建制训练的关系
从目前情况看,单个人员训练在民兵预备役部队训练中是比较落实的,但成建制训练在少数单位却落实的不够好。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组织训练时,单个人员相对来说易于抽调和组织,而成建制地拉整连、整营出来搞训练,难度要大得多。
二、处理民兵预备役部队按纲建連的难点及对策
民兵预备役部队是我军后备力量建设的重点,是战时实施快速动员的主要对象。按照《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的要求,把民兵预备役部队的基层连队建设好十分必要。然而。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目前一些基层连队的按纲建设情况并不乐观,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部分预任官兵的竞争意识不强,参与连队建设积极性不高
由于民兵预备役部队兵员高度分散,一个连队在好几个乡镇或企事业单位编兵,组织预任官兵开展集体活动的时机少,连与连之间,排与排之间,班与班之间,人与人之间可比性活动少,彼此间缺少相应的竞争机制,没有比一比的思想;加之预任干部平时主要忙于地方工作,因而参与连队的积极性不高。
(二)《纲要》精神把握不准,认识不到位
预任官兵平时都工作生活在地方,接触部队的时间少,加之宣传教育不到位,民兵预备役部队的一些规章制度等还没有深入到每一名预任官兵心中,对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因而在工作中,一些预任官兵凭热情和兴趣办事,一旦遇到困难和问题无所适丛。
(三)长远建设思想不够,只图短期效应
一些民兵预备役部队在建设中没有长远的发展目标规划,工作图省事,只顾眼前利益。如编兵时为了达到退伍兵比率,把超龄的退伍兵编入连队;为开展活动方便,只在离乡镇府近,交通便利的地方编兵。
三、如何转变民兵预备役工作机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制等的不断深化,城市民兵预备役建设既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又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一)运用行政手段向依法加强监督管理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依法加强城市民兵预备役建设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近几年,国家先后颁布了《民兵工作条例》、《关于企业民兵、预备役工作的规定》等多部法规。
(二)集中统一开展向适时遂机跟进转变
民兵预备役工作具有亦兵亦民的特点,上级军事系统在民兵预备役工作方式方法上不宜采用一个模式。就企业生产而言,不但要受合同、资金、市场、原材料和季节影响,且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亦不大相同。
四、如何完善城市民兵预备役的管理体制
坚持党对武装工作的绝对领导,是城市民兵预备役工作改革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
(一)属地管理上,要完善双重领导管理体制
我国城市民兵预备役工作传统的领导体制是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条条支持”。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条块结合的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无条去管、条条难管、块块不管的问题相继出现,使原有的体制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二)党管武装上,要完善城市党管武装制度
要根据党建工作的新特点和城市民兵预备役工作的新要求,建立完善武装工作双重领导、军地双向兼职、党委议军、述职考评、武委会例会等制度。进一步强化党管武装责任意识,切实把城市民兵预备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确保党管武装工作落实。
(三)基层建设上要着力健全街道和企事业单位的武装机构
城市基层武装机构是国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企事业单位和街道中的武装工作部门,必须加强建设。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使我国的后备力量在执行和实施国家战略动员和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动员中,才能发挥好这几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民兵预备役工作概论[M].国防大学海潮出版社,2004.
[2]民兵工作概论[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5.
[3]预备役部队建设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训练部出版,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