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归根、茎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

2018-10-19罗旭东李成义李旭强正泽冯晓莉王明伟李硕王燕

中国药房 2018年3期
关键词:黄酮乙醇体积

罗旭东 李成义 李旭 强正泽 冯晓莉 王明伟 李硕 王燕

中图分类号 R28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18)03-0364-05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18.03.18

摘 要 目的:优化当归根、茎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提取溶剂乙醇的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为考察因素,以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当归根、茎中总黄酮的回流提取工艺。结果:当归根、茎中总黄酮最优提取工艺分别为乙醇体积分数70%、50%,料液比1 ∶ 40、1 ∶ 30,提取时间1.3、1.7 h,均提取2次;验证试验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7.253 6、25.144 1 mg/g(RSD=1.57%、1.49%,n=3),与模型预测值(6.942 8、25.703 5 mg/g)的相对误差分别为4.28%、2.24%。结论:优化后的当归根、茎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简单,重现性和可预测性较好。

关键词 当归;根;茎;总黄酮;单因素试验;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回流提取;工艺优化

ABSTRACT OBJECTIVE: To optimize reflux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the roots and stems of Angelica sinensis. METHODS: The reflux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the roots and stems of A. sinensis was optimized by Box-Behnken design-response methodology based on single factor test using volume fraction of extraction solvent ethanol, solide-liquid ration, extraction time, extraction times as investigation factors, the content of total flavonoids in extract as evaluation index. RESULTS: The optimal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the roots and stems of A. sinensis was that volume fractions of ethanol were 70% and 50%; solid-liquid ratios were 1 ∶ 40 and 1 ∶ 30; extraction time were 1.3 h and 1.7 h; The number of extraction times is two times. In verification test, the contents of total flavonoids were 7.253 6, 25.144 1 mg/g (RSD=1.57%, 1.49%, n=3); relative errors of those to predicted value (6.942 8, 25.703 5 mg/g) were 4.28%, 2.24%. CONCLUSIONS: Optimized extraction technology for total flavonoids from the roots and stems of A. sinensis is simple, reproducible and predictable.

KEYWORDS Angelica sinensis; Roots; Stems; Total flavonoids; Single factor test; Box-Behnken design; Response methodology; Reflux extraction; Technology optimization

當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Diels]的干燥根,味甘、辛,性温,能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临床上主要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肠燥便秘等证[1]。当归中主要含苯酞、黄酮、多糖、有机酸等多种类型的化学成分[2-4],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衰老、抗菌、保肝、降压、抗癌、抗炎镇痛、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5-9],且其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只能外源性获取[6]。因此,对黄酮类化合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当归药食两用历史悠久,历代本草均对其有记载。经笔者调查发现,2014年甘肃岷县当归种植面积达1.01万hm2,总产量2×107 kg左右[10]。但由于在传统用药习惯中,当归仅以根入药,故每年采收后当归大量的地上部分被丢弃,不仅污染了产地环境而且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已有研究表明,当归地上部分中含有很多活性成分,如具有抗菌、抗凝血活性的金丝桃苷、绿原酸等成分[11-12]。近年来,对中药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并扩大其药用部位等研究已被广泛关注,但关于当归地上部分茎总黄酮的提取和含量测定却鲜见报道。

本研究以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单因素试验与Box-Behnken设计相结合的方法,以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的体积分数、提取次数等为考察因素,以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当归根、茎中总黄酮的回流提取工艺,为当归茎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

1.1 仪器

UV-2401-P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 BT25S型电子分析天平(精度:1/100 000)、 BT124S型电子分析天平(精度:1/10 000)均来源于北京赛多利斯仪器有限公司;DK-98-ⅡA型电热恒温水浴锅(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101-1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北京市永兴仪器有限公司)。

1.2 药材、药品与试剂

采集甘肃岷县十里镇2016年10月初当归根、茎(海拔:2 313.1 m,经度:104°0′ 10″ ,纬度:34°26′ 2″ ),经甘肃中医药大学李成义教授鉴定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茎;芦丁对照品(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B20771,纯度:98%);无水乙醇、亚硝酸钠、氢氧化钠、硝酸铝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总黄酮含量测定

2.1.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样品粉末2.0 g,用80%乙醇为溶剂,称质量;回流提取1 h,取出,冷却至室温,称质量并用80%乙醇补足减失的质量,过滤,滤液用80%乙醇定容于 100 mL量瓶中,摇匀,即得。

2.1.2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确称取干燥至恒质量的芦丁对照品0.005 03 g,用75%乙醇溶解并定容至25 mL量瓶中。精密吸取0.5、1、2、2.5、4 mL,上述溶液置于10 mL具塞试管中,加5%亚硝酸钠溶液0.3 mL,摇匀;静置6 min;再加10%硝酸铝溶液0.3 mL,摇匀,静置6 min,最后加4%氢氧化钠溶液4.0 mL,加水至刻度,摇匀;静置10 min,于510 nm波长下测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y)、芦丁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进行线性回归,得方程y=6.254 1x-0.011 3(R2=0.999 6),表明芦丁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036 98~0.148 9 mg/mL。

2.1.3 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准确度试验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5 mL,按“2.1.2”项下方法操作后测定吸光度,连续测定6次,结果吸光度的RSD=1.06%(n=6),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分别取供试品溶液放置0、2、4、6、8、10、24 h后测定,结果总黄酮含量的RSD=2.38%(n=7),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性良好。按“2.1.1”项下方法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照“2.1.2”项下方法操作后测定吸光度,结果吸光度的RSD=1.61%(n=6),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样品粉末0.5 g,共6份,分别精密加入一定量的芦丁对照品溶液(1 mg/mL),按“2.1.1”项下方法制成供试品溶液,再按“2.1.2”项下方法测定,计算含量及回收率。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2.4%(RSD=2.35%,n=6),表明该方法准确度良好。

2.1.4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精密吸取各供试品溶液5 mL,按“2.1.2”项下方法测定吸光度,计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mg/g)。

2.2 当归根、茎中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单因素试验

笔者在前期试验中发现,回流提取总黄酮含量较超声提取法高,故本试验采用回流提取法提取当归根、茎中总黄酮。以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因素,考察各因素提取条件下的总黄酮含量。

2.2.1 乙醇体积分数 精密称取当归根、茎样品粉末2.0 g,固定当归根、茎料液比为1 ∶ 30,于80 ℃恒温水浴中回流提取1 h,考察不同体积分数(50%、60%、70%、80%、90%)的乙醇对当归根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见图1A;同时,考察不同体积分数(40%、50%、60%、70%、80%)的乙醇对当归茎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见图2A。

由图1A、图2A可知,随着乙醇体积分数的增加,当归根、茎中总黄酮含量呈上升趋势,乙醇体积分数分别为80%、50%时总黄酮含量达到最高值,再增加乙醇体积分数而总黄酮含量呈下降趋势,确定当归根、茎中总黄酮提取时乙醇体积分数分别以80%、50%较优。

2.2.2 料液比 精密称取当归根、茎样品粉末2.0 g,固定当归根、茎提取时乙醇体积分数分别为80%、50%,于80 ℃恒温水浴中回流提取1 h,考察不同料液比(根: 1 ∶ 20、1 ∶ 25、1 ∶ 30、1 ∶ 35、1 ∶ 40;莖:1 ∶ 15、1 ∶ 20、1 ∶ 25、 1 ∶ 30、1 ∶ 35)对当归根、茎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见图1B、图2B。

由图1B、图2B可知,随着料液比的增加,当归根、茎总黄酮含量呈上升趋势,料液比分别为1 ∶ 35、1 ∶ 30时总黄酮含量达到最高值,再增加总黄酮含量变化微小,综合考虑提取效率,确定当归根、茎料液比分别为1 ∶ 35、 1 ∶ 30。

2.2.3 提取时间 精密称取当归根、茎样品粉末2.0 g,固定当归根提取时乙醇体积分数为80%、料液比1 ∶ 35,当归茎提取时乙醇体积分数为50%、料液比1 ∶ 30;于80 ℃恒温水浴中回流提取,考察不同提取时间(1、1.5、2、2.5、3 h)对当归根、茎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见图1C、图2C。

由图1C可知,随着提取时间的增加,当归根总黄酮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2.5 h达最大值,且提取时间为1、2.5 h时总黄酮含量差别较小,综合考虑提取效率,确定当归根提取时间为1 h。由图2C可知,随着提取时间的增加,当归茎总黄酮含量呈上升趋势,1、1.5 h呈急剧上升趋势,随提取时间的增加上升趋势变缓,总黄酮含量增长幅度较小,综合考虑提取效率,确定当归茎提取时间为1.5 h。

2.2.4 提取次数 精密称取当归根、茎样品粉末2.0 g,固定当归根提取时乙醇体积分数为80%、料液比1 ∶ 35,于80 ℃恒温水浴中回流提取1 h;固定当归茎提取时乙醇体积分数为50%、料液比1 ∶ 30,于80 ℃恒温水浴中回流提取1.5 h,考察不同提取次数(1、2、3、4次)对当归根、茎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见图1D、图2D。

由图1D可知,随着提取次数的增加,当归根总黄酮含量呈上升趋势,但随提取次数的增加,总黄酮含量变化较小,为提高提取效率,确定当归根提取次数为1次。由图2D可知,随着提取次数的增加,当归茎总黄酮含量呈上升趋势,提取2次时总黄酮含量急剧上升,继续增加提取次数,总黄酮含量变化较小,综合考虑,确定当归茎提取次数为2次。

2.3 当归根、茎中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响应面试验

2.3.1 试验设计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 Behnken设计原理,选取提取时间(X1)、料液比(X2)、乙醇体积分数(X3)3个因素为自变量,以所得总黄酮含量为响应值(Y),设计3因素5水平共20个试验点的响应面分析试验,其中14个析因试验、6个中心试验,并综合单因素试验结果确定零水平和波动区。试验设计因素与水平见表1;设计与结果见表2。

2.3.2 模型建立与显著性分析 采用分析软件 Design- Expert 8.0.5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多元二次回归拟合方程如下:当归根为Y=6.63+0.046X1+0.57X2-0.30X3+0.078X1X2+0.095X1X3+8.5×10-3X2X3-0.083X12-0.31X22-0.93X32;当归茎为Y=25.16+0.16X1+1.22X2-0.51X3+0.1X1X2+0.30X1X3+0.087X2X3-0.22X12-0.82X22-1.03X32。方差分析结果分别见表3、表4。

由表3可知,该模型回归(P=0.001 4<0.01)显著,失拟项(P=0.067 2>0.05)不显著,且该模型相关系数R2=0.881 6,说明该模型与试验拟合良好,表明该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可用此模型来分析和预测回流提取当归根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在各因素中,X2、X32极显著,X22显著,其余均不显著;交互项无显著影响。由F值大小可以判断,在所选试验范围内,3 个因素的总黄酮含量影响排序为 X2>X3>X1。由表4结果可知,该模型回归(P=0.000 8<0.01)显著,失拟项(P=0.579 6>0.05)不显著,且该模型R2=0.893 5,表明该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可用此模型来分析和预测回流提取当归茎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在各因素中,X2、X22、X32高度显著,X3显著,其余均不显著;交互项无显著影响。由F值大小可以判断,在所选试验范围内,3个因素的总黄酮含量影响排序为X2>X3>X1。

2.3.3 响应面法优化试验 根据拟合模型绘制当归根、茎中总黄酮的响应面图,判断最优参数及各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以此确定最优工艺参数范围,详见图3、图4。

(1)X1-X2。由图3A可知,当X3值一定、X2值不变时,Y值随着X1的增加变化较小,曲线较为平坦;X1值不变时,Y值随着X2值的增加而增加,到达一定程度后,随着X2值的增加变化缓慢。当料液比为1 ∶ 30~1 ∶ 40时,总黄酮含量最高且几乎不变。由图4A可知,当X3值一定、X2值不变时,Y值随着X1值的增加变化不大,曲线较为平坦;X1值不变时,Y值随着X2值的增加而增加,到达一定程度后,随着数值的增加变化缓慢。当X2值为1 ∶ 25~ 1 ∶ 35时,Y值最高且几乎不变。

(2)X1-X3。由图3B可知,当X2值一定时、X3值不变时,Y值随着X1值的增加变化较小,曲线较为平坦;当X1值不变时,Y值随着X3值的增加而增加,到达一定程度后,随着X3值的增加反而下降。当X2值在58%~74%时,Y值最高且几乎不变。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当归根总黄酮极性与此范围体积分数乙醇溶液的极性相当。由图4B可知,当X2值一定、X3值不变时,Y值随着X1值的增加变化不大,曲线较为平坦;当X1值不变时,Y值随着X3值的增加而增加,到达一定程度后,随着X3值的增加反而下降。当乙醇体积分数在45%~55%时,Y值最高且几乎不变。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当归茎总黄酮极性与此范围体积分数乙醇溶液的极性相当。

(3)X2-X3。结果见图3C、图4C。由图3C、图4C可知,当X1值一定时,Y值随X2值及X3值的增大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从图形走向趋势看,X2值的影响效应更大。三者的交互作用與回归方差分析结果一致。

从响应面图可以判断出最佳点均落在试验考察区域内,根据所得到的模型,回流提取当归根、茎总黄酮最优提取条件分别为乙醇体积分数67.53%、48.50%,料液比1 ∶ 39.9、1 ∶ 32.69,回流时间1.34、1.67 h。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将当归根、茎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分别修正为乙醇体积分数70%、50%,料液比1 ∶ 40、1 ∶ 30,回流时间1.3、1.7 h。

2.4 验证试验

分别精密称取3份当归根、茎样品各100.0 g,按上述修正的最优提取工艺进行验证试验,操作方法同前。结果,当归根提取液的总黄酮含量为7.253 6 mg/g(RSD=1.57%,n=3),与理论预测值6.942 8 mg/g基本吻合(相对误差为4.28%)。当归茎提取液的总黄酮含量为25.144 1 mg/g(RSD=1.49%,n=3),与理论预测值25.703 5 mg/g基本吻合(相对误差为2.24%)。

3 讨论

在试验前期,笔者曾采用80%乙醇提取当归茎中总黄酮,结果提取液呈绿色,采用对提取液离心、活性炭吸附、石油醚萃取及石油醚索氏回流提取等方法去除叶绿素,效果均不理想。但在后续单因素试验中发现,乙醇体积分数在50%时当归茎总黄酮含量较高,且提取液为棕黄色,全波长扫描发现无叶绿素吸收峰,推测在此乙醇体积分数条件下叶绿素对总黄酮提取液影响较小。故确定提取当归总黄酮时乙醇体积分数最低为50%,且由此简化了试验步骤。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归根总黄酮乙醇体积分数为70%,而当归茎乙醇体积分数为50%,由此可推断当归根中黄酮极性较小,而当归茎中黄酮极性较大。

目前,对当归地上部分茎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文献报道较少。Ben-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相对于正交试验设计和均匀设计法具有预测性好、精确度高的特点,故本课题组采用单因素试验与Ben-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相结合对当归根、茎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验证试验结果发现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较小,表明采用响应面法所得优化条件稳定、可靠。另外,经比较发现,当归茎中总黄酮含量约为根中总黄酮的3.24倍。故笔者认为应将当归地上部分特别是茎部合理开发利用,在避免资源浪费的同时可增加经济效益,由此还可提高当地药农生产积极性。本研究结果为当归地上部分茎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1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33-134.

[ 2 ] 李曦,张丽宏,王晓晓,等.当归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药材,2013,36(6):1023-1028.

[ 3 ] 王英,张尚智,朱田田,等.当归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析研究进展[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6 (2):75-79.

[ 4 ] 李明,李慧芬,崔偉亮,等.当归主要化学成分及抗病毒、抗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杂志,2013,32(9):694-695.

[ 5 ] 赵梅,周淑琴.黄芩中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3,24(11):1050-1052.

[ 6 ] KUMAR S,PANDEY AK. Chemistry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flavonoids: an overview[J]. 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2013.DOI:10.1155/2013/162750.eCollection 2013.

[ 7 ] TAPAS AR,SAKARKAR DM,KAKDE RB. Flavonoids as nutraceuticals: a review[J]. Herba Polonica,2008,7(3):1089-1099.

[ 8 ] 李芝,王超云,张树平,等.罗布麻叶总黄酮对高脂高盐大鼠高血压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J].中草药,2012,43(3):540-545.

[ 9 ] 赛米热·艾尼瓦尔热, 木塔力甫·艾买提,古扎力努尔·买提沙地克,等.高良姜总黄酮对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5,38(8):958-962.

[10] 张建强,刘文华.岷县当归产业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21):9-11.

[11] ZHOU GS,YANG NY,TANG YP,et al.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the aerial parts of Angelica sinensis and their bioactivities[J].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2012,10(4):295-298.

[12] 胡淑毅,刘东来.当归地上部分中绿原酸和金丝桃苷的含量测定[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4):10-11.

(收稿日期:2017-06-01 修回日期:2017-07-10)

(编辑:刘 萍)

猜你喜欢

黄酮乙醇体积
乙醇的学习指导
1立方厘米与1立方分米
乙醇和乙酸常见考点例忻
大豆黄酮在蛋鸡养殖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探寻
谈拟柱体的体积
超声波辅助提取苦荞麦总黄酮工艺的优化
平卧菊三七叶中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谁的体积大
世界主要国家乙醇燃料生产情况
响应面法优化繁缕中总黄酮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