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康油田低成本高效开发策略浅析
2018-10-19张军生
张军生
摘要:中康项目部自2010年成立以来,严格按照“新区块、新模式”的管理要求,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学习借鉴国内外一流企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探索、实践,逐步建立了“集中决策、项目管理、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油公司管理模式。始终以价值为导向,健全完善市场竞争机制,规范制定内部管理制度,有效管控了各项成本费用,中康油田实现了高效勘探、效益开发的目标。
关键词:低成本;高效;开发;策略;中康油田
一、专注顶层设计,优化人力资源管理,降低人工成本
严格按照油公司管理模式,建立了联管会、项目部、基层队(站)三级扁平管理架构,减少了管理层级。科研依托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现场服务通过市场竞争引进专业化队伍,避免了项目部“大而全,小而全”的重复建设,在合作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本着“一个团队、互利共赢”的原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项目管理运营模式,为项目高效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管理和制度保证。
(一)严把用才标准关。把既懂技术,又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引进来。
(二)坚持用工本地化。除管理、技术人员由油田和合作方选派外,一般操作人员从本地招用,有力促进与当地政府管理部门的密切合作,积极履行了社会责任。本地人员占到用工总数的58%。
二、集思广益,全员参与,全面挖潜增效
面对持续的低油价形势,中康项目部坚持开展全员创新创效活动,牢固树立“每个单位都是创效单元、每个岗位都能创造价值”的思想,做精做细做实每一项工作,集众人之智、之力,汇效益之源。
(一)优化工程定额。根据国内原油市场价格趋势,结合中康油田的管理模式、地质条件等,参照中国石化石油工程定额标准,组织人员对钻井、井下、压裂工序、石油工程费用进行跟踪、测算,形成一套适合中康油田实际的工程定额价格体系,工程施工及服务合同单价较过去同类价格相比下降10%-12%。
(二)强化效益评价。坚持没有效益的措施井不干,从开发实际出发,深入基础地质研究,优化措施选井,累计减少低效措施井6口,节约资金300万元。
(三)修旧利废“掘金”。开展修旧利费工作,累计节约成本43.5万元。
(四)闲置资产“掘金”。盘活长停井资产。回收长停井管杆16口,回收管杆5200米,再利用率100%;开展报废井井台复垦工作,复垦6井台合16.75亩,回挖石料7431立方米,铺垫9个新井台,节约费用30余万元。
三、加强国家政策利用研究,降低税收费用成本
一是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有关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按15%缴纳。二是积极与东乌旗地方政府部门沟通,油区道路纳入内蒙古自治区“村村通”公路建设,共计占地64.5亩,耕地占用税由40元/亩·年降至2元/亩·年。
四、“丛式井组”模式,集约化设计、集约化建产,是中康油田低成本发展之源
(一)“丛式井组”模式。根据中康油田地处草原湿地,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大力推广丛式井组开发,降低钻前成本,节省地面投资,方便油田维护管理,解决了草原湿地土征用地、环保、管理等多个难题。按照“丛式井组”建设要求,从顶层设计入手,专业技术人员牢固树立“设計上的优化就是最大的节约”的理念,优化开发方案、井位部署、钻井试油等方案。在中康油田部署了20个丛丛式井场,累计节约土地442.8亩,节约征地费用166 万元;同时丛式井集约化建产,油田工艺流程由传统的三级布站变为一级布站,减少征地面积,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投资。
(二)核心技术破解中康油田低产稳产难题。压裂和精细注水是解决中康油田低渗、低产的关键因素。2010年至今,中康油田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压裂技术。水力喷射控高压裂、前置液加粉砂段塞注入、低温破胶压裂液压裂的成熟应用,都颇具中康特色。据统计,中康油井压裂后,产量增幅可达3-5倍,累计贡献原油3万吨以上。低渗开发通常要注水与压裂相结合实施,经过多年摸索,提出“脉冲周期注水+温和注水”概念,减少注水强度,改善波及面积,减缓水淹速度。目前平均注水压力6.8MPa,累计增油6583吨。
(三)新技术推广应用。清防蜡配套技术应用,药剂使用量、洗井次数大幅下降,节约费用15万元。推广无功补偿综合柜,安装11台变频柜,节约电费116.2万元;集输复线优化,管线采取埋地敷设,节约费用110万元;基地消防水源提压改造,节约费用15万元。技术创效上,累计节约263.2余万元,阶段累计节约2984.54余万元。
五、几点认识
(一)加大对油气合作项目的支持力度。在国家推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大背景下,尽快完善细化对外油气合作制度,畅通项目部和油田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渠道,保证油气合作项目健康、高效运行。
(二)积极协助康隆公司拓宽融资渠道。在低油价的形式下,合作方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持续的资金投入是实现项目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油田专业部门为企业融资创造便利条件,助推中康合作项目度过低油价时期。
(三)创新油田开发理念和技术。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生产数据显示,采收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能增加可采储量1.3亿吨,相当于勘探一年新发现的储量。遵循“提高采收率就是最大的效益”的理念,改变老油田传统的开发模式,开展二次采油与三次采油结合矿场开采技术实验,实现产量与效益的平衡,或许是解决“中康油田水驱矛盾突出、稳产难度大”最现实、最经济的技术选择。
参考文献:
[1]刘斌.低油价下油气田企业经济评价工作思考[J].国际石油经济,2015(12).
(作者单位:中原油田内蒙探区勘探开发指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