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推进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2018-10-19戴华

企业文化 2018年3期
关键词:十九大党风廉政国有企业

戴华

摘要: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是我国党建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十分艰巨而深远的政治任务,不仅关乎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也深深影响着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地位的稳定。当前,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依然十分严峻,还有很多的困难需要我们去面对和克服。十九大的召开为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但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鉴于此,本文以十九大精神以指导,对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进行了探讨,以期有所借鉴价值。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十九大

贪污腐败是社会发展的毒瘤,也是困扰中国当下的重大隐患,如果任由其自由发展,将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最终导致亡党亡国。为此,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党风廉政工作当做重大事项来抓,推行全面治党、强力治标,苍蝇和老虎一起打,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党内政治生活

展现新气象,取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信任。经过四年多的努力,我国反腐败斗争取得卓越的成果。以浙江省为例,2016年,浙江省处置反映问题线索23753件,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9989人,党纪重处分和作出重大职务调整7921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427人。

十九大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大会议,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指出:我们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原则,继续巩固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习总书记的讲话释放了强烈的信号,我国的反腐斗争将继续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的态势。国有企业是我国腐败行为频发的重灾区,斯蒂芬·莫尔在《权力与腐败》一书中指出,人们通常认为政府部门是腐败的发源地,殊不知企业中也经常发生腐败问题。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力量,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做出突出贡献。然而,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系列的腐败问题,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有企业腐败的数量不断增多、金额不断增大、手法不断翻新,不仅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损害了国企员工的切身利益,也给企业生产和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隐患。因此,在十九大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加强廉政建设迫在眉睫。

一、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滥用职权,侵害企业利益

首先,国有企业中存在着以权谋私和侵吞国有资产的问题,有的国企领导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谋求私利,损害了企业以及国家的利益。具体表现为:有的领导者利用各种非法手段,将国企资产偷偷转移到自己名下,或者创办与国企业务联系密切的私人公司,损公肥私;有的国企领导者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利用手中权力对国有资产进行虚假评估,人为的降低企业资源,套取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有的领导干部不顾国家法律规定,利用国企改革或股票上市之机,套取内部消息,获取暴利。其次,职务消费,挥霍浪费。部分国企领导提高公务消费标准,大吃大喝、奢侈浪费,以开会培训的名义四处游山玩水的现象十分普遍,企业的业务招待费居高不下,引起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十八大严厉打击公款吃喝的大背景下,有的国企领导不顾中央八项规定的三令五申,将吃喝地点改到内部食堂或隐蔽会所来躲避监督。第三,贪污受贿。作为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掌握国家经济命脉、占据着重要能源,具有一定的市场垄断地位,这一切成为腐败行为发生的温床。部分领导“靠山吃山”,利用手中权力,在物资采购、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进行钱权交易和贪污受贿,甚至在十八大之后也不收手,严重损害了企业利益。

(二)违反薪酬规定,侵害职工权益

首先,部分国企领导薪酬待遇过高。国企领导是由上级政府任命的,是具有一定级别的政府官员。上级主管部门对国企领导的薪酬待遇规定比较模糊,通常只是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没有详细的薪酬管理方法,国企领导自己制定待遇标准,造成薪酬待遇与国企领导的工作绩效不成正比,甚至有些亏损严重的国企,领导的薪酬待遇不断增长,领导与普通职工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愈发明显,招致员工的不满。十八大后,在反腐败的高压态势下,国企领导薪酬管理日趋规范,但部分企业依然通过多报、虚报发票等形式,来套取资金和增加福利。部分领导用公款购买礼品,违规报销、长期占用企业车辆等现象也屡见不鲜。其次,克扣工资。部分国企存在克扣工人工资的现象,企业利用各种不正当的理由来扣减员工应得的工资,或者先将工资发给工人,然后让职工交出需要扣减的部分,这些案件尽管金额较少,但性质恶劣,产生极坏的影响。

(三)任人唯亲,拉帮结派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绝对不搞封建社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那一套,不能结党营私和拉帮结派。然而,部分国有企业中领导干部违反干部使用原则,任人唯亲的现象一直存在,甚至出现家族几代人都在同一单位的怪象,这种通过血缘关系结成的利益共同体对国有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桎梏。除此之外,还有通过校友、老乡等紐带结成的各种圈子,成员之间拉关系、谈感情,互相提携、互相关照,严重破坏了党的政治纪律。

二、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对策

十九大关于党风廉政问题的指导,为国有企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方向和动力。

(一)加强制度建设,形成不能腐的防范机制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好的制度能让坏人无法横行,坏的制度能让好人无法做好事。制度建设是基础,用制度来约束人才能真正达到党风廉政建设的目的。十八大我们党提出:要将权利关进制度的牢笼。从国有企业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建设。一是,健全国有企业的选人用人制度。为了从源头上遏制国有企业腐败行为的发生,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董事会、监事会的监督作用,逐渐去行政化改革,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实现领导干部完全市场化选聘。在人才市场上公开招聘有丰富工作经验和领导能力的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的薪酬待遇与工作业绩进行挂钩;中层领导的选拔和任用也要严格执行《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本着透明、公开、公正的原则,向社会进行公示,接受职工和全社会的监督;国有企业关键岗位落实人员交流制度,特别是财务、采购、销售等部门的关键岗位人员要定期交流,避免一人长期占据重要岗位,容易滋生腐败问题。二是,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是国企各种腐败行为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需要国有企业强化内部审计制度,甄选有责任心,懂财务、法律和经营管理知识的专业审计人员。赋予审计部门应有的权利,坚持定期审计与专项审计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审计领导干部公务消费等方面的问题,审计部门的工作直接向监事会汇报,发现违法问题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

(二)加强党外监督,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

一是,广泛收集线索。俗话说“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满意度是检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指标,让人们群众参与到反腐倡廉建设中来,能够大大提高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腐败归本到底是一种脱离群众的行为,群众对少数领导干部大吃大喝、贪污腐败的现象深恶痛绝。为此,国有企业可以通过设置举报箱,开通微信、短信、微博等,积极收集相关线索。相关负责人员要对线索进行认真审查和整理,及时向有关领导进行汇报,避免举报线索的遗漏。企业还要大力提倡实名举报制度,实名举报不仅增加了举报线索的真实性,也方便调查人员与举报者进行沟通,深入了解相关信息。同时,要实行严格的保密制度,严禁泄露举报人的信息。另外,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作,仅仅依靠企业内部监督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需要工商、审计、物价和公安等部门的配合,通过对一些高档消费场所,例如夜总会、高档酒吧、会所的检查,发现有价值的线索。二是完善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制度。从十八以来国有企业部分领导违纪腐败的案件来看,大多是在“八小时之外”发生的大吃大喝、违规操办婚礼、进入高档场所消费等现象,为此,我们需要发挥各种监督手段的优势,做到无盲区和全方位的监督。另外,部分领导干部是从家属受贿开始腐败的,领导干部要严格约束和教育家属,家属也要对领导干部多关心,当好交友的参谋,避免领导干部由于交友不慎而发生违纪违法的问题。四是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目前,我们已经迈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便捷性、及时性等特点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诸多便利。一方面,利用互联网的公开性特点,国有企业可以将招投标等工作放到网上,推进信息公开,压缩权利寻租的空间。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要设置畅通的网络举报程序,让腐败分子置于全体人民的监督之下。

(三)完善国有企业党务纪检人员建设

纪检监察干部是纪律监督者,管理者,执行者,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保持责任意识,勇于承担责任,完成工作,为人民服务。一是建立实践互动机制。实行不同单位、不同部门的纪检负责人及纪检人员进行轮流监管和互动,这样可以保证监督的质量和监管工作的推动,更好地完成纪律监督工作。选拔上级纪委、企业总部的优秀办案人员,对办案人员进行指导、实例讲解、培训。二是建立内部约束机制。各个纪律监察体系应该建立约束体制,对纪律监督员的表现及时进行考评,避免纪律监督机制得不到有效运行。三要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對不作为的纪检监察干部实施问责,对损害纪检监察机构形象、违反有关规定的人员实施追责。四是开展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必须施行严格的纪检监察干部的管理体系,保证其作用得到正确发挥。加强对年轻力量干部的培养,加强干部成员的责任意识,要求他们多承担责任,积极完成工作,建立具有竞争性的体制,使得各纪检监察干部明确自己的责任,积极配合监督体系的完成。特别注重对各纪检监察干部思想道德上的培养,要求他们具有学习党的优秀工作品质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人民谋求幸福,为创建更良好的国家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成为品行优良,有社会带头作用的群众所喜欢的好官员。

三、结语

总之,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们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和谐稳定。当前国有企业频频发生腐败案件,在客观上,有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也有企业内部制度存在漏洞缺陷,权力缺乏监督,惩治缺乏力度等原因。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加大了反腐倡廉建设力度,查处了部分腐败案件,惩治了部分腐败分子,一些腐败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是随着国有企业进一步的深化改革,还会不断面临许多新矛盾、新问题,这也充分证明国有企业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十九大的召开,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工作指明了方向,国有企业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当作大事来抓,抓出成效,全面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王怀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论中共十九大的理论贡献[J].党政研究,2017(12).

[3]万里光,徐林喜,侯玉林.反腐倡廉建设研究文集(第二辑)[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3.

[4]徐喜林.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杭州饮食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十九大党风廉政国有企业
煤矿党支部如何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十九大”行情拉开序幕
为十九大召开 做好三个准备
“十九大”火爆朋友圈的深意(焦点话题)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龙马潭农商银行
为“十九大”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2015反腐清单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