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分析及防治策略

2018-10-19尚庆芬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7期
关键词:井下作业防治措施

尚庆芬

摘 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地下油田作业规模也得到了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油田井下的作业程序越来越复杂,井下作业的环境问题逐渐引起各界的关注。为了使油田井下作业的综合效益得到有效提升,施工人员有必要解决井下作业过程中污水、泥浆、压裂液污染等问题,并采取适当的策略,减少油田作业中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进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结合。

关键词:井下作业;环保问题;防治措施

引言

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背景下,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持续增加,环境保护也备受关注。在此基础上,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诸多因素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其中石油开采存在很多环境问题,特别是污水和废气的形成会对油田及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油田井下作业在石油勘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污染最严重的环节,因此工作人员有必要严格控制油井作业,综合创新整体施工工过程,降低污染度,减少安全隐患。本文分析了油田作业常见的环境问题以及污染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污染的措施。

1油田井下作业常见污染特点

1.1种类多

由于在井中会进行大量的作业,每项工作性质都差不多,但是各自产生的污染物却不尽相同。因此,污染类型多,组成复杂,危险性大是油田井下作业污染源的一大特点。

1.2扩散性强

井工作业具有流动性,各种井下工艺会有不同的废水处理方案,并且有许多处理环节。流动施工限制了井下作业中对环境保护的管理,因此导致留下了污染隐患,并导致污染扩散。

1.3污染源不集中、污染排放不规则

污染物主要表现在时间上排放不规则,且有污染物在任何时间排出的可能性。在地下油田作业时,污染物并没有固定的排放口,对污染物的排放量也没有绝对的要求,这些因素会导致污染物被随意排放。另外污染物的排放也不会集中,大部分都是分散排放的。由于油田分布在不同地区,分散面积广,污染物不能集中在一个地方被统一排放,同时,大面积的污染物的释放将导致浅滩和农地遭到污染和破坏。

2油田井下作业的常见环保问题

2.1原油污染

原油泄漏是油田井下工作中比较常见的污染问题。其原因可归纳如下:第一,油井尚未正式投产,并且地面集输管线尚未完成,在射孔替喷时就会发生原油泄漏的情况;第二,如果在投产之前的试油和试采阶段,原油也很有可能会进入到油井当中;第三在修井的过程中,油管、钻杆、抽油杆起下会形成原油;第四,原油会在钻杆、油管、抽油杆被清洗的过程中被散落;第五,受到其他生产事故影响造成原油泄漏。对于原油泄漏,部分原油落入地面并与泥土和水混合。一旦渗透到土壤中,就会污染土壤。如果油井的位置靠近水面,由于油池的泄漏,油井流出原油,附近的水域会遭到严重污染。另一部分将悬浮在空气中,最终会污染空气。

2.2泥浆污染

在压井的过程中,泥浆的使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也必然会形成一些废泥浆。在新井替浆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大量泥浆,泥浆压井、侧钻进井时也会形成大量泥浆。泥浆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严重危害造血器官和人体神经系统。尽管已经研究了减少泥浆使用量的方法,但对泥浆的深一步处理仍旧非常重要。

2.3废水污染

在正常情况下,油田井下作业产生的废水量极大,废水源主要分为三类:第一,试油与修油井产生的压井水与压井液;第二,在修复井时使用循环水;第三,洗井过程中使用的水。在废水中,许多小颗粒和有机物,腐蚀活性非常明显,如果工业废水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将会严重污染周围的水源和土地,并且废水在排放之前还必须通过处理装置对废水进行过滤和清洁。但是,大多数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而不安装废水处理设备。

2.4毒气体污染

众所周知,井下作业的环境是密闭的,工作人员始终处于一个封闭的工作空间之内,因此,如果没有清洁排放装置,有毒的气体就会进入到人体内部,使井下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危害。

2.5固体颗粒污染

造成固体颗粒污染的原因是,井内作业的操作人员和一些工作设备将外来的固体颗粒携带到井下。这些颗粒会与地层液体和外来液体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产物可能改变油层的渗透率;另一种原因是岩土本身的地质因素。如果岩石中有粘碎屑颗粒或者黏土颗粒,都可能会在井内作业时产生固体颗粒污染。

3油田井下作业污染防控措施

3.1严格监管原油泄漏并及时处理

在开采油田的过程中,原油泄漏已成为公司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有关公司应严格控制原油泄漏问题,并对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采取必要的处罚措施,确保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处理技巧以应对原油泄漏,进一步提高人员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此外,公司可以改进设备,加大对原油泄漏的管控力度,增加对原油处理设备的投资。

3.2改进生产方案

在进行生产作业前,首先,有关人员要对油田周围的地质环境进行深入分析,综合考虑油田井场结构、施工设备条件和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在井下操作之前,工作人员需要明确井下油田作业中极易发生污染的环节,对发生污染的主要工作环节进行讨论,并在井下作业前制定科学合理的清洁生产计划。其次,清洁生产计划的制定应结合新技术的使用,积极运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提出更现实有效的计划。此外,在油田开采过程中,井下作业人员还必须使用新的污染控制技术来控制实施过程中的污染源。

3.3降低井下作业的废弃排放量

与酸化相关的环节一定要在封闭空间内完成,当前,基本上有三种处理井下废气的方法:第一,在油田正式生产之前,由压力释放形成的气体必须通过特殊处理再次引入测量站;其次在试油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必须经过处理才能进站,如果不符合进站条件,则必须采用直接燃烧法;最后,同酸化相关的环节必须在密闭的空间内完成。

3.4加强施工管理

除了改进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和设备外,井下施工管理也应引起重视。企业要妥善管理,使人为因素造成的污染降到最低。第一,油田开采企业要让员工不但提升自己的操作水平,通过培训可以让地下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技能;第二,井下作业人员要严格遵守公司工作制度,奖惩制度,按照污染控制要求全面开展工作。第三,确保油田井下开采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能够顺利衔接在一起,提高原油生产的质量和效率。第四,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保障环保无污染的施工作业,为此,企业必须促进和加强对各级的管理。第五,加强现场监督,总结井下作业,必须严格控制洗砂,破坏井和吸盘吸盘等各种工作过程,以减少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

3.5污水处理

其中,废水必须加以控制,并实时清理,和公司的特点应充分结合,以制定合理的处理废水的机制,有效避免废水随意倾倒。同时,公司要考虑到自身的生产规模,并及时安装处理污水的设备,以避免污水处理装置的超负荷运作。此外,相关机构需要密切关注环保设备的研发,全面提升环保理念。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井下油田的开采造成的污染物成分复杂、种类繁多。因此,在防控污染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施工前就有可导致污染的各种因素的分析,不断优化井下作业方案,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减少污染物。从油井污染环境的角度来看,这对我们的生态环境已经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在我国井下开采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污染物防治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尽一切可能保护环境,走可持续的生产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閆鹏翱.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分析及防治技术[J].化工管理,2016(1):147.

[2]刘洋.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分析及防治技术[J].中外能源,2015,20(6):97-99.

[3]尹辉.关于油田井下作业环保问题的研究与分析[J].石化技术,2016,23(5):236-236.

猜你喜欢

井下作业防治措施
低压水切割机解决煤矿井下锚索切割的应用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
油气田井下作业环境保护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