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改进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检定方法

2018-10-19刘天舒

水能经济 2018年4期
关键词:可行性必要性

刘天舒

【摘要】根据对现行规程JJG915-2008《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及现场检定中实际情况的分析,提出对现行检定方法的简化和优化方案,并做了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检定方法简化及优化;必要性;可行性

一、 引言

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是通过一氧化碳感应器来预知空气中一氧化碳气体的浓度,进一步转化为电讯号,再由电讯号转化为光讯号显示在仪表上,其示值直接反映了一氧化碳在当前环境下的浓度,浓度过高的一氧化碳气体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所以在一氧化碳易泄露区域必须以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来进行预警,且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 对改进现行规程中检定方法的讨论

目前现行的检定依据为JJG915-2008《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实施至今已有九年,在检定过程中逐渐发现,现行检定方法并不完全适宜在工厂等环境条件有限制的区域进行。

根据现行检定方法,每台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的检定需要携带四种气体:零点气体和三种不同浓度的一氧化碳标准气体,每种气体都要使用数次以满足数据采集的需要,并且需要记录、处理以及检定证书或结果通知书的发放,时间长达数小时。那么如果严格按照现行检定规程进行检定全市报警器,一个周期的时间是不够的,所以简化检定方法是必要的。

下面我们要确定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和浓度分析仪的区别,报警器的目的在于报警,当报警器发出警报时,人员应当撤离,所以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的检定应以报警点为检定对象,只需确定报警点的准确,而分析仪一般用于实验室中,分析技术工艺等,需要每一个数值都非常精准,而现行规程的检定点和检定目的更接近于一氧化碳浓度分析仪的检定,所以优化检定方法也是必要的。

三 、对于简化与优化的可行性分析

下面详细介绍在工作中总结出的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更加针对性与合理性的检定方法(参照现行规程条文编号,仅列出改动的条文,其余按照现行规程进行):

1.1测量范围:(0~1000)μmol/mol(报警器检定范围只需要包含能够威胁生命安全的最低值即可,即高限报警设定值,达到此值即应该迅速撤离,因此从2000μmol/mol降低为1000μmol/mol)

1.2示值误差:相对误差:±10%(两个指标影响量值的统一,所以剔除绝对误差)

1.5零值误差:±3μmol/mol(现行规程中漂移对报警功能并无过大影响且检定方法中时间过长,并不适宜应用到实际中去,替换为零值误差)

1.6报警功能:报警音应≥100dB(现行规程中并没有对报警音做要求,而工厂噪音通常很大,需要大分贝的报警音进行提示)

2.1.1仪器应标明制造单位名称、仪器型号和编号、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标志和编号。(现行规程中的其它外观要求对报警器运作并无影响,可不做检验)

2.2.2检查仪器的报警设定值。(如果仪器有两个报警设定值,都需要检查,达到低报提示气体少量泄漏,达到高报则提示泄露气体浓度过大造成危害需要人员撤离)

3.1.1.1环境温度:(-40~40)℃(报警器通常用于工业,温度达到零下工厂也需要工作,需要安全保障)

3.1.2.5声级计(增加了声级计用于报警功能中声音的检查)

3.2检定项目

检定项目为:外观、零值误差、报警浓度值、报警功能、示值误差、重复性、响应时间。(现行规程中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的检定项目中有不需检定项目,而上述所有项目均对报警器运行产生严重影响,危害人身安全,应保持检定)

3.3.2零值误差与仪器的调整

通入零点气稳定后观察仪器示值并记录,其示值即为零值误差。(加入零值误差的检定,删去对零值的调整,因为现场检定并不支持携带多种型号的遥控器、拆卸工具和拆卸作業)

检定仪器时仪器的调整方式,仍按现行规程进行。

3.3.3 示值误差、报警设定值及报警功能的检查

查看仪器设置功能,记录仪器报警设定值,依次通入浓度略高于1.1倍仪器报警(低报)设定值和1.1倍仪器报警(高报)设定值的标准气体。记录气体通入后仪器的实际读数并观察声或光报警是否正常。重复测量3次(计算方法按现行规程计算,仅由3个检定点变为2个检定点)

每次在记录仪器示值的同时,用声级计贴近仪器,记录声级计示值Pi。以3次测量的算数平均数作为仪器声报警的示值,应满足1.6的要求。(调整了检定点,分别以略高于1.1倍仪器报警的低报和高报作为检定点,能够满足在检定中误差允许范围内均能达到报警设定值,并在记录过程中同时进行报警设定值及报警功能的检查,统一了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的检定方法,增加了声报警的检定方法)

3.3.4重复性

将气体浓度替换为浓度略高于1.1倍仪器报警(高报)设定值的标准气体,6次检定中可以采用示值误差检定中的三次数据。

3.3.5响应时间

在检定略高于1.1倍仪器报警(高报)设定值的检定点示值误差的同时用秒表记录从通入标准气体瞬时起到仪器显示稳定值90%时的时间。重复测量3次,取3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仪器的响应时间。(统一了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的检定方法,使操作变得更加便捷)

经过上述对现行规程的调整与改进,针对性的对报警值做检定,由4个气瓶、30次充气变更为3个气瓶、10次充气,更为快捷,可以适应环境复杂的现场检定。由于只在步骤和检定点方面做了针对性调整,仍然可以保证仪器的准确性,所以仍然是可行的。

四、 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对于优化和简化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现行检定方法是必要且可行的,可以发现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和浓度分析仪的检定方法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重合,所以应将检定方法中不重合的部分分类列出(报警器/分析仪),规程名字改为一氧化碳浓度分析仪(报警器)。

参考文献:

[1]蔡建华,王晓艳,陈岚,朱新仁.JJG915-2008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S]2008(12)

[2]贾良菊,应鹏展.气敏传感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煤矿机械.2005(4)

[3]朱蕴璞.传感器原理及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可行性必要性
IPTV 8K超高清建设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螺旋CT对食管癌手术的可行性评价
浅谈出行及服务MaaS方案在XX市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五家渠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行性改造研究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可行性指南丝绸衬衫款
可行性指南长袍正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