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视阈下我国电力法律制度的重构

2018-10-19汤静

企业文化 2018年35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研究策略

汤静

摘要:能源以及环境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导致相关法律制度难以为继,迫切要求电力法律制度的转型与重塑,继而推动我国能源产业的低碳化发展。从当前国内电力法律制度成果来看,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本文先对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低碳视域下的电力立法保障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电力法律制度改革以及完善,谈一下个人的观点与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法律制度;可持续发展;低碳视阈;制度重构;策略;研究

电力行业时国内工业生产领域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基于可持续发展以及低碳视阈,面临现阶段存在的诸多挑战和问题,现行的电力法已经无法有效满足客观需求。虽然是国内电力工业发展以及法制建设的里程碑,但是因其滞后性以及时代发展的局限性,导致该法只能作为行政管理法使用。

一、低碳视域下的国内电力立法保障

无论是低碳视阈还是可持续发展理论,都旨在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求的同时对后代人不产生危害。在当前全球气候发展巨大变化的情况下,高能耗以及高排放的传统电力能源以及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已经难以为继,电力工业应当实现可持续发展,创新技术和工艺。基于技术创新的视角来看,低碳视域下虽然电力系统以及智能电网技术存在问题,但是不并非主要的问题和根源。面对当前严峻的现实情况,应当对 新形势下的“游戏规则”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改善和健全体制机制来支撑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营造切实可行的法律制度,通过法律制度的完善来有效确保低碳电力的快速发展。基于此,实践中我们应当着力推动制度改革与创新,不断完善和修改电力法,并且以此为龙头推动我们电力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和低碳电力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

就低碳视阈下的电力法律制度转型价值目标来看,基于法律价值方面的问题探究,学者们的理解和看法不尽相同。然而,从人类健康发展的视角分析,对于电力法律制度进行地位时,法律制度的最终目的在于只是被用作工具而已,除此之外无其他实质性的作用。为了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需求,从这一层面来讲除对法的自由、正义和秩序等一般意义进行探讨,各具体部门法律规制的价值也应当进行具体研究,这样有利于电力法律制度的实施及其自身价值的实现。能源安全监督管理是现阶段低碳转型关键时期电力行业法律制度完善的主要价值目标,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基于对当前国内能源体制及其发展方式的考虑,恐怕无法有效应对新时期的能源安全挑战,而能源安全管理过程中应当有完善的能源法律制度作为推动力。

二、重构低碳型电力法律制度的有效策略

从本质上来讲,基于发展的视角来看,能源低碳转型迫切要求启动法律制度重构进程,而低碳电力法律制度的实施又反过来对能源低碳转型产生了推动作用。在当前低碳视阈下,我国电力行业的法律制度重构过程中,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绩效法律制度

在当前能源低碳转型过程中,是否能够有效的转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低碳法律制度效力和实践中的具体执行效果。我们不能只是一味地在讲低碳转型,而是应当将原本比较抽象的概念予以具体化和形象化,即将其有效地转化成可以度量的某种参考指标。基于对现状的分析,笔者建议应当在完善和健全电力行业法律规制的过程中积极融入应用绩效管理理念,不能只是依赖于传统的绩效管理形式,而是应当逐渐使其向绩效制度方向转化,强化这一领域的相关制度的法律实施。将绩效管理纳入到法律体系之中,在《预算法》中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但是将其纳入法律体系确实也是尝试。在此过此我们既要立足于实际不断创新和优化设计绩效目标,而且绩效管理实践中还应当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于该绩效管理机制而言,其确立与实施可促进能源转型衡量目标的实现,并就发展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困难以及挑战等提出合理的建议,并以法律制度的形式对其进行规范化管控。

(二)促进法律制度

實践中,无论是社会经济低碳化发展,还是低碳化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手段始终是关键。现阶段能源技术手段如何向低碳化转变、如何突破低碳技术限制,我们应当立足于实际情况,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与改革创新,不断对电力企业实施引导以及激励措施。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电力企业甚至电力行业依然沿袭着以往的能源利用形式,即煤炭等传统能源的利用作为首要选择,能源技术层面离不开碳能源。通过制定和实施电力法律制度,即可采用激励等方式来实现电力行业的能源解锁,采用技术转让以及创新发展等方法,来有效促进国内能源低碳型发展。

(三)激励法律制度

资金激励是电力行业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在低碳转型转变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虽然能源低碳转型是制度规范型模式,而且对政府部门的推动依赖性较大,但是政府始终不能成为主体,而只是起到推进作用。在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能源转型不能仅凭口号宣传,更重要的是立足于社会经济现状以及电力企业特征,将企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和法律制度改善结合在一起,再能有效实现能源的转型。从实践来看,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在此问题上应当起带头作用,应当负总责,相关部门应当根据电力企业的发展情况必要时给予其资金方面的支持。激励制度中还应当包含税收优惠方面的相关措施与归档,用于弥补电力企业在能源转型过程中产生的损失等,可以从财政以及税收等方面的法律制度重塑入手,从多个侧面出发形成合力,以此来全面推动我国电力实业的低碳化转型。

(四)市场规制法律制度

市场资源配置过程中应当抓住其发展规律,才能使低碳经济发展产生活力。在当前的形势下,如果有效调动低碳产业发展积极性,成为当前国内电力法律制度重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基于对能源战略属性的考虑,其使得能源市场较之于普通产品市场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并不激烈,而可再生能源的引入以及相关制度的制定,使能源市场变得更加的复杂,前景不可捉摸。通过制度的实施来优化调整能源市场,重塑电力法律制度。

(五)国际合作法律制度

低碳国际合作制度作为低碳视阈下的法律制度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内、国际两种法律法规相互共生的结果,目前低碳国际法律机制已制定了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核心的法律治理体系,公约基础上的国际机制发展对能源低碳快速转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且全面推进了我国低碳转型以及发展进程。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以及发展中国家,我们应当直面国际挑战,并且积极建构电力法律制度以及低碳国际法律制度,走国际合作之路。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低碳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的电力行业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家能源战略安排也关系着能源技术发展、低碳资金利用以及低碳市场建构和国际机制有效引导等因素。实践中,应当以低碳经济发展与低碳能源转型为契机,健全和完善电力法律制度,为我国能源低碳转型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杨春桃.绿色低碳电力发展的困境与制度建议[J].环境保护,2017 (01).

[2]周凤翱,曹治国.我国电力行业低碳发展的政策与法制保障[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02).

[3]杨春桃.制度创新、结构调整和电力低碳发展[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 (06).

[4]韩兴旺.能源革命视域下我国能源市场化法律转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5 (11).

[5]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的通知(发改基础[2016]2795号)[R/OL].2016-12-29.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研究策略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