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阳市中型河流堤防标准化建设初探

2018-10-19刁择晖唐小婧曾健

水能经济 2018年4期
关键词:堤防河流标准化

刁择晖 唐小婧 曾健

【摘要】堤防工程是抵御洪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工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作为江河治理的主要措施之一,堤防工程在历次抗洪抢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中产生了巨大的效益。堤防标准化建设是巩固堤防设计标准,保证堤防工程防洪安全的有效手段。堤防标准化建设的实施对于防汛抢险、日常管理以及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河流;堤防;标准化

1、基本概况

流经沈阳市的主要河流有26条。其中省管大型河流4条,为辽河(辽干、西辽河)、浑河、柳河、绕阳河。市管中型河流4条,为蒲河、秀水河、养息牧河、北沙河。其余为小型河流,由各县(市、区)管理。

2、现状存在的问题

沈阳市中型河流的堤防工程经过多年的建设已成一定规模,根据城市段、郊区段的不同,防洪标准为10~50年一遇。现有堤防工程在运用的过程中显现出一些问题,给工程管理造成不便,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程效益的发挥。

2.1 堤防标准降低

现有部分堤段由于无任何防护措施及养护不周,经受多年雨水冲刷后形成了较大规模的雨淋沟,并有塌坡情况出现,致使堤防横剖面不满足设计标准。还有部分堤段两侧堤脚护堤地遭鱼塘、耕地侵占严重,更有甚者,出现了盗挖堤防迎、背水坡土料的现象,严重破坏了堤防工程,影响防洪安全。

2.2 堤防管理不便

現有部分堤段堤顶路面年久失修,骨料外翻严重,高低不平,阻碍行车。有的郊区段堤防甚至从未铺设过堤顶路,遍布坑洼及深辙,雨季时道路更是泥泞不堪,在一些雨水难以排出的下穿涵洞,车辆经常会陷入泥淖当中无法继续行驶,需要等待救援,对防汛抢险有极大影响。

还有一些堤段位于郊区,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疏于管理,杂草丛生,情况严重者杂草高度超过2m,已经无法完全看到堤顶及两侧堤坡。还有一些当地百姓利用堤防堆放牲畜草料,在堤坡上种植果树、乔木,倾倒垃圾等等,给堤防安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

3、对策及措施

3.1 基本原则及目标

①确保堤防横剖面满足设计标准,堤顶路面完整平坦,无坑、无明显凹陷和波状起伏,雨后无大面积积水,便于防汛检查,保证抢险通畅。

②规范堤防管理,完善人员配置,建设完备的各类工程管理设施,结合实际,在保证堤防防洪效益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发展生态堤防,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3.2 建设方案

①修复破损堤防,明确护堤地范围,退耕育林,重点位置进行防护,确保堤防满足设计标准,保障防洪安全。

②修复堤顶路面,结合实际情况,路基可采用级配碎石或山皮石,路面可采用砂砾料或煤矸石,两侧堤肩埋设路边石。

③每隔一公里设置一处堆料平台,用于堆放防汛物资,兼顾错车道功能;各上、下堤爬道统一布置并铺设路面,下穿涵洞处可采用混凝土路面。

④在背水侧堤肩设置里程桩,间隔一公里,在建筑物等重要节点可加设,在行政区划分界处设置分界桩;在堤防与各级道路交汇处设置限高杆、限宽墩,均为可拆卸(移动)型式,以便防汛抢险时的物资车辆及机械顺利通过。

⑤在各穿堤建筑物、河道整治及拦河建筑物处设立标示牌;在险工险段处设立警示牌并标示简介,包括险工险段成因、长度,治理措施等;在村屯、路口设立指示牌及水法宣传牌。

⑥清除堤顶的各类违规堆砌物,移除堤坡上违规种植的果树、乔木、庄稼,清理护堤地范围内的鱼塘、坟墓、违章建筑物等,在堤防背水侧护堤地外设置护栏,重要的拦河建筑物等节点处可设置视频监控。

⑦清理堤顶及两侧堤坡的杂草,在迎水侧堤坡播撒草籽,如三叶草、结缕草等植株高度较低,且易于繁殖的品种,在背水侧堤坡、护堤地内可种植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矮株草本作物,如苜蓿等耐寒耐旱易成活的品种,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弥补部分堤防养护资金,以堤养堤。

⑧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将工程建设与生态景观建设相结合,在一些重要的节点堤段设立景观石刻,介绍堤防工程基本概况,两侧堤肩可种植牵牛花等矮株花卉,打造生态景观廊道。

3.3 实施计划

根据实际的堤防养护资金情况,结合各段堤防工程现状,总体上分为三个阶段。

①基础阶段。集中人力物力,对全段堤防进行详细摸排调查,统计各项调查数据并建立永久性工程档案。结合流域及防洪规划对各段堤防进行达标修复,按照先主后次、先易后难的原则划分修复次序,计划建设进度。通过三年时间,完成全段堤防的修复工作,同时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节点堤段设立生态堤防建设试点,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总结方法,积累经验。

②提升阶段。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统一设立各类堤防管理及保护设施,利用两年时间全面建成生态堤防,可在不同堤段根据实际情况实施不同类型的生态建设型式,建立经济作物种植试点堤段,重点位置设立生态景观建设节点。

③巩固阶段。经过五年时间,各段堤防标准化建设已成一定规模,工程将进入长期的日常管护阶段。在每年正常的堤防养护工作同时,推广经济作物种植,建设生态景观廊道,总结工程经验,逐步形成完整的、成熟的、标准化的可持续发展堤防养护模式。

4、结论与思考

自古以来,堤防工程都是抵御洪水侵袭的重要措施,经过广大人民群众及各级管理部门长年累月的建设,堤防工程基本已成一定规模,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也逐步转变为养护修复及日常管理,堤防标准化建设的实施能够进一步提高工程管理效率,有利于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对于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堤防标准化建设也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挑战,由于部分历史遗留原因,一些堤段的护堤地归属问题存在争议,土地确权登记手续不全,档案遗失等等,给工程建设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阻力。面对新时期的社会发展需求,堤防工程建设及管理也需做出一定程度的改革,完善各项管理机制,优化人员配置,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堤防工程建设发展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堤防工程手册》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9 毛昶熙等

[2] 《河道整治》 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3 郭维东

猜你喜欢

堤防河流标准化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堤防防渗施工技术研究
国家标准委与非洲标准化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河流的走向
河流
“一带一路”离不开标准化人才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
浅谈水利工程堤防的防渗技术
基于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分析
水利工程堤防建设与防洪建设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