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观的影响

2018-10-19邓筱琳

水能经济 2018年4期
关键词:居民消费老龄化养老保险

【摘要】我国的居民储备现象和养老现象备受瞩目,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制度不健全、养老保险覆盖面比较小,大多人都选择现金储备养老。他们大多人认为我国的养老制度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在理论与现实上都有重要意义,笔者就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经济情况的影响简单阐述如下。

【关键词】经济发展;养老保险;居民消费;老龄化;多层体系

养老保险在整个社会保险制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各项保险项目中,养老保险是实施最为广泛的一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使得养老保险在制度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现在个人账号问题日益严重,规模也越来越大,因此,对于我国的现状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话题,如何做好养老工作,为经济的发展打下坚持的基础。

一、我国养老保险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养老保险体系不健全,缺乏高效的法律保证

养老涉及财政的稳固持续发展,涉及个人、企业、事业等人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的成败,必须采用措施来健全养老保险体系,这更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本质要求。因为体系不够健全,因此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的大部分费用都是国家在保证,养老体系比较窄,国家和企业的胆子越来越重,严重的影响着经济的发展。

2、养老保险金的受益人范围不够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我国的现状经济能力有限,在养老保证体系上就会有一定的漏洞,国有企业中实行,城镇区、县以上的集体企业和外商投资,区、县以下的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城镇个体劳动者均不能享受养老保险金。全民和集体企业中的合同制、临时工、以及县以下的企业与私营企业,新的股份制度和个体劳动者,至今没有明确养老保险办法。这种局限性,在一定的情况下反应了我国养老制度的现状。

3、养老模式的单一

目前,我国的养老模式没有“按劳分配”进行执行,而是实行计划经济那种经济体制模式管理,统一进行分配,无论企业的经营状况如何,收入多少,都是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这种养老模式,容易造成企业中国的人员懒散,并且职工队伍趋于老化,缺乏企业应有的活力,对于调动职工积极性有不利的影响。

4、养老保险资金链条跟不上

经过现实的养老保证体系建立以及实行,在实行过程中,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一种是现收现付制。一种是完全累积制度还有一种是部分累积制。但是,在由现在现付制度逐步向部分制度过度的过程中,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与支出之间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严重的制约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进程。这是由于存在着缺口,流动性困难,所以地方猜中需要用养老保险金的个人账户金和税收进行弥补这一资金缺口,所以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就慢慢的浮出水面。据了解,我国的养老账号严重的出现空账问题,并且空账数字有增无减。这种空账现象会导致养老保险固态化,因为非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等仍未建立养老保险体制,国有企业的养老保险不会流动到非国有企业,所以很多企业下岗工人大部分不愿意选择到非国有企业去就业。

5、当前养老保险资金管理效率比较低

在我国,一般养老保险资金不能投入到其他的金融和经营性事业中去,随着时间的流失,养老资金主要用于购买银行存蓄和国家债券,收益很小,在一定的条件下根本就不能保值,对于之后的養老保险,并没有保证。

二、养老保险与消费理论之间的关系

在短期时间内,收入和消费存在相关的关系,消费取决于收入,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被称为消费倾向,同时,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随着增加,但是消费的增长低于收入的增长,消费量在收入量中所占比重是递减的,也就是说边际消费是递减的,这种理论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

绝对收入假说也称为绝对收入理论、绝对收入假设、绝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模型。

可以归纳为如下五条:

第一,可支配收入由储蓄和消费支出组成。

第二,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都可以表示成一元一次函数。

第三,边际消费倾向一般小于平均消费倾向,且二者都是递减的,这说明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储蓄量在可支配收入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第四,边际效用倾向是一个恒小于一的正数。

第五,自发性消费是广泛存在的。

三、养老保险制度对经济发展和消费的关系

1.不同的养老保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传统制度,陷阱首付和储蓄积累制度的养老模式对经济会产生不同的动态影响,现在不同的养老金制度会使得治本积累速度减慢,同时也使得稳定资本存在量减少,而储蓄积累的养老制度实质上是一种强制性的储蓄计划,养老基金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作用是中性的。

在传统的模式下,研究了如果是想混合养老保险模式,养老金投资将影响经济增长以及稳定的经济系统,稳定的时态人均资本量和经济增长速度与养老所占比例呈反比,例如在养老保险投资效率很高的情况下,积累的资金投资效率降低,那么积累基金比例就会越大,时态稳定均衡时的人均资本存量就会不断的增多,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但是如果积累基金的投资效率与自然储蓄利率相同,那么此时稳定均衡的人均资本存量和经济增长率降低,在少数条件下就能够使稳态均衡时的人均资本存量和经济增长率增加。

因此,不同的筹资模式或者不同的发放模式的养老金保险制度,将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同的影响。

四、养老保险制度的措施

现在养老保险制度出现了很多矛盾和问题,这对于即将到来的老龄化高峰期,将会带来更大的压力。

1、扩大基金来源,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提高养老保险费用的增值能力,实行国有资产变化,发行社保长期债券,并确保资金保值。

2、积极发展养老保险和个人保险。加强投入养老保险意识,加强企业和个人对养老保险责任与义务。使得养老保险的各个支柱都得以发展与完善,为建立多层次的保证体系打下基础,为降低基本养老金,促进个人账户运行创造足够的空间。

3、解决空账问题。建立账号分立制度,建立个人账号的管理体系。将个人账号从社会统筹金中分离出来,实行账户分立,从而避免个人账户风险。建立专门的基金管理机构来负责个人账户基金的管理与运营,保证基金保值。

4、建立养老保证体系。一项社保计划应该考虑覆盖的人群,并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发育状况和市场行政管理能力来制定。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来看,养老保险应该逐步覆盖所有与城市化、工业化过程有密切联系的群体,而在这些体系中要保证各个阶层人员的利益。这样不但可以保证养老问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养老质量。

总之,面对存在问题和缺陷的养老保险制度,我们要合理处理经济与制度之间的关系。按照经济学中关于消费、储蓄和投资的关系,收入可以分为消费和储蓄,用于消费的可以直接有效的带来经济效益,用于储蓄的可以用于投资,投资可以将来实现更大的回报。随着经济发展,我们更需要结合我国具体的情况,对居民消费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促进居民消费,并根据具体的情况引导居民健康快乐的生活,在公平共享的社会保证基础上,重点考虑弱势群体,对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张明伟 苏安红 王志刚 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对城镇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 统计研究,2016(11)。

[2]王红 林爱华 基本养老保险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分析.消费经济,2017(4)。

[3]张明杰 鑫飞鸿 李华 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与最优储蓄率.经济研究,2015(12)。

[4]凌伟明 周宏伟 张志华 我国养老保险影响居民消费的实证研究――基于养老保险改革前后的对比分析.浙江金融,2016(3)。

[5] 史静远 张明超 何立光 我国养老保险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J].公共管理,2015(3)。

作者简介:邓筱琳(1979.4--),女,本科,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研究方向: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居民消费老龄化养老保险
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老龄化是医药行业的福音吗
健康月历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北京超老龄化将持续50年以上
缴纳两份社保可同时享受两份养老金吗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