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6年5月8日雷雨天气过程分析总结

2018-10-19徐颖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7期
关键词:冷涡雷暴

徐颖

摘 要:济南机场于5月8日(北京时,下同),受到高空冷涡的影响,发生一次维持时间近4小时的雷雨天气。高空冷涡在东移的过程中,受其北部的经向切变影响,济南地区发生中等强度雷雨天气。济南机场雷雨发生时间为15:55至19:42,正值機场繁忙时段,对飞行造成较大影响。

关键词:雷暴 冷涡 切变线

1 天气实况介绍

2016年5月8日,受到高空冷涡北部经向切变的影响,济南机场出现雷雨天气。8日下午从15:55机场雷暴开始,19:42雷暴结束,雷暴持续时间长达3小时47分钟。济南机场从16:10开始出现降水,19:55降水停止,降水量39.6毫米。由图1可以看出,济南区域的降水呈带状分布,东北西南走向,其中零散的分布着多个降水大值点。说明降水性质以对流天气引起的阵型降水为主,因为对流云团位置的零散分布,造成降水量的零散分布;济南机场位于图中“历程二中”站点的正北方向10公里左右,正是降水量最大的几个点之一。“历城二中”降水量统计为29mm,而济南机场的降水量统计为39.6mm,可见机场的对流性天气强度更强、降水更大。

从全省的降水分布分析,降水落区主要分布在鲁南地区和济南周边,其中降水量的大值区位于济南地区和鲁西南地区,而鲁西北、鲁中及半岛北部地区则没有降水。降水落区的分布与高空冷涡的移动路径基本一致,而济南周边的降水明显脱离了冷涡的移动路径。

2 天气形势分析

综合分析天气形势,可以看出这次过程的影响系统为高空冷涡。针对这次过程,下面重点分析一下冷涡的情况:

首先看500百帕图,冷涡在07日20时生成于河套南部地区,之后一直向东偏北方向移动;08日08时冷涡移动至山西东南部,山东地区为冷涡地槽前部的西南气流影响,在江淮流域有东北西南向急流,急流的出口位于江苏北部;08日20时冷涡移动至山东地区,济南区域转为冷涡后部的偏北气流影响,高空急流随之东移南压至长江中下游地区。

再看700百帕图,冷涡的位置相较于500hpa而言略偏南一些,之后一直向东北方向移动;08日08时,冷涡移动至河南与山东交界的区域,其东北侧的切变线位于鲁南地区;08日20时,冷涡继续东移,其中心移动至江苏与山东交界的区域,东北侧的切变线随之东移,但此时的移动路径以正东方向为主,偏北分量几乎没有;之后冷涡继续东移,并在鲁东南地区入海。

在地面形势场中,山东地区为低压底部、高压后部的弱气压场影响。整个08日至09日,地面形势基本没有变化。

通过形势场的分析可以得出,中低层的冷涡生成于长江中游,一路向东北方向移动,最终在鲁东南地区入海。济南地区一直位于冷涡的北侧,为偏东气流影响。在东移的过程中,冷涡北侧的经向切变线(偏东风与偏北风之间)随之东移,影响济南地区,并在济南和章丘城区首先触发对流活动,产生中等强度雷雨天气。而高空冷涡则生成于河套南部地区,一路向东方向移动,最终在山东半岛入海。济南地区一直受冷涡顶前部的偏东南气流影响,在高空气流的引导下,触发在济南和章丘城区的对流云团先后移动至济南机场,并在机场区域内合并后加强,最终造成了这次长达近4个小时的雷雨天气,并且带来了一次强降水天气。

500hpa的急流出口区正好位于鲁中南部,距离济南城区不足100公里,急流出口区的正涡度以及暖湿气流为对流天气提供了条件。山东地区,尤其是鲁南地区,一直受冷涡的影响,大气层结一直是不稳定的;而850hpa和700hpa中偏东气流与东北气流之间的切变线成为了对流活动的触发机制,济南地区的对流活动最为剧烈,降水量也最大。

对于冷涡而言,其南部和东部的水汽条件较好,而北部地区处于水汽输送的末端,较上述两个地区的水汽较少,从欧洲中心细网格资料分析(7日20时起报)济南地区的CAPE值很低,在200-400之间,850百帕急流和925百帕的急流区在北纬37度以南,一般情况,急流轴左前方是正切变涡度区有利于对流活动发生。济南地区位于急流出口的右侧。

从T639的K指数预报场来看,其济南地区的K指数为20-25之间,对于山东地区而言,长期的预报经验来看K<25℃一般不会出现雷暴;25℃<≤30℃为零星;30℃

3 预报服务总结

1.对天气形势分析要准确,把握重点。济南地区因冷空气造成的天气过程,水汽的来源一般都是强大稳定的槽前西南气流所提供。雷暴天气过程中,高空是否有干冷空气的入侵,对于强对流天气的发展和维持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从天气形势分析出现的可能性,再时刻关注雷达回波的发展,判断其对机场可能造成的影响。

8日早晨交接班时的天气会商中,预报员根据当时已有资料,对此次冷涡系统十分关注,经过充分讨论,预报员一致认为此次系统 范围应当主要在鲁南地区,对济南机场的影响有限。同时由于系统是自南向北移动,因此济南南部的泰沂山脉的地形抬升作用更加强了南部降水的可能性,因此机场附近应当以阵雨或弱雷雨为主。此后的气象服务均以该结论为基础进行。

2.由于当天形势有有利于雷暴的发生发展的条件,预报员接班后,时刻关注雷达回波的变化。当发现有对流回波将影响济南机场终端区及济南机场时,立即通知副班到岗,举行临时天气会商,根据最新的资料及时修订了预报结论,执行双岗制提供气象服务、保障飞行安全。

3.此次服务中也暴露出来一些不足,对于分散对流的未来发展趋势判断不够准确,分散的对流单体是合并加强还是减弱消散,还有其移动方向移动速度,都是预报难题。传真方式发布警报在电话通知,效率低下,浪费时间。在复杂天气时,要加强对天气的监控,关注雷达回波的发展,不断对自己的预报结论进行修正,更好地为飞行服务,保障飞行安全。

参考文献:

[1]赵玉春,王仁乔.灾害性天气总结中存在的问题和关键要点分析[J].暴雨灾害,2008(01):87-93.

[2]天气气候诊断型论文的选题方法及实例分析[J]. 王银平.暴雨灾害. 2007(03)

[3]2005年3月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J]. 许爱华,乔林,詹丰兴,牛星球.气象. 2006(03)

猜你喜欢

冷涡雷暴
新德里雷暴
东北冷涡强度定义及特征分析
东北冷涡气候特征及其对内蒙古降水的影响
2000-2017年东北冷涡活动气候特征及分析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地域雷暴日数变化规律及特征分析
一次冷涡减弱阶段产生的飑线过程分析
阜新地区雷暴活动特点研究
广西富川县雷暴气候特征分析
5—8月东北冷涡降水过程统计特征及其降水特征对比研究
韶关市雷暴时空变化的特征分析